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应用.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26978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应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应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应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应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应用.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应用【摘要】目的比较腔镜和开放式甲状腺乳头状癌切除术+中央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石泉县医院收治的8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行开放式手术者作为开放组,43例行腔镜手术者作为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拔管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美容效果及随访3年的肿瘤复发率、转移率。结

2、果腔镜组患者切口长度为(223L18)cm,明显短于开放组的(6.821.41)cm,术中出血量为(14.125.63)mL,明显少于开放组的(28.4110.75)mL,手术时间为(Ilo852365)min,明显长于开放组的(97.9830.6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两组患者的WBC、CRP.IL-6明显上升,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X).05);腔镜组患者的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开放组的28.95%,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腔镜组患者的美观效果主观满意度、皮肤颜色、手术瘢痕、质地与弹性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与开放式手术根治效果相似,且微创,术后疼痛轻微,并发症少,美观效果好,复发和转移率均较低。【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腔镜;开放手术;疗效;预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earcinoma,PTC)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5%,女性、儿童多发,恶性程度低,但病程长,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复发率较高1。外科手术是治疗PTC的首选,术式以患侧甲状腺叶切除及颈部淋巴结清扫为主2

4、。近年来发现,PTCCNO期患者中央区淋巴结隐形转移率超过80%,故主张对PTC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避免癌灶颈侧转移3。传统开放式甲状腺手术根除效果好,但创伤大,应激程度高,术后患者颈部遗留明显瘢痕,尤其年轻女性患者接受度低,身心创伤大,且更易出现切口感染4。相对而言,腔镜手术切口小,微创,美容效果好5。但对腔镜手术是否可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及其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尚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对比腔镜手术与开放术式治疗PTC的疗效及预后,评估腔镜手术治疗PTe的可行性,旨在为其微创治疗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石泉县医院收治的81例经

5、手术病理确诊为PTC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术后病理确诊为PTC,均为初发;影像学证实为单侧孤立结节,直径W3c,未侵犯被膜;无外侧淋巴结转移特点;行开放性/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央淋巴结清扫术;有完善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疼痛评分、美容效果评估随访结果;临床及随访资料完善。排除标准: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有颈部手术史;双侧腺体均存在结节;临床及随访资料不全者。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开放组38例和腔镜组43例。开放组中男性13例,女性25例;年龄20%9岁,平均(41.510.7)岁;结节直径053cm,平均(1.50.4)cm;病灶位于左侧16例,右侧22例。腔镜组中男性15例,女性28例;年龄21

6、68岁,平均(4L710.5)岁;结节直径O.53cm,平均(L60.5)cm;病灶位于左侧17例,右侧2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直径、位置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2手术方法两组术前IOh常规禁食,4h禁水,手术前常规静脉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开放组气管内插管全麻,去枕仰卧,头颈后仰过伸,暴露颈胸区,消毒术区,无菌铺巾。胸骨切迹两横指沿皮纹处做4cm弧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分离颈阔肌深筋膜疏松组织皮瓣,上缘达喉结区域,下缘至胸骨柄切迹,甲状腺拉钩牵开皮瓣组织,显露术区,切开颈白线,沿正中线自上而下游离带状肌,暴露甲状腺叶,沿胸锁乳突肌内侧切开筋膜,分

7、离颈前肌群,纵行切开深筋膜,暴露甲状腺峡部,健侧腺叶内侧结扎甲状腺峡部,手指探查腺体边缘、颈前肌群下缘,钝性游离甲状腺、假包膜,自上而下游离腺体组织,钝性分离及结扎腺体附近血管、韧带,切除瘤体,快速送病理检查,原位保留甲状旁腺。全程暴露喉返神经,沿喉返神经清扫气管旁、气管中央淋巴结,电钩分离淋巴脂肪组织,上至舌骨上缘,下至锁骨,外侧至颈血管鞘,深达喉返神经后方,彻底清扫喉前淋巴结及胸骨切迹气管前淋巴结,注意识别及保护甲状旁腺组织及血管,完毕后生理盐水冲洗术区,无活动性出血后,置管引流,可吸收线皮内缝合。腔镜组采用腔镜胸乳入路,气管内插管全麻,体位同开放组,双乳头连线中央作横切口,长约1.2cm

8、,前胸颈部预造隧道区注射含肾上腺素生理盐水,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打通隧道至颈前,置入Iomm套管针作为观察孔,缝线固定,连接气管,建立气腔通道,压力5mmHg(ImmHg=O.133kPa)o双侧乳晕上缘做0.5Cnl横切口,置入5m套管针为操作孔,自下而上纵行切开颈白线,分离颈前肌群,游离胸锁乳突肌间隙,拉钩牵开颈前肌群,暴露术区,切开甲状腺被膜,超声刀断开甲状腺峡部及周围血管,从外之内、自下而上游离腺叶,注意保护状甲状旁腺,切断瘤体组织快速送病理,常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方法同开放组。L3观察指标手术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拔管时间、引流

9、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评定。两组患者术后6h、24h、48h、72h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6评定切口疼痛程度,量表共0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明显。炎症因子水平。术前、术后72h均采集外周血标本,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LH75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计数(WB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严格按试剂使用说明操作。手术并发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美容效果。两组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评估切口美容效果,参照文献7,评价内容包括主观满意度、皮肤颜色、手术瘢痕、质地与弹性等方面,每项4分,评分

10、越高,表示美容效果越好。近期预后。两组患者均完成术后3年随访,采用电话及门诊复查的形式,出院1年内每3个月随访,2年后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截止至2020年3月,统计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转移率。L4统计学方法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均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数据进行自然转化呈对数或近似对数分布,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重复测定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内行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腔镜组患者的切口长度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

11、意义(P0.05),见表Io2.2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比较腔镜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两组患者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上升,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o2.4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比较腔镜组患者的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开放组的2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38,P=0.0030.05),见表4o2.5两组患者的美容效果比较术后3个月,腔镜组患者的美观效果主观满意度、皮肤颜色、手术瘢痕、质地与弹性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12、3讨论PTC患病以中青年女性居多,不仅关注手术疗效,同时重视美观效果8。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术颈部基本无瘢痕遗留,近年来成为PTC治疗的热门术式9。但对该术式的根治效果存在一定的争议。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分别采用腔镜与开放式PTC切除术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结果显示:在手术时间方面,腔镜组长于开放组。这与赵群仔等10研究结果一致,考虑腔镜下操作难度大,学习曲线长,对术者经验要求高,术中需游离大面积颈前皮下隧道建立操作空间,较开放性手术直视下分离组织消耗时间长,造成手术时间延长。在术中出血方面,腔镜组出血较开放组少,这与LEE等11报道结论相同,主要与腔镜直视下操作,有助于辨别细小血管及解剖结构,减少血

13、管损伤;其次,腔镜下超声刀应用可及时止血,减少术中渗血。在引流方面,两组拔管时间、引流量相似,表示腔镜下创面渗出与开放术式相同,这与王中林等12提出的腔镜术后Id引流量较开放术式高的结论存在差异,考虑与本组样本量小所产生的统计学偏倚有关,分析腔镜下术后首日引流量较开放手术高的原因主要可能为:腔镜下手术需建立皮下隧道,皮下组织游离范围大,渗出范围广;术中高能器械诸如超声刀等误伤皮下脂肪组织引起组织液渗出。在淋巴结清扫方面,腔镜组、开放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相同,表明完全腔镜下手术可获取与开放术式相同的根治效果。但需注意,PTC部分中央淋巴结位于锁骨下缘,可能出现清扫不全,故在清扫过程中需尽可能提

14、拉锁骨后、胸骨柄后组织,确保充分显露喉返神经,完整清扫锁骨平面及胸骨后淋巴结13。本研究还发现,腔镜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皆较开放组低,说明腔镜下手术更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手术耐受性更高,微创价值更高。考虑与腔镜下手术切口小,皮神经刺激小,术后疼痛程度低有关。在美容效果方面,腔镜组主观满意度、皮肤颜色、手术瘢痕、质地与弹性评分皆优于开放组,肯定腔镜手术的美容效果,有助于提升患者主观满意度;而开放术式应用侧颈区“L”形切口,垂直于皮纹外,影响美观。但对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否会增加PTC围术期炎症反应尚未得出确切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72h,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均较术前上升,主要与手术应激所引起

15、轻度炎症反应有关。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红强等14结论相同,表明腔镜手术应激反应轻微,不会引起机体免疫抑制。此外,在并发症方面,腔镜组患者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开放组并发症以切口感染、低钙血症、一过性声嘶为主。一般认为低钙血症、一过性声嘶的发生与术中甲状旁腺组织、喉返神经误伤有关15。故术中必须重视精细操作,仔细辨认甲状旁腺,充分熟悉喉返神经解剖及走行,确保包膜完整性,对已出现误伤者及时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而切口感染的发生考虑与开放组手术切口大,与病菌接触范围大有关。在远期效果方面,两组患者随访3年复发、转移率接近,与段云飞等16结论相同,进一步证实腔镜手术与开放性手术获益相同,可减少PTC远期复发、转移。综上所述,腔镜手术可获得与开放性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且微创,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美观效果,减少并发症,不会增加P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医学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