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_T4698-2024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规范.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38690 上传时间:2024-04-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2_T4698-2024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32_T4698-2024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32_T4698-2024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32_T4698-2024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32_T4698-2024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DB32_T4698-2024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DB32_T4698-2024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DB32_T4698-2024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DB32_T4698-2024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DB32_T4698-2024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B32_T4698-2024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_T4698-2024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规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ICS01.040.11CCSC1()DI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46982024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规范SpecificationfordiagnosisandtreatmentpathwaysofTCMpreventativetreatment2024-02-05发布2024-03-05实施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体要求与原则25采集适宜人群健康信息并建档25.1 中医健康信息采集25.2 现代理化检查的健康信息采集25.3 建立适宜人群健康信息档案36未病状态的辨识与评估36.1 基本要求36.2 无病

2、状态36.3 欲病状态36.4 已病未变状态46.5 瘗后未固状态47制定与实施干预方案47.1 基本要求47.2 制定干预方案57.3 常用干预方法技术57.4 实施干预方案78未病状态的再辨识与评估79再评估后干预及治疗89.1 再评估后无病状态(健康)人群89.2 再评估后一一欲病状态人群89.3 再评估后一一疾病状态人群89.4 再评估后一一瘗后未固状态人群8附录A(资料性)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示意图9参考文献10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

3、件由江苏省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南京市中医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涤平、张浩文、郭静、胡骏、顾一煌、李开平、商洪涛、沈佳、余波、刘华东、涂明、蔡云、黄莹、赵丰润。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中医治未病的标准化诊疗路径工作流程,包括中医治未病适宜人群的健康信息采集、未病状态辨识与评估、治未病干预及再辨识与评估等一系列的诊疗路径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各二级及以上中医院设立的中医治未病科(中心)等,也适用于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妇幼保健院、精神卫生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的中医治未病相关科室O

4、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未病状态weibingstatus无病或未来可能发生疾病所表现的状态。注1:未病状态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未病状态”包括无病状态、欲病状态、已病未变状态、疮后未固状态;狭义的“未病状态”主要指欲翩落,本文件未病状态主要指广义的“未病扰占”0注2:无病或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即为“未病”。3.2无病状态disease-freestatus人体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完善”的良好状态),即平和质体质,或机体无不适表现,并且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5、的状态。3.3&stateofapproadiingillness,similartoSiirhealthstatus人体阴阳及脏腑生理功能轻度失调,还未达到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神等实质性变化,更多的表现为自我状态不佳,或理化检查指标轻度异常,尚未有器质性损伤的改变,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注:欲病状态类似于亚健康状态,但不等同于亚健康状态。3.4已病未变状态unchangedstatusofdisease人体某一或几个部位出现了明显病变,但疾病性质未发生明显变化,且病邪尚局限在原发病位而未发生传变的状态。3.5瘫后未固状态recurrenceofdiseasestatus疾病初愈,主要症状虽

6、然已经消失,但因处于康复阶段,余邪未除净,正气未稳固,常表现为轻微症状或轻微证候及虚性体质,疾病仍有复发可能或易新感病邪的状态。3.6中医治未病TCMpreventativetreatment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治理、管理未病,其内涵主要包括无病养生、欲病治萌、既病防变、瘗后防复四个方面。3.7中医养生保健TCMhealthcultivation在中医理论范畴内,遵循养生、治未病和保健等思想,人类根据对自身生命活动的认识和理解,运用各种方法和措施,有意识地进行尽可能达到身心健康,直至自然寿限的生命养护行为。3.8中医体质constitutionofTCM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票赋和后天获得的基

7、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3.9证候patterns临床可被观察到的症状与体征等,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理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注:证,是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等本质有机联系的反应状态。3.10 10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diagnosisandtreatmentpathwaysofTCMpreventativetreatment围绕中医治未病适宜人群的健康信息采集、未病状态辨识与评估及治未病干预等建立的

8、一整套标准化诊疗程序与服务模式,其中涉及一系列的规范操作。4总体要求与原则3.11 1进行中医治未病诊疗的医务人员应接受中医治未病专业培训。4.2 实施治未病干预方法技术应遵循“安全、有效、适宜”的原则。4.3 未病状态信息采集尽量全面,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制定需要个性化。4.4 中医治未病技术干预前,应提前告知实施对象部分技术可能存在的风险。4.5 在中医治未病诊疗期间,如实施对象出现明显不适状况,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对应措施,或转到相应专科进行诊疗,如遇急危重病人,或疾病已发生多脏器病变,应转入急诊或相应专科治疗。4.6 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示意图见附录A。5采集适宜人群健康信息并建档5.1 中

9、医健康信息采集由经过中医治未病专业培训的中医师或医师根据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或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健康状态相关评价量表,或利用能检测中医经络、脏腑功能、气血状态等功能的仪器设备,独立或综合采集人体健康信息。5.2 现代理化检查的健康信息采集由经过中医治未病专业培训的中医师或医师对人体以往健康体检的相关信息(检验、心电图、影像等)进行采集,结合对其他相关现代仪器设备检查人体的健康信息采集。5.3 建立适宜人群健康信息档案综合中医健康信息采集与现代理化检查的健康信息采集内容,由经过中医治未病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建立中医治未病适宜人群健康信息档案。6未病状态的辨识与评估6.1 基本要求由经过中医

10、治未病专业培训的中医师或医师根据采集对象的中医健康信息与现代理化检查等内容,结合临床经验,综合研判,对就诊对象的未病状态作出辨识与评估。6.2 无病状态见3.26.3 欲病状态6.3.1 欲病偏颇体质状态主要指人体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8种偏颇体质比较明显的状态。6.3.2 欲病常见症状状态该状态是指人体有时已经出现明显不适症状,且症状出现频率较高,并已经对生活与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尚未明确诊断为疾病的人体状态。下列症状均需排除器质性、继发性疾病所致。欲病常见症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中西医诊断确定。包括但不限于:疲劳;一一失眠;嗜睡;健忘;一一头晕:疼痛;

11、一一畏寒;情绪低落;一一焦虑;水肿;一纳差;便秘;一一便清;一一多汗:痛经;阳痿。6. 3.3欲病常见理化指标轻度异常状态该状态指临床理化指标多在正常值上下轻度波动,且临床症状不明显,尚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一体重指数异常;一一血压异常;血糖异常;一血脂异常; 尿酸异常; 骨密度异常; 乙肝病毒携带者;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6.3.4欲病常见证候状态该状态属疾病前期,表现出部分证候的病理特点,尚不足以认定为诊断意义上的病,但进一步发展或因外界因素刺激即可转变成已病状态的人体状态。欲病常见证候的具体表现可参照GB/T16751.2,在实际情况中因人群不同还会出现部

12、分未列出的欲病证候或兼夹证候,具体证候应根据中医辨证确定。主要包括: 一肝气郁结状态;肝郁脾虚状态:心脾两虚状态: 肝肾阴虚状态;肺脾气虚状态; 脾虚湿阻状态:痰热内扰状态; 心肾不交状态: 气血亏虚状态: 湿热蕴结状态: 肝阳上亢状态; 脾肾阳虚状态。6.4 已病未变状态见3.4。具体疾病诊断参照GB/T16751.1和GB/T16751.2。6.5 瘫后未固状态见3.5。7制定与实施干预方案7.1基本要求对所有未病状态人群均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方案,同时应根据不同未病状态制定相应的个性的干预方案。7.2制定干预方案7.21概述由经过中医治未病专业培训的中医师或医师制定未病

13、状态人群干预方案。7.2.2无病状态人群主要从起居、饮食、情志、雅趣、运动等方面制定养生保健方案。7.2.3欲病状态人群7.2.3.1欲病偏颇体质状态人群根据偏颇体质比较明显的具体类型,围绕起居、饮食、情志、运动等方面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必要时结合1种2种中医药物或非药物干预方法。7.2.3.2欲病常见症状状态人群根据具体症状表现结合体质辨识,针对性选择2种4种中医药物或非药物干预方法,同时配合生活方式干预。7. 2.3.3欲病懵见理化指标轻度异常状态人群根据轻度异常理化指标,结合可能相关的疾病临床前期特点,选择2种4种中医药物或非药物干预方法,同时配合生活方式干预。8. 2.3.4欲病常见证

14、候状态人群根据具体证候表现辨证论治,选择2种4种中医药物或非药物干预方法,同时配合生活方式干预。7.2.4已病未变状态人群根据具体疾病由相关专科制定诊疗方案,可配合中医治未病生活方式及其他疾病相关的特色干预方法、7.2.5瘗后未固状态人群根据瘫后具体情况,如余邪未尽表现为部分轻微症状或轻微证候,则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具体参照7.2.3.2或7.2.3.4;如正气未固表现为虚性体质人群则采取辨体调治,具体参照7.2.3.1。7.3常用干预方法技术7.3.1 健康教育7. 3.1.1普及养生保健理论知识。7.3. 1.2常用适宜个人实施的养生保健方法技术指导。7.3.1.3其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7

15、.3.2生活方式干预主要为起居、饮食、情志、雅趣(琴、棋、书、画等)、运动(游泳、跑步、瑜伽等)等干预。7.3.3 中医非药物干预7.3.3.1 针剌类技术亳针、电针、头针、耳针、腹针、腕踝针、三棱针、皮内针、火针、皮肤针(梅花针)、平衡针等。参照21709。7.3.3.2麦粒灸、隔物灸、悬灸、三伏天灸、天灸、温针灸、热敏灸、雷火灸等。参照GB/T21709o7.3.3.3 刮病类技术刮痴、撮痴、放病等。参照GB/T21709,7.3.3.4 拔罐嫩术拔罐(留罐、闪罐、走罐)、药罐、针罐、刺络拔罐、刮痴拔罐等。参照GB/T21709。7.3.3.5 中医微创类技术针刀、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浮针等。参照GB/T217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