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教案.docx
《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特点和危害,提高识别诈骗信息的能力。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应对电信诈骗的能力,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电信诈骗的定义、分类及识别方法。2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应对和防止电信诈骗,保护自身权益。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近期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内容。案例一:赵某(12岁)在看某手上看到一个视频可以免费送某游戏皮肤,让添加他的群聊,后对方发二维码让
2、用QQ扫码进入领皮肤,在确认领取的时候跳转页面变成了QQ群页面,其加入群后对方说支付1.88元,免费领取游戏皮肤,通过扫码微信支付并将支付截图发给对方,接着对方说其是未成年人,导致他们的商户被司法冻结6万,需要付款用户的配合激活账户来解冻商户余额,如不配合激活操作,将向法院起诉,接着对方指导其于2023年1月3日19时向对方指定微信账号转账3笔,计24200元。案例二:郑某(15岁)想将自己的游戏账号卖掉,就在应用商店下载了APP,下载好后其就将账号信息挂在APP内,没多久就有人跟其私聊,并约定好购买价格,其将链接发给对方后,对方称己经付过款了,但需扫二维码解绑游戏账号,其在QQ上和客服联系时
3、,客服称需要缴纳20000元的违约金并称对方己经缴过了一部分违约金,其缴纳过违约金后客服称账户被冻结,需要再转账60000元,其转账8000元后和买家联系,发现对方联系不上,其便在官方APP内联系客服,客服称不需要缴纳那么多钱,其感觉被骗报警,共被骗8000元。案例三:有人将张某(14岁)拉进一个卖明星签名照的QQ群,然后一个陌生人加了其QQ好友,对方称买卖明星签名照属于侵犯明星隐私,要其接受调查,将要进监狱,然后其因害怕,就完全听从对方指示,对方通过QQ视频远程指挥其用父母的手机在某巴APP上付款,总计用其父母的支付宝在某巴平台上向对方账户付了35笔钱,共被骗15842元。案例四:南充市营山
4、县某校初中生张某为获取利益,将自己手机卡租借给不法分子拨打诈骗电话,导致一群众被骗20万元。目前,张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处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案例五:南充市仪陇县某校高中生聂某通过网络获知“每群发1条短信可获得1元报酬”的兼职信息,其在明知是违法的情况下,仍用自己手机替人群发短信,并发展同学彭某、周某等9人为下线,共计获利460元。随后,诈骗分子通过聂某等人手机群发的引流信息,诈骗16.3万元。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没收聂某等人违法所得,并作出行政处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二)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电信诈骗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如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网络诈骗等。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范 电信 诈骗 安全 主题 班会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