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广经信-丘二)《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广经信-丘二)《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围绕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我们认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大逻辑。思路把握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围绕“X+X”新型工业体系,强核心、补短板、提价值,促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性制造强市,力争到“十四五”末规上工业产值突破X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中有升,为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一聚焦三大发展方向:融合发展集群发展绿色发展(一)推动
2、产业融合发展。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突出铝基材料、机械电子、绿色家居等重点,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作配套基地。深化东西部产业协作,有序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主动参与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支持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工业企业参与原料种养基地建设,鼓励支持发展工业旅游。推进“两化”融合发展,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工业大数据的建设和应用,加快推动企业上云。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鼓励和支持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实施全价值链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生产线、智慧工厂建设。开展“两化”融合专项行动,实施“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二)推动产
3、业集群发展。突出“一县一主业”主攻方向,围绕县域主导产业,积极构筑梯度产业体系,利用产业“梯度差”的经济势能和优劣互异条件,推进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实现异质互补,形成集群集聚发展格局。着眼产业协作和产业链重构,全力打造以电解铝、铝深加工、循环铝为支撑的铝产业集群,大力建设以家居产品制造、研发、展示展销为核心的绿色家居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以智能终端、智能家电、网络通信等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茶饮料、果汁饮料、饮用水等为主的软饮料及饮用水产业集群,以天然气综合利用与开发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以中药饮片、配方颗粒、提取物为主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挥宏观调控的引导和规范性作用,从区位布局、产业政策
4、、资源配置等方面引导产业形成集聚。(三)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按照“碳达峰”“碳中和”有关部署要求,推进产业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努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低碳化。依托绿色、有机农产品和洁净水质资源,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绿色食品饮料基地、成渝地区绿色食品供给地和中国食品工业名城。积极引进水电铝材全产业链上下游优秀头部企业,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铝基复合材料产业基地、成渝地区铝产业协作配套基地。加快建设XXXX绿色家居产业城,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绿色家居制造基地。发挥天然气、水能、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建成“XXX”重要生产基地和区域性清洁能源生产供给中心和利用基地。立足丰富的
5、中药材资源,打造川陕甘结合部现代中药萃取加工基地、中医药生态康养基地。紧盯关键环节,突出原料绿色、工艺绿色、产品绿色,推进生产过程清洁化。进一步优化用能结构、提高用能水平,推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在重点行业积极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支持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打造一批绿色产品。二、突出三大升级路径: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品牌创树(一)创新引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推动骨干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建设一批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协同创新组织。搭建开放式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委
6、托研发、试验验证等公共服务。完善制造业领域创新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应用。建设一批新技术应用场景、中试基地、示范项目。加快完善技术交易市场,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平台。(二)数字赋能。加快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推动通信网络设施规模化提升,建立NBToT(窄带物联网)、4G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积极对接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一批产业应用场景基地,持续深入推进“企业上云”。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开展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
7、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型制造模式探索和推广。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支持工业企业、重点园区将数字李生技术应用于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关键设备全生命周期、生产工艺全流程的数字化、可视化、透明化。(三)品牌创树。深入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推动企业更新“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的同时,强化品牌塑造、品牌培育、品牌传播,着力培育打造一批“XX造”名优品牌。遴选一批示范企业,支持通过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收购、挂靠国内知名品牌,实行品牌嫁接。支持重点产业集群建立区域品牌联动机制,推动标准协同、业务协作、资源共享。举
8、办“XX造”工业品精品展、工业品品牌发布等系列活动,深入挖掘重点企业品牌建设典型案例,讲好“XX造”品牌故事,塑造“XX精品”形象,提高“XX造”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三、把牢三大重点环节:产业布局、项目建设、企业培育(一)产业布局。依托交通区位、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条件,完善基于产业构筑的“一核、一带、两片”全市工业总体空间结构,优化调整要素配置和生产力布局。突出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工业集中发展区(含“三江新区”)“一核”引领作用,形成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主的核心增长极。强化XX县、XX县、XX区、XX县“中部河谷产业带”基础支撑能力,形成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走廊。促进XX区、XX县
9、“两大特色产业片”错位发展,形成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优势板块。在人口3万人以上、高速公路沿线的重点乡镇因地制宜布局一批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小区,积极培育特色工业强镇和工业经济强县,实现梯度布局、协同发展、良性互补。(二)项目建设。着眼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东西部协作等机遇,围绕强链、补链、延链需求和产业布局,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环渤海等重点地区,突出集群承接、沿链引进,实施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以企招商,努力形成引来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磁场效应”。按照“策划储备一批、落地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的思路,科学谋划布局工业项目,
10、建立完善工业投资项目库。力促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先进、产出水平高、市场前景好,对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突破性、变革性影响的大项目建成投产、发展成势。(三)企业培育。建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制订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发展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在广央企、“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四川企业100强”跟踪服务台账,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主业突出、管理规范、上下游协同的“生态主导型”大型企业集团。实施中小企业“育苗壮干”培育计划,加快培育新增一批综合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创业创新优的高成长企业、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隐形冠军”企业。实施产品强质工程,扩大高质量产品供给。持续推动“全企触网”。鼓励企业参
11、与各类展会活动,提升“XX造”影响力。适时举办“XX造”产品推介会,支持龙头企业、国有企业、重点企业以专业分工、订单生产、原料供应等形式带动更多优质中小企业纳入采购系统。实施“XX造”特色产品出口增长计划,支持拓展国际市场。四、推进三大效率变革:投资增效资源优配、服务提质(一)投资增效。完善项目投资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市领导联系、市级部门协调、县区政府主体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发挥重点产业发展推进组牵头作用,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合作、各方参与的项目推进工作合力。树立“产业招商、首重工业”理念,将工业招商项目履约情况列入考核范畴,确保实质在建的工业招商项目达到相当水平。开展工业项目投资“大比
12、武”,推动项目多投快建,提高投资有效性和投入产出效率,不断生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工业投资结构,提升制造业投资比重。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激发存量企业再投资动力,保持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资合理增长,提高工业投资“含金量”。(二)资源优配。完善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政策,围绕要素保障、技术创新等领域持续优化政策生态,支持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聚集,最大程度发挥资源配置效率,持续放大政策提振效应。鼓励划定工业用地保护线,确保年度工业用地面积不低于出让总规模的30%o统筹规划建设一批物流园区,降低制造业物流成本。严格执行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开展定向业务、贷款增量奖补
13、等系列财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财金互动政策,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单列制造业专项信贷计划,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力争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全面落实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指导意见,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制造业领域。(三)服务提质。充分发挥市领导联系指导细分产业发展、市领导联系重点工业企业、解决企业困难问题会商会等工作机制作用,统筹推动全市“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推进“数字政务”,提升服务效能。开展营商环境指标提升专项行动,持续促进企业水、电、气等要素保障便利化,优化制造业项目工程建设审批流程,缩短办理时限。严格执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管理,多措并举推进降本减负,保障中小企业款项及时得到支付,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用好企业维权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