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28466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70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2023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2023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2023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2023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2023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2023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2023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2023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2023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docx(7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2020)1总则12功能便民环境美41.1 1深化环境综合整治41.2 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61.3 推进市政设施网络建设81.4 提升城镇数字化水平113共享乐民生活美143.1 提升住房建设水平143.2 加大优质商贸文体设施供给163.3 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水平183.4 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3.5 加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214兴业富民产业美244.1 整治提升“低散乱”244.2 搭建主平台254.3 培育新业态265魅力亲民人文美295.1彰显人文特色295.2推进有机更新315. 3强化文旅融合346善治为民治理美366. 1建立健全长效机制366.2 全

2、面提升公民素养376.3 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387城乡融合体制机制407. 1统筹空间布局407.2 统筹要素保障417.3 统筹公共服务供给428群众主体45附录1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47附录2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图示50规范性引用文件611总则.o.为指导实施“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高水平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制定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1.0.2本指南适用于浙江省建制镇(不含城关镇)、乡、独立于城区的街道开展美丽城镇建设。美丽城镇建设以建成区为重点,涵盖行政辖区全域。若干规模特大行政村可参照执行。1.0.3美丽城镇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融合发展,统筹兼顾、彰显特色,改革统领、创新驱

3、动,分类推进、久久为功,群众主体、共同缔造等原则。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着眼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化建设,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全域美丽新格局,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为美丽中国提供浙江样板。1.0.4美丽城镇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有100个左右小城镇率先达到美丽城镇样板要求;到2022年,有300个左右小城镇达到美丽城镇样板要求,其他小城镇达到以“十个一”为标志的美丽城镇基本要求,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到203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省小城镇高质量全面建成美丽城镇,同步高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1.0.5根据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并结合我省实际,将美丽城镇分

4、都市节点型(为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服务,可发展成都市区或省域中心城市的卫星城)、县域副中心型(具有较强的区域中心功能,相当于县级副中心地位)、特色型(具有较强特色优势资源,可提供较强的产业带动和就业支撑)、一般型(为周边乡村服务,承担基层管理职能)四种类型。前三类为示范创建对象。其中,特色型又分为文旅、商贸、工业、农业特色4个子类。1.0.6美丽城镇建设应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引领,统筹推进空间布局、生态保护、要素配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传承、社会治理等相互融合,协同发展。1.0.7美丽城镇建设的“十个一”标志性基本要求是指:一条快速便捷的对外交通通道、一条串珠成链的美丽生态绿

5、道,一张健全的雨污分流收集处理网、一张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处貉网,一个功能复合的商贸场所(指便利店、连锁超市、综合市场、商贸综合体或商贸特色街等)、一个开放共享的文体场所(指图书馆、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或文体中心等),一个优质均衡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体系、一个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体系、一个现代化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一个高品质的镇村生活圈体系,简称“2道2网2场所4体系”。1.0.8美丽城镇建设除应符合本指南外,还应符合国家、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功能便民环境美“功能便民环境美”包括深化环境综合整治、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推进市政设施网络建设、提升城镇数字化水平等4项主要任务。到20

6、22年,全省美丽城镇建设在“功能便民环境美”方面的主要目标是:建成区1030分钟内可接入对外交通快速路网;都市节点型样板城镇纳入都市区1小时交通圈,县域副中心型样板城镇纳入县域30分钟交通圈,基本形成“外联内畅、便捷有序”的交通体系,基本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9%以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全覆盖,建成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600个以上。国家卫生乡镇创建比例达到45%以上。建成区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污水处理厂基本达到清洁排放,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样板城镇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初步建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智慧网络,提高5G网络城镇覆盖率,提升宽带接入能力,4K高清承

7、载,“最多跑一次”进家庭。全省创建200个省级园林城镇,森林城镇创建比例达到50%以上。2.1 深化环境综合整治2.1.1 保护生态格局因地制宜保护小城镇山水林田湖草总体格局,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2.1.2 深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深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整治环境卫生、城镇秩序、乡容镇貌,消除“脏乱差”现象。2.1.3 创建“无违建”乡镇推进“三改一拆”专项行动,创建“无违建”乡镇。2.1.4 提升空气环境质量治理工业废气污染,禁止秸秆焚烧,控制施工扬尘、道路扬尘,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设貉空气质量检测点,空气质量应符合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要求。2.1.5 综合治理河湖水

8、域监测、监控水环境质量,河湖等各类水体达到相应水体功能区水质要求。2.1.6 防治噪声污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等产生的噪声应符合相应声环境噪声功能区标准。2.1.7 防治农业污染综合治理土壤环境,防治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采用高效环保农药和绿色防控技术,实施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1.8 固体废弃物处貉实施固体废物全过程闭环监督管理,实现源头减量化、分类资源化、处珞无害化。2.1.9 建设美丽载体建设美丽民居、美丽庭院、美丽街区、美丽社区、美丽厂区、美丽河湖和美丽田园等美丽载体。有条件的小城镇积极创建园林城镇、森林城镇、森林乡村。2.2 构建现代化交通网

9、络2.2.1 畅通对外交通小城镇与重要对外交通节点实现1030分钟快速接驳,都市节点型样板镇纳入都市区1小时交通圈,县域副中心型样板镇纳入县域30分钟交通圈。2.2.2 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推进道路交通体系区域一体化建设,实现与周边城镇互联互通。2.2.3 倡导TOD开发模式倡导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开发模式,积极推进各类交通方式“零换乘”接驳,促进交通与城镇功能有机融合。推进集约建设与混合开发,建设紧凑型城镇。2.2.4 优化建成区路网结构倡导“小街区、密路网”,优化建成区路网结构、交通组织及道路断面设计,形成安全有序、通畅便捷的交通系统。打通断头路和卡脖子路,贯通支路及巷路。逐步实现过境交

10、通外移,减少过境交通对城镇空间的分割。2.2.5 合理布局公共停车设施积极挖掘停车设施供给潜力,构建满足居民生产、生活便利需求的停车设施系统。公共停车场电动汽车停车位配建比例不低于10%o2.2.6 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完善信号控制、标志标线、隔离护栏、道路照明等交通安全设施,确保交通安全与交通服务水平。2.2.7 倡导公交优先合理设第公共交通线路与公交站点,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有条件的小城镇可结合公交首末站布貉公交停保场。积极推进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2.2.8 完善近距离慢行交通网合理布局绿道网和慢行交通系统,做好慢行交通系统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衔接。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

11、因地制宜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2.2.9 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和美丽公路按照省“四好农村路”建设要求,提升改造县乡公路,“四好农村路”建设比例达到95%以上。积极推进美丽公路建设,美丽公路建设率不低于90%o2.2.10 发展水运交通有条件的小城镇要因地制宜发展水运交通,合理谋划水上游线。2.3 推进市政设施网络建设2.3.1 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合理确定小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范围、规模及性质,各类新建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配套建设地下停车、地下人防等设施。有条件的小城镇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商贸综合体、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多功能复合化的地下空间功能设施。2.3.2统筹推进各类市政管线敷设加快

12、小城镇地下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综合管线建设,有条件的小城镇积极开展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2.3.3保障供水水质与供水安全建成区给水设施应满足用水需求,合理设貉水质监测点,供水水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规定,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改造老旧管网,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有条件的小城镇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全覆盖。对城乡供水管网不能覆盖的区域,积极推进跨区域规模化供水,提高共建共享水平。2.3.4 建设“污水零直排区”加快推进小城镇建成区雨污分流改造,逐步实现建成区雨污分流全覆盖。做好镇中村、镇郊村、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老旧小区等截

13、污纳管,加快实现建成区“污水零直排”。2.3.5 改造污水管网全面开展小城镇老旧管网修复和改造,打通断头管、修复破损管、纠正错接管、改造混接管、疏通淤积管。2.3.6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建设、提标改造和运维管理,提升污水处理出水水质,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实现收集处理全覆盖、出水水质全达标。2.3.7 推进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运维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标准化建设和运维,实现标准化运维全覆盖。2.3.8 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貉体系小城镇生活垃圾应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密闭运输、分类处貉,实现分类收集全覆盖。生活垃圾转运站、垃圾分类设施设貉及垃圾处珞设施应符

14、合现行国家标准环境卫生设施设貉标准CJJ27规定,满足垃圾分类和转运的要求。有条件的小城镇建设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垃圾分类设施标识正确规范,居民分类投放准确率达到80%以上;分类收集设施维护管理到位、分类监管到位。2.3.9 建设“海绵城市”综合运用生态技术,建设海绵公园、海绵道路、下沉式绿地等海绵设施,优化渗透、调蓄功能,增强雨洪管理能力。2.3.10 加强公共厕所建设管护合理设貉公共厕所,建成区公共厕所服务半径应在500米以内。建制镇、街道的公共厕所设貉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I4规定执行。改造提升农村厕所,乡以及若干规模较大的村公共厕所参照浙江省农村公厕建

15、设改造和管理服务规范规定执行。加强公共厕所日常运维管理,做到“三有四无”,即有水、有电、有人管,做到无味、无垢、无尘、无积水。因地制宜建设旅游导向的星级公厕,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应符合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要求。2.3.11 普及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有条件的小城镇可在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等用能负荷集中区域建设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2.3.12 完善消防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小城镇消防服务设施,保障5分钟内抵达。建成区内消防栓布点半径不超过120米,保障消防水源。2.3.13 完善防洪排涝设施根据国家、省技术规范要求,明确小城镇防洪排涝标准。加强防洪排涝能力建设,确保防洪排涝安全。2.3.14 完善应急避灾设施合理设辂应急避灾场所和通道,人均应急避灾场所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积极组织居民群众开展防灾避灾、自救互救等技能培训或演练活动。2.4 提升城镇数字化水平2.4.1 整治提升电力通信设施整治建成区各类电力、通信管线的塔、杆、线、箱等设施,实施“多塔合一”、“多杆合一”、“宏改微”或“上改下”改造。2.4.2 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