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作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基础全面练】l.2023春杭州高二统考期末秦汉时期,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向外进行着辐射和传播,下列史实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造纸术逐渐传入西亚、欧洲等地B.大宗出口商品瓷器畅销北非C.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D.景福宫的样式参照中国皇宫【解析】选C。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秦汉时期为公元前3世纪一公元3世纪,结合所学,公元前4世纪一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C项正确;8世纪(当时中国处于唐朝时期)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排除A项;从8世纪(当时中国处于唐朝时期)起,陶瓷
2、特别是瓷器成为中国大宗出口商品,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方非除B项;朝鲜王朝的王宫景福宫始建于14世纪(当时中国处于明朝时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排除D项。2.2023春绍兴高二校考期中有学者指出:“由于历史的和地理的条件,汉字伴随着汉文化东传朝鲜、日本,南被越南,形成,汉字文化圈”该文化圈又因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明,被称为“中华文化圈北下边可以佐证这一说法的是()朝鲜许多学者的汉文造1旨深厚日本曾把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越南在汉字基础上创造出谚文首尔景福宫的门均以汉字命名A.B.C.D.【解析】选Bo根据“该文化圈又因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明”可知,“中华文化圈”是以汉字
3、为承载,所以朝鲜许多学者的汉文造诣深厚旧本曾把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和首尔景福宫的门均以汉字命名都体现了以汉字为承载的“中华文化圈”,符合题意;越南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是喃字,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3.2022春嘉兴高二校考期中朝鲜王朝的考试除了每三年一次的“式年试”,还有各种不定期的“别试”。具有代表性的别试,国王还会亲临考场,例如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材料说明()A.儒家思想对朝鲜王朝影响较大B.朝鲜王朝完全效仿唐朝科举考试C.规范的考试推动朝鲜社会发展D.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官员的选拔【解析】选A。根据材料“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二可以看出朝鲜王朝以儒生作为考
4、试对象,说明中国的儒家思想对朝鲜王朝的影响很大,A项正确;“完全”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说明儒家思想对朝鲜王朝影响较大,未涉及科举对朝鲜社会发展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说明儒家思想对朝鲜王朝影响较大,不能看出历代统治者选拔官员的状况,排除D项。4.2022春金华高二第一中学校考期中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古代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地区深受中华文化的深刻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日本的中央集权制和土地制度以唐制为蓝本大约在2世纪,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越南移植中国的赋税制度5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A.B.C.D.【解析】选A。根据所学可知,日本大化改新推行的中央集
5、权制和土地制度以唐制为蓝本,正确;大约在4世纪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才非除;越南的教育体制移植于中国,15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排除。故选A项。5.2023春浙江高二统考阶段练习中华文明自产生以来,就在东亚一直处于文明辐射中心的地位,精神的“火焰”一直燃烧得比较炽热。下列关于中华文化对东亚地区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在汉字的基础上朝鲜创造出喃字旧本创造出假名,越南创造出谚文B.瑞典首都的中国宫陈设为中国传统样式,四壁挂有中国字画C.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D.中国的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在印度产生了影响【解析】选C。本题是单类型单
6、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中华文明在东亚地区处于文明辐射中心的地位。结合所学可知,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C项正确;在汉字的基础上朝鲜创造出谚文,日本创造出假名,越南创造出喃字,排除A项;瑞典在欧洲,排除B项;印度在南亚才非除D项。6 .2023春温州高二校联考期中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不仅在中国传教并介绍西方科技知识也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顺治帝曾说:“尔汤若望来自西洋,精于象纬,阂通历法。徐光启特荐于朝,一时专家治历如魏文魁等,实不及尔。“据此可知()传教士有助于中学西渐西方科
7、技明显优于中国明清统治者主张向西方学习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双向特点A.B.C.D.【解析】选Be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材料“欧洲传教士不仅在中国传教并介绍西方科技知识,也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体现的是传教士有助于中学西渐,并且通过传教士,中华文化也输往西方,说明当时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双向特点,符合题意;明朝时期科技并不落后西方,错误;清朝时期的统治者闭关锁国,主张向西方学习的说法不符合史实,错误,故选B项。7 .2023春杭州高二学军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在17-18世纪法国宫廷时尚文化的引导者和代言人,法国宫廷画家弗朗索瓦休伯特彳惠鲁埃为蓬帕杜尔夫人画的最后一张肖像中,她身着一条缀满
8、了东方自然主义风格花草纹样的“中国风”印花棉布长裙。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文化在法国上层社会的影响8 .法国艺术家热衷于代言东方商品C.中国纺织品已大规模进入法国市场D.学习中国文化成为法国社会的主流【解析】选A。材料“蓬帕杜尔夫人*她身着一条缀满了东方自然主义风格花草纹样的,中国风,印花棉布长裙”体现的是当时中国文化对法国上层社会服装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与代言东方商品的说法无关才非除B项;C项错在“大规模”,中国纺织品仅流行于法国上层社会,排除;材料与学习中国文化无关,排除D项。8.晚明时期,徐光启在辩学章疏中说到,“佛教东来千八百年,世道人心未能改易”,如果“必欲使人尽善”,可以采取西
9、方基督教,达到“补益王化,左右儒术,救正佛法,裨益当朝”的效果。由此可知,徐光启()A.推崇宗教信仰自由B.践行“经世致用”思想C.主张利用西学救国D.推动国人“开眼看世界”【解析】选C。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晚明时期。根据材料“晚明时期如果,必欲使人尽善,可以采取西方基督教,达到补益王化,左右儒术,救正佛法,裨益当朝的效果”及所学可知,晚明时期,社会危机严重,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徐光启主张利用西方宗教的合理因素,挽救统治危机,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徐光启主张利用基督教的合理因素,而非推崇宗教信仰自由,排除A项;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出了经世致用
10、的主张,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鸦片战争爆发后,推动先进国人“开眼看世界”现象出现,排除D项。9.1920年,甘肃籍旅京学生在北京创办新陇月刊。新陇发刊词对其创刊缘由介绍道:“人则一日千里,我犹故步自封;人则采摘精华,我犹株守旧物。输入适用之知识于本省,传播本省之状况于外界。由此可知,新陇月刊的创办()A.助推新文化运动兴起B.动员了学生革命力量C.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D.推动了社会思想启蒙【解析】选Do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人则一日千里,我犹故步自封;人则采摘精华,我犹株守旧物。输入适用之知识于本省”等信息
11、并结合所学可知,新陇月刊创办的目的是给甘肃传播外界的新文化新思想,促进甘肃地区的进步,其结果必然会推动社会思想启蒙,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已于1915年兴起,A项时间不对,排除;材料只涉及新陇月刊创办的目的是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不涉及动员学生革命力量,排除B项;新陇月刊创办的目的是给甘肃传播外界的新文化新思想,促进甘肃地区的进步,不仅仅是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才非除C项。10.汉唐时期佛教文化传入,唐宋时期阿拉伯文化及波斯文化传入,中华文化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再创辉煌,并回馈给世界其他国家。这一文化现象的世界意义主要体现在()A.辐射其他国家文化B.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C.普及中华文化智慧D
12、.推动文明间的交流融合【解析】选Do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唐宋(中国)。据本题材料“中华文化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再创辉煌,并回馈给世界其他国家”可知,中外文明的不断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间的发展Q项正确广辐射其他国家文化“只是体现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不全面排除A项;“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只体现了外来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影响,与主旨强调文明间的交流融合不符才非除B项;“普及”表述过于绝对,材料说的是文明间的交流才非除C项。11.1906年,资产阶级革命派机关刊物民报:自严氏之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
13、气为之一变。即所谓言合群、言排外、言排满者,固为风潮所激发者多,而严氏之功,盖亦匪细。这可以说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A.使物竞天择的进化论思想深入人心B.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发奋自强的动力C.对改良派的维新变法主张影响至深D.让中国儒家思想主体地位彻底动摇【解析】选Bo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6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促进思想解放、振奋“民气”,激发人们排外、排满,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发奋自强的动力,B项正确: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主要在知识分子中宣传,“深入人心”的表述过重,排除A项;改良派的维新变法早
14、在1898年就已经失败,排除C项;“儒家思想主体地位彻底动摇”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12.有人评价新文化运动时指出:启蒙思想家们简单地看待传统进而企图以一种“浪漫主义化的“科学和“民主”来覆盖中国的文明特性,将之作为解决现代化和文化认同的途径,这种取向显然是忽视了制度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观点()A.揭示了东西方文明的本质差距B.引发了国民对传统文化的批判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是对新文化运动进行理性反思【解析】选Do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材料认
15、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家简单地看待传统用科学”和“民主”来取代中国的文明特性,来解决现代化和文化认同,忽视制度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存在着绝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绝对肯定西方文化的偏向,这种观点是对新文化运动进行的理性反思,D项正确;材料未对东西方文明进行比较,排除A项;材料只是个别人的观点不知是否会引发国民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排除B项据所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在十月革命后,而且材料未涉及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13.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肇始以利玛窦、龙华民、汤若望等为代表的大批耶稣会土相继来华传教,将“西学,传入我国,与我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与交融。对,碰撞与交融”解读正确的是()A.丰富国人看世界的视角B.实现中国科技的现代转型C.淡化了国人的民族意识D.推动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解析】选Ao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明末清初,大批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并将西学传到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与交融。西学东渐丰富了国人看待世界的视角,A项正确。当时中国科技仍是传统科技才非除B项;当时国人只有王朝观念,没有民族意识才非除C项;甲午战败后,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