《中医学:病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病因.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医学:病因病因,是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医学源流论病同因别论说:“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中医学又称病因为致病因素。病因学说,主要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来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中医病因理论,对临床审证求因、据因施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病因学的起源很早,远在春秋时代的秦国名医医和即指出:“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左传昭公元年)。将阴、阳、风、雨、晦、明视作引起疾病的“六气”。黄帝内经将病因与发病部位结合起来,以阴阳为总纲,把病因明确分为阴阳两大类,即来自于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
2、,多伤人外部肌表的属阳;凡饮食不节,居处失宜,起居失常,房事失度,情志过激,多伤人内在脏腑精气的属阴。另外,黄帝内经还提出了病因的三部分类法,如灵枢百病始生说:“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J东汉张仲景在三部分类法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病因的致病途径、发病特征和传变规律,将其归纳为内所因、外皮肤所中、其他等三类,即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所说:“千般我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其病因归类体系,已初步形成了
3、中医病因学说的框架,为后世“三因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晋代陶弘景在肘后百一方中提出“三因论”,即“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二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首次提出了“乖戾之气”的病因,将传染病的病因与气候因素加以区别,丰富了病因学的内容。宋代陈无择在前人对病因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把病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创立了“三因学说其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论中说:“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乃至虎狼毒虫,金疮腔折,疲忤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J陈氏将病因分
4、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并认为这三种致病因素,既可以单独致病,又能相兼为病,彼此并非完全割裂。“三因学说”使中医病因学理论更趋完善,对后世影响较大。另外,明代吴又可在瘟疫论中提出“戾气”有别于一般的外感六淫,并注意到每一种疾病都有其特定的病理特征,故推测由不同的邪气所致,首次提出“一病一气”之说,这在中医病因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南宋朱丹溪的“百病皆由痰作祟”和清代王清任的瘀血说等,补充了体内病理产物可转化成致病因素的内容,现代学者提出的热毒说、痰瘀同源说、环境毒邪致病说等,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中医病因学理论。中医病因理论贯穿着整体观念的思想,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通过发病的客观条件认识
5、病因。如感受自然界的风雨寒暑,外部刺激引起情志的变化,饮食损伤脾胃致病,房事或其他劳伤,跌仆、金刃、虫兽伤等,这些都是可直接感知的病因。二是借助取象比类的方法来推测病因。如自然界的风,善行数变,轻扬上行,并能动摇树木;当人体感受外邪,出现头痛、恶风、汗出、游走性关节痛、游走性瘙痒等与自然界风的特性相类似的症状时,就认为是感受了风邪的缘故。又如自然界的湿性类水而属阴,重浊黏滞;当人体感受外邪,表现出头身困重、体内气机阻滞,或有湿浊物排出,或下肢浮肿等现象时,就认为是感受了湿邪的缘故。凡此种种,都是借助类比的方法来认识病因的。三是辨证求因,又称“审证求因”,即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应用各类致病因
6、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通过对各种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分析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中医的病因说,是古代医家在中医理论的影响下,在大量临床实践观察的基础上,借助类比等方法溯因而形成的,与西医沿“实体中心论”的思路,用还原方法去寻找各种疾病的特异性病因,并通过科学实验去发现和验证这些病因,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中医学的病因,是在对患者发病时证候的辨别、分析、综合的基础上,结合发病前患者生活状况及生活环境中的某些动态变化,对发病原因的回归性考察,偏重于宏观的、功能的、综合的、定性的研究。西医学的病因涉及疾病发生的外界因素、机体内部因素、自然环境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多个方面,其中外界因素包括生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营养性因素等;内在因素包括神经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先天性因素和年龄、性别、种族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如季节、气候、大气、土壤和水等生态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经济情况、社会文化变迁、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或行为、社会性灾害、社会心理状态等,另外还涉及医源性疾病。其对病因的认识主要依赖于多种检测的结果,偏重于微观的、形态的、分析的、定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