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28557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24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23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23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23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23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2023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2023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2023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2023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2023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一、工业互联网安全概述1(一)工业互联网概念内涵1(二)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内容与范围2二、相关网络安全框架分析3()传统网络安全框架.3(二)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8(三)相关框架共性分析及经验借鉴10三、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设计12(一)设计思路12(二)安全框架13()又寸16(四)防护措施视角17(五)防护管理视角18四、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措施实施20(一)设备安全21(二)控制安全23(三)网络安全27(KH)JIJ31(五)数据安全35(六)监测感知39(七)处置恢复41五、工业互联网安全发展趋势与展望46一、工业互联网安全概述(一)工业互联网概念内涵工业互联网是满足工业

2、智能化发展需求,具有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特点的关键网络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与应用模式。工业互联网深刻变革传统工业的创新、生产、管理、服务方式,催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正成为繁荣数字经济的新基石、创新网络国际治理的新途径和统筹两个强国建设的新引擎。工业互联网包括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其中,网络体系是基础。工业互联网将连接对象延伸到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可实现人、物品、机器、车间、企业等全要素,以及设计、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各环节的泛在深度互联。平台体系是核心。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工业智能化发展的核心载体,实现海量异构数据

3、汇聚与建模分析、工业制造能力标准化与服务化、工业经验知识软件化与模块化、以及各类创新应用开发与运行,支撑生产智能决策、业务模式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生态培育。安全体系是保障。建设满足工业需求的安全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增强设备、网络、控制、应用和数据的安全保障能力,识别和抵御安全威胁,化解各种安全风险,构建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安全可信环境。(二)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内容与范围工业领域的安全一般分为三类,信息安全(Security).功能安全(FunctionalSafety)和物理安全(PhysicalSafety)o传统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最初多关注功能安全与物理安全,即防止工业安全相关系统或设备的功

4、能失效,当失效或故障发生时,保证工业设备或系统仍能保持安全条件或进入到安全状态。近年来,随着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不断凸显,业界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与传统的工控系统安全和互联网安全相比,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挑战更为艰巨:一方面,工业互联网安全打破了以往相对明晰的责任边界,其范围、复杂度、风险度产生的影响要大得多,其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数据安全、联网智能设备安全等问题越发突出;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需要从制度建设、国家能力、产业支持等更全局的视野来统筹安排,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安全部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工作亟需加强

5、。因此,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需要统筹考虑信息安全、功能安全与物理安全,聚焦信息安全,主要解决工业互联网面临的网络攻击等新型风险,并考虑其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的部署可能对功能安全和物理安全带来的影响。由于物理安全相关防护措施较为通用,故在本框架中不作重要考虑,主要对工业互联网的信息安全与功能安全进行讨论。二、相关网络安全框架分析(一)传统网络安全框架1、OSI安全体系结构OSI安全体系结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对OSl开放系统互联环境的安全性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定义了为保证OSl参考模型的安全应具备5类安全服务,包括鉴别服务、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和不可抵赖性,以及为哭见这5类安

6、全服务所应具备的8种安全机制,包括加密、数字签名、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鉴别交换、业务流填充、路由控制以及公证。OSl安全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安全体系结构中的5类安全服务及8种安全机制可根据所防护网络的具体要求适当地配置于OSl参考模型的7个层次中。OSI6_5 4 3 2_ 1_鉴别服务XZ参考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安全机制访问控制加 数据完整和密 数据保密N/ 不可抵赖 zz全服务公证路由控制 I业务流坟充 鉴别交换 I数据完整性 I访问控制 数字签名图IoSl安全体系结构OSI安全体系结构针对OSl参考模型中层次的不同,部署不同的安全服务与安全机制,体现出分层

7、防护的思想,具有很好的灵活性。然而,OSl安全体系结构专注于网络通信系统,其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OSl安全体系结构实现的是对网络的静态安全防护,而网络的安全防护具有动态性,该体系结构对于持续变化的内外部安全威胁缺乏足够的监测与应对能力。此外,OSl安全体系结构主要从技术层面出发对网络的安全防护问题进行讨论,未考虑管理在安全防护中的地位和作用。面对更复杂更全面的安全保障要求,仅依靠OSl安全体系结构是远远不够的。2、P2DR模型P2DR(PolicyProtectionDetectionResponse)模型是美国ISS公司提出的动态网络安全体系模型。P2DR模型建立在基于时间的安全

8、理论基础之上,将网络安全的实施分为防护、检测和响应三个阶段。在整体安全策略的指导下部署安全防护措施,实时检测网络中出现的风险,对风险及时进行处置,并对处置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便对防护措施进行调整和完善。这使得防护、检测和响应组成了如图2所示的动态安全循环,从而保证网络的安全。图2P2DR模型P2DR模型是一种基于闭环控制的动态安全模型,适用于需要长期持续安全防护的网络系统。从总体上来讲,该模型与OSl安全体系结构一样,都局限于从技术上考虑网络的安全问题,忽视了管理对于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在模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极有可能因安全策略执行的不当影响安全防护效果O3、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Infor

9、mationAssuranceTechnicalFramework,信息保障技术框架)是美国国家安全局于1998年提出的,该框架提出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应具备的三个核心要素,即人、技术和操作。其中,人这一要素包括保障人身安全、对人员进行培训、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等,强调了人作为防护措施的具体实施者在安全防护中的重要地位。技术这一要素强调要在正确的安全策略指导下采取措施来为信息系统提供安全保障服务并对入侵行为进行检测。操作这一要素则明确了要保证信息系统的日常安全应采取的具体防护手段。此外,该框架将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分为网络和基础设施防御、网络边界防御、局域计算环境防御和支撑性基础设施防御四部分。在每个部

10、分中IATF都描述了其特有的安全需求和相应的可供选择的技术措施,为更好地理解网络安全的不同方面、分析网络系统的安全需求以及选取恰当的安全防御机制提供了依IATF通过对上述四个部分分别部署安全保障机制,形成对网络系统的纵深防御,从而降低安全风险,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但IATF与OSl安全体系结构一样,实现的都是对网络系统的静态安全防护,并未对网络系统部署动态持续的安全防护措施。4、IEC62443IEC62443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工业过程测量、控制与自动化/网络与系统信息安全工作组(IECTC65VG10)与国际自动化协会(ISA99)共同制定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系列标准。该标准将工业控制系统

11、按照控制和管理的等级划分成相对封闭的区域,区域之间的数据通讯通过管道进行,通过在管道上安装信息安全管理设备来实现分级保护,进而实现如图4所示的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纵深防御。图4IEC62443实施案例IEC62443系列标准中对于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实施均提出了要求,但从总体上来看,与OSl安全体系结构和IATF一样,实现的都是静态安全防护。而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防护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在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的设计中,需要将动态防护的理念纳入其中。(二)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K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IlC)的IlSF2016年9月19日,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IIC)正式发布工

12、业互联网安全框架(IISF)1.0版本,拟通过该框架的发布为工业互联网安全研究与实施提供理论指导。IISF的实现主要从功能视角出发,定义了如图5所示的六个功能,即端点保护、通信&连接保护、安全监测&分析、安全配置管理、数据保护以及安全模型&策略,并将这六个功能分为三个层次。其中顶层包括端点保护、通信&连接保护、安全监测&分析以及安全配置管理四个功能,为工业互联网中的终端设备及设备之间的通信提供保护,对用于这些设备与通信的安全防护机制进行配置,并监测工业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风险。在四个功能之下是一个通用的数据保护层,对这四个功能中产生的数据提供保护。在最下层是覆盖整个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模型与

13、策略,它将上述五个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端到端的安全防护。图5美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实施框架总的来看,美国IISF聚焦于IT安全,侧重于安全实施,明确了具体的安全措施,对于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的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2、德国工业4.0安全框架德国工业4.0注重安全实施,由网络安全组牵头出版了工业4.0安全指南、跨企业安全通信、安全身份标识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指导企业加强安全防护。德国虽然从多个角度对安全提出了要求,但是并未形成成熟的安全体系框架。但安全作为新的商业模式的推动者,在工业4.0参考架构(RAMI4.0)中起到了承载和连接所有结构元素的骨架作用。德国RAMI4.0从CPS功能视角、全生命

14、周期价值链视角和全层级工业系统视角三个视角构建了如图6所示的工业4.0参考架构。从CPS功能视角看,安全应用于所有不同层次,因此安全风险必须做整体考虑;从全生命周期价值链视io-角看,对象的所有者必须考虑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从全层级工业系统视角看,需要对所有资产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并对资产所有者提供实时保护措施。工业4.0参考架构(RAMI4.0)图6工业4.0参考架构(RAMl4.0)德国RAMI4.0采用了分层的基本安全管理思路,侧重于防护对象的管理。在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的设计过程中可借鉴这一思路,并且从实施的角度将管理与技术相结合,更好地指导工业互联网企业部署安全实施。(三)相关框架共性分析及经验借鉴通过对以上相关网络安全框架的分析,总结出以下三方面的共性特征,在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的设计中值得思考并充分借鉴。1、分类别部署安全防护措施上述相关网络安全框架中大多都体现出分类别部署安全防护措施的思想。例如在OSl安全体系结构中根据网络层次的不同部署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IATFxIEC62443通过划分不同的功能域来部署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美国IISF与德国工业4.0框架中则根据资产类型的不同分别阐述其安全防护措施。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在设计时可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部署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更好地发挥安全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2 .构建动态安全模型成为主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