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理论在长课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化理论在长课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结构化理论在长课磁学中的应用研究结构化教学指的是根据儿童的学习特点,有组织、有系统地安排学习环境、学习材料和学习程序,让儿童按照设计好的结构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些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学生阅读的时候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使用结构化教学的方法,用整体关联的方式安排学习内容,设计学习路径,构筑清晰的学习活动。这样就能让学生将原有知识和新知识整合在一起,进行重组和进阶,从而提升阅读长课文的水平。一、开发重组,优化学习内容(一)同质组材,形成认知序列教科书的内容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教师要开发重组,优化教学内容,呈现出内容方面的结构化。一些长课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有较强的叙事性,含
2、有相同的叙事结构、表达方法。教师可以将长文中相似的部分提取出来,采用“同质组材”的方法,形成认知序列,让学生把握故事脉络1。例如动物王国开大会一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其中有相似的情节,描写了狗熊“发布通知”的过程。学生可以先阅读第一次通知的内容,说说能从通知中提取哪些信息。然后阅读后续的通知,看看又提取了哪些新的信息。最后整合起来,学生明白了要通知一件事情,需要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当学生理解了动物王国开大会的结构特点后,教师再安排他们解读小猴子下山一分钟等其他课文,思考这些作品的结构是否也具有相似的特点。学生发现小猴子下山反复讲述了猴子捡东西、丢东西的过程,一分钟则讲述了因为没有及时做
3、某事,导致来不及做另一件事情,形成了连锁反应。这样他们就掌握了本单元长文的结构特点。教师可以将有相同结构的课文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先了解这些作品的同质点,然后形成认知序列,再用此方法解读其他的作品,从而掌握作品的结构特点。(二)异质比对,引导深度探究异质比对指的是找出各种事物的不同点,进行比较,并探究这种差异点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有些长课文中展现了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学生可以对比分析,引发认知冲突,在质疑、探索、反思中提升思维能力。以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为例子,学生可以运用异质比对找出裁缝和顾客分别做了什么事情。教师给他们提供了表格支架,学生可以将顾客三次提出的要求和裁缝的反应记录下来。此后,学
4、生再根据表格复述文章的内容,找出裁缝和顾客的不同点。如有学生认为:“顾客的要求很多,从做棉袄到改成夹袄,到改成短袖衬衫,到接上袖子。但是其实裁缝还没有开始缝制衣服。”教师再让学生从表面深入下去,挖掘裁缝和顾客性格上的特点。“裁缝是慢性子,而顾客是急性子。”学生还可以分析一下,有哪些具体的细节描写,能证明裁缝和顾客的性格差异。如:”顾客蹭的一下子跳起来”,这里用动作描写展现顾客的性子很急。又如:“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这里用语言描写展现他是慢性子。运用异质比对的方法,可以将一篇长课文中看似零散、孤立的信息整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对比探究,挖掘其中隐藏的意义。这能引导他们深度探
5、究。(三)内外拓展,开阔学科视界同质组材和异质比对都以课本本身的内容为主,重新优化组合。内外拓展则是指将课内外、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拓展视野,从而提升其阅读水平。教师可以提供作品背景信息、作者生平、同主题作品等,组织学生阅读。解读草原的时候,如果选择内部扩展,可以给学生介绍牧场之国等其他写景类的作品。学生找出两篇文章中同样展现草原的部分,对比分析,总结归纳描写景物的具体方法。如有学生总结认为可以选择合适的比喻、拟人手法,体现自然风光。草原中有“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将草原比喻成“毯子”,将羊群比喻成“白色的大花工牧场之国则用了“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老牛好似牛
6、群的家长”等词句。外部拓展则要注意和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结合历史学科,学生可以阅读展现当时历史风貌的作品,看看汉族和蒙古族如何友好交流。结合美术、音乐等艺术类学科,可以展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草原盛境。此外,学生还可以上网搜索作者老舍的资料,阅读四世同堂片段,对比分析老舍的创作风格。内外拓展建立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起到了多元整合的效果。学生可以围绕拓展资料进行意义关联和知识建构。二、观照整体,探寻学习路径(一)指向文体特点,循序渐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必须体现出结构化的特点。教师可以将相同文体的作品整合在一起,让他们对比分析,总结文体的特点。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掌握该文体,控制好
7、阅读的学习路径20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都是神话故事。教师可以结合神话故事性强、充满想象力的特点,设计创造性复述活动。首先,安排猜读活动,让学生阅读作品的开端,猜一下后续发展情况。如在读到“老牛说话”的时候,学生可以猜一下老牛说的是什么。其次,设计情节梳理活动,学生找出和情节发展有关的重要节点,写出故事大纲,整理内容。如:“老牛和牛郎和谐相处”“牛郎被哥哥、嫂嫂赶走”“老牛帮助牛郎找到妻子”“两人幸福生活”“王母娘娘找到了他们”最后,学生融入想象力,填补大纲中的空白处,用个性化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如复述“老牛帮助牛郎找到妻子”的时候,学生讲述了老牛给牛郎出主意,牛郎犹豫不决,不知道是否该听老牛的话。
8、通过创造性复述,学生加入了不少想象的内容,他们能更好地体会神话富有情节性、想象力的特点。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部编版课本常常将相同文体的作品放在一起。教师要关注单元自主学习的整体性,安排符合文体特点的学习活动。(二)基于单元视域,融合共进部编版教材为双线组元结构,各个单元包含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教授长文的时候可以参考单元的学习要素,将它们融合起来,起到螺旋提升的效果。草船借箭景阳冈红楼春趣的单元要素是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各篇文章都有侧重点。草船借箭介绍了人物、地点、情节等小说的要素,让学生学会提取关键信息,理清情节发展。景阳冈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分析难解字词的意思。如根据前后文可以得知“店家
9、无奈,只好又给武松筛酒”的“筛”是倒酒、斟酒的意思。红楼春趣则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上面几篇文章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说说自己是否读懂文章。本单元的“阅读链接”则展现了名著的原文,让学生能揣摩原著的语言特点。最后,他们可以参与到口语交际活动中,说说对名著阅读的整体感受,和同伴分享阅读体会。如有学生认为:“在草船借箭中,我学到了根据人物所在的阵营分析其行为的合理性。我在阅读红楼春趣的时候也运用了这样的方法,分析不同性格的人在放风筝时是什么样子的J这样就体现了单元内容的关联性、融合性。单元中各个课文,包括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部分都是相互配合的,形成一个整体。所以教授长课文时也要基于单元视域,将各个部分整合起
10、来。(三)关注要素任务,拾级推进单元自主学习要结合语文要素展开,学生可以从朗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表达方式等角度入手,逐步深入下去,关注语文要素,完成各种与之有关的学习任务。小英雄雨来的语文要素是:“把握长文的主要内容,按一定顺序将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学习设计要围绕其展开。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划出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试着用一两句话概括每段的内容。此后学生给课文每一部分写出小标题,说出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再回答一下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把握了文章主要内容。此后再组织其参与读写结合的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一件事情,列出每一段的小标题。再结合各个小标题,丰富其内
11、容,展现不同的人物形象。学生要互动讨论,说说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更好,还是选择插叙、倒叙等不同的叙述方法。他们还要探讨如何调整详略,看看彼此的设定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一组任务,学生先读,后思,再写,完成了本课的语文要素,能力也逐步提升。这样的任务编排体现了由浅到深、拾级推进的特点。学习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情况,给他们指明了学习的路径。三、主题活动,形成学习体系(一)交际实践,加强语言表达结构化理论不仅关注教师的课堂设计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还要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温故知新,形成学习体系。交际实践类活动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
12、力,促进其学习经验的结构化。阅读少年闰土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如何展现人物形象。教师组织了“我和好友”主题活动。学生和朋友一起参与社会实践,并运用细节描写详细介绍活动的过程,重点展现人物形象。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从“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猿尽力地刺去”等词句中学到了动作描写。从“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中学到了外貌描写。在交际实践中,他们要灵活运用细节描写展现自己的同伴O如有学生写了同伴指导自己骑自行车的过程:“他的手轻柔地托在我的腰间,没有用太大的力气,却让我特别踏实。他在我身后轻轻一推,我便歪歪斜斜地将自行车骑了出去。”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言
13、意兼得,不仅了解要如何说,还理解为何这样说。口语交际是一个多维度感受语言的过程。学生能体会长文的内容和形式,还能形成结构化经验认知。(二)建构实践,发展思维能力建构实践指的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知识的自主建构。他们要深入了解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还要掌握什么新知识,并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这能让他们回顾知识、总结策略,发展思维能力。在阅读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等童话故事的时候,学生学会了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结果,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课后拓展实践中,他们要自主阅读海的女儿,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关注主要人物的特点,分析人物和事件的关系。如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学生发
14、现小美人鱼有着牺牲的精神。他们再结合文章情节,就会发现,这种精神和最后的献身情节相符。如果小美人鱼选择杀死王子,则不符合人物性格的设定。在拓展阅读中,学生认识到分析人物形象和探究事情发展一样,都是阅读童话长文时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他们还可以通过讲述童话的方式,将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试着在叙述情节的同时,展现丰满的人物形象,让故事更具有合理性。在拓展阅读中,学生举一反三,将新知识融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形成了结构性映射,实现了经验的重组,理性思考的能力也随之提升。(三)创作实践,深化审美素养创作实践体现了阅读和写作的巧妙结合。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审美素养,明确该如何使用修辞手法,怎样斟
15、酌词句。在写作中,他们要灵活运用,用文字展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体现审美素养。如在阅读猴王出世时,教师让学生先从自然美、人物美这两个角度入手,找出美的词句。如“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自然风光。“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用排比的方式展现猴子的形象,体现其生活状态。这些都是美的词句。在自主创作中,学生也要关注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并在细节描写中融入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西游剧本编写”活动中,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其他篇章,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自编话剧。他们要思考如何在旁白、台词中呈现人物形象。如在旁白中展现“火焰山”场景:“只见火苗冲天,如同一个顶天的巨人一般,想将身边的一切烤熟。”又如在展现孙悟空形象时,学生用了语言细节描写:“老牛,你看在老孙和你是好朋友的份上,你就将扇子借给我吧。你若是借了,我们还能继续当朋友。如果不借,哼哼,休怪我翻脸无情。”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也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在阅读中学生感受美,在写作中他们表达美。将两者结合,体现了结构化教学的特点,产生读写呼应的效果。教师要用结构化的视角去审视长课文教学,这样更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让他们在统整、联结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就能主动探索知识,展开深度学习,从而提升阅读长文的水平,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发展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