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小记.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23206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邮小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邮小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邮小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邮小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邮小记.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高邮小记国庆中秋,佳节双至,乘家中老人腿脚尚灵便,本意去无锡量头渚一游,一查高德,红了几段,赶紧另寻别处。以前闲谈,也曾多次提到高邮,总认为离家不远,随时可去,一直未能成行,今次就是它了。“文似行云流水,游如威凤长鲸”。首站的文游台类似泰州的凤凰墩,一为纪念秦少游,一为纪念梅兰芳,皆为本邑名人。文游台古木苍翠,楼台井然,名胜与风景共存,是寻幽访古的好去处。据高邮州志载:“宋苏轼过高邮,与寓贤王巩、郡人孙觉、秦观载酒论文于此。时郡守以群贤毕集,颜日文游台”。石质牌坊向北,次第登高,过秦观像即盍簪堂,四壁嵌有秦邮帖,乃清代嘉庆年间高邮知州师兆龙集苏东坡、黄庭坚、米元章、秦少游、赵子昂、董其昌等名家

2、书法,由著名金石家钱泳勒刻而成,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堂后文游台,秋阳洒在“山抹微云”匾额上,能够看到光线的切换。文游台西侧为明代建造的专为纪念苏轼、孙觉、秦观、王巩的古四贤祠,祠后是幽静典雅的秦观读书台,再往西为“映翠园”“重光亭”等古典建筑。两位新人在园内拍婚纱照,赏了文气,又沾了喜气,不虚此行。过琵琶路,沿运河东侧向南一点,即是盂城驿。取意于秦观”吾乡如覆盂”的诗句,明洪武8年始建,永隆2年重建,距今450多年了。占地16000多平,房舍100多间,是尚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驿站。文物众多,游人络绎,东南角有鼓楼,十字脊三重檐结构,方形,高达四丈三尺五寸,有现在的三层楼高,两个老人兴致勃勃

3、,登楼而上,迎风凭栏,京杭大运河、镇国寺塔、净土寺塔俱在眼前,风景绝佳。就着河风,在运河边闲置的迎宾亭吃过简餐,我们又去看了净土寺塔。塔七层,六面砖砌,塔顶几株小树、塔下一行垂柳,游人三两闲坐。西行不远,即是魁楼,在老高邮城的东南角,城河依旧,阳光从头顶的树缝中漏下,仿佛时光仍在百年之前。过二桥,沿运河堤岸向南,西是空阔浩渺的高邮湖,东是川流不息的古运河。镇国寺就在运河中间,四面环水,一桥相连,如一个精致的盆景浮于水中。清风拂面,涤去几许凡尘,梵音入耳,平添一丝禅意。镇国寺有三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夜景。天王殿西北角电视里放的宣传片,夜幕下的镇国寺,流光溢彩,不似凡境。二是唐塔,建于唐僖

4、宗八年,塔高七层,青豉砌就,仿楼阁,人可登临,被誉为南方大雁塔。三是玉兔。寺中白兔见人不惊,拍照手摩,啃草依旧,有几分道行。出镇国寺,再过二桥,去汪曾祺纪念馆。汪曾祺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沈从文的学生,著名的作家,我知晓他是看了他写的受戒,后来知道他是沙家浜的主笔,又陆续看了些他的散文,确是令人恬静、闲适,因相隔不远,风俗相近,因而对他笔下的人物、风情感受尤深。纪念馆在古城人烟稠修处,外墙类似海派民国风,青红豉的搭配加上了现代人的审美。大门向北开,门口西侧一湾浅水,映着一面影墙,广场不大,南侧纪念馆的主体造型有点书堆在一起的感觉,斜阳照着二子蒲包肉的门口排队的人,照在门口闲坐的老人孩子的身上,听着时断时续卖老菱的收卖声,我以为这个设计师是懂汪老爷子的。出门的人多,高速依旧堵着,沿着大运河边的老国道回泰,这条老路也不曾有什么大的变化,陪着千百年来就这么淌着的运河水,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岁月更叠,人间沧桑。高邮一日游,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重要的是两位老的平安去、平安回,目的也就达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数据库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