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地试验室建设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水电工地试验室建设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水利水电工程工地试验室建设管理指南编树说明水利水电工程工地试验室建设管理指南标准编制组2014年02月目录1工作简况11.1 工作的背景及意义11.2 任务来源71.3 参编单位及任务分工82立项的必要性143标准编制153.1 标准编制原则153.2 标准框架及主要内容154与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等上位标准关系155标准有何先进性或特色性165.1 标准先进性165.2 标准特色性166标准调研、研讨、征求意见情况176.1 标准调研176.2 标准研讨176.3 标准征求意见情况197技术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207.1 技术指标设置的科学性207.2 技术指标设置的可行性207.3
2、 量化指标确定依据208同类标准技术内容的对比情况218.1 其他行业同类技术标准内容218.2 水利行业同类技术标准内容258.3 对比情况309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3210报批阶段应补充专家审定会情况32H其他应当说明的事项3212标准发布及实施的建议32水利水电工程工地试验室建设管理指南编制说明大纲1工作简况1.1 工作的背景及意义1.1.1 工作时代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动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明确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
3、基础性、引领性作用。近年来,水利部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在水利部党组的带领下,围绕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需求,对河湖生态治理、水库安全、地下水管控、调水工程管理、农村饮水安全、水利工程智能化等方面的诸多标准进行分类整理和修编,基本覆盖水利行业所有领域,也取得了诸多成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行业迎来飞速发展,随之也带动了工程质量检测等相关行业的长足进步。早期我国的工程质量检测主要由企、事业单位、高校的试验室完成。随着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的与日激增,原有质量检测系统无法满足建筑市场发展需求。为此,1986年水利电力部试行水利电力部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暂行条例,在全国水利行业相继成立了水利水电
4、工程类监督和检测机构。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获得广泛关注。2000年水利部颁布实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对检测单位、人员及检测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08年水利部颁布了新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36号部令),对水利工程检测机构资质能力分为五大专业方向的甲级和乙级,并明确了检测单位、检测参数、人员配备和资格条件等方面要求。为了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2008年初实施的试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试验室检测能力、检测人员、仪器设备、试验环境等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指导下,出台的水利质量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准则(SL309)、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
5、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等文件对参与工程质量检测的单位、人员、资质等均作出明确要求。很多注重质量管理的水利企业也通过了ISO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认证,为质量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架构起很好的运作模式,达到责任明确、分工清晰、程序严格。但是,这种模式的成功仅限于参与工程质量检测的单位、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即母体试验室标准化建设与管理。1.1.2 水利水电工程工地试验室发展(1)工地试验室由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材料多、工艺多,需要对原材料质量、混凝土试块强度、配合比设计、土方填筑压实度等进行控制。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常分布在野外甚至深山中,为了满足施工质量控制需要、保障
6、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自上世纪国内水利水电工程逐步开建以来,施工单位大都会在工程现场建立临时试验室或试验中心。当同一个施工单位同时开展的项目多、对应试验人员也多,作为必不可少的一个施工现场项目部的部门,同时考虑到试验的专业性,施工单位就又成立试验中心或者科研所来专门管理试验检测工作,这种管理模式在水利水电施工单位中较为常见。(2)工地试验室发展历程早期的工地试验室仅仅是质量检测机构为了保证检测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而在工程现场建设的临时试验室,其建设管理随意性较大。近年来,随着质量监督巡查、稽查力度提升,加强了对工地试验室建设管理及运行规范性的检查,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为了保隙工地试验室工作的
7、有序开展,强化试验室规范化建设。各行业及地区积极探索工地试验室建设与管理问题。交通运输行业在工地试验室建设管理中处于领先位置。自2011年起,交通运输部就下发了关于开展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的通知(交公路发201170号)和2012年印发了关于印发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要点的通知(厅质监字2012200号)等文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工地试验室的建设管理标准化,为了进一步细化和统一各项指标和要求,于2013年发布了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指南,自此,交通运输部门的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步入正轨。水利行业在工地试验室建设管理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发展较缓慢。2013年1月,河南省出台了河南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现
8、场试验室考评办法,规定了工地试验室职责、人员要求以及报告形式等,重点强调了检测机构跨区域作业备案管理办法。云南省于2018年5月出台了云南省水利水电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标准(DBJ53-T-91-2018),规定了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管理以及检测记录和报告的标准化管理标准。福建省于2022年12月发布了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地试验室设置导则(DB35/T2097-2022),规定了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工地试验室的设置要求、质量保证体系、启用程序及验收考核要求。目前水利行业尚无全国统一的工地试验室建设行业标准、指南和办法可供参考,各地区的工地试验室建设管理指标要求不统一、系统架构零散,地
9、方特色重,无法对全国水利水电工程工地试验室建设进行指导。而工地试验室具有随工程伴生、临时性特色,其设置条件、建设模式等均因工程特点而异,以往的单位、企业质量管理标准化经验不可直接套用于工地试验室,造成水利水电工程工地试验室的标准化迟迟未能推进,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工地试验室的标准化成为是水利质量检测标准化的薄弱环节。1.1.3 水利工程工地试验室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针对水利工程在质量检测专业分了五个检测层级,分别是施工自检、监理平行检测、项目法人检测、质量监督抽检以及竣工验收抽检。根据工程建设规模和质量检测工程量大小,需在工程现场设置工地试验室,以满足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控制的要求。由于水利工程造价
10、相对其他行业定额标准普遍较低,相应的工地试验室规模偏小、人均产值偏低、生存压力普遍较大,导致人员和设备配备偏弱、试验室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管理相对偏弱。这一问题在中小型工程、长距离引调水工程等项目施工合同额偏小的标段尤为突出。水利工程工地试验室作为工程质量控制和评判基础数据来源的重要场所,是工程建设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建设和运行管理依旧处于无据可依的状态。由于各单位、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容易出现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质量体系运行不顺畅、质量检测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将直接影响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这与当前的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背道相驰。当前工地试验室存在的监管盲区,主要表
11、现为:资质认定/计量认证部门将其作为临时场所无法纳入资质评审和日常监管范围,水利部也未制定工地试验室的硬件要求和行为规范。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有关规定、规程规范主要适用于母体检测机构,对于工地试验室这种临时试验室的设立和管理行业内尚没有一套广为适用的标准规范,相关要求比较零散,不利于施工现场试验检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而近年来,在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水利行业主管部门通过“双随机一公开”、质量监督巡查、稽查、等形式加强了对工地试验室建设管理及运行规范性的检查,暴露出的常见问题归纳如下:(1)工地试验室设置条件不明我国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模式通常有两种。一是普通送检模式,这种适合于检测单
12、位离工程较近,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或中间产品由委托单位送样或检测单位现场取样检验,结构实体检测由检测单位根据需要到现场开展实体检测;二是工地试验室模式,这种适合于检测单位离工程较远、现场检测工程量较大,普通送检不能满足工程施工及时性要求,检测单位在工程现场设立工地临时试验室,基本满足常规原材料、中间产品的取样和检测,以及一些简易的实体质量检测。由于工程建设规模和施工内容的不同,即便是工程等别相同,其工程质量检测项目和检测工程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方面,工程需要设立工地试验室而检测单位为了降低质量检测成本却不在工程现场设立工地试验室,造成检测作业时效性差,检测结果无法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支撑;另一方
13、面,工程管理单位为突出的工程质量管理,无论工程规模大小,强制要求质量检测单位在工程现场设立工地试验室,也可能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中将水利水电工程根据工程规模、效益和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划分为5个工程等别,但是对于何种等别、何种规模的工程需要建设工地试验室、需要建设哪类试验室并未明确。因此,谈工地试验室标准化,首先要统一设立工地试验室的条件。(2)场地规划布局不合理工地试验室建设应当根据当地相关部门的标准化文件、以及项目建设的实际规模需求进行建设,需根据当地实际条件进行科学统筹规划,对安全、环保、交通以及质量控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但是,在实
14、际工地试验室建设过程中,许多不合理现象仍旧存在。如:试验室房屋建设过于简陋,如采用简易活动板房不能满足基本的防风防雨、抗震隔音等基本环境要求;试验室场地面积无法满足检测的需求,功能室面积狭窄,仪器设备摆放拥挤;相关的功能室布局不合理,相互存在干扰的功能室未进行有效的隔离;试验室操作台、洗手池建设不规范,未配置通风、温控设备;试验室用房墙壁材料保温、隔热性能差,不满足试验室基本环境要求等。这些规划布局问题制约着工地试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可能影响试验检测结果。因此,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应重点考虑试验室规划布局的标准化。如试验室选址、试验室房屋类型、检测室布局、检测室环境控制、仪器设备布局、以及试验场
15、所名牌标识等都应进行统一规划,标准建设。(3)人员专业素质层次不齐工地试验室开展试验检测作业时,至少需要配备两名试验检测员,但目前我国具有水利行业拥有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工程师及以上资格)的人员数量稀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工地试验室工作开展过程中,会招聘临时试验检测人员,部分临聘试验检测人员学历较低,试验检测人员缺乏检测经验,不熟悉检测的操作流程,对相关规程规范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检测数据结果的稳定性无法保证,影响着工地试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因此,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应包括人员配备及管理的标准化。(4)仪器设备配置不齐及管理不当在工地试验室项目建设过程中,委托方对试验室的仪器
16、设备有着一定的要求,但要求不够详细。因此某些质量检测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投入,会利用之前使用过废旧闲置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可能会存放时间过长或在之前使用频繁老化,整体精度达不到项目建设的要求,设备性能不稳定,无法保证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对新购买的仪器,检测单位为了有效的降低成本投入,也可能会选择小厂家的仪器,设备质量较差、设备精度达不到规程规范要求,试验检测的准确性得不到基本的保证。在设备管理方面,也存在有些仪器设备的使用需要特定的环境,如湿度、温度等要求,有的仪器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定校准、期间核查,只有规范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才能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减少因设备管理不规范造成的检测数据失真的风险。因此,工地试验室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