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资治通鉴-秦拔魏邢丘》(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11721 上传时间:2024-03-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训练:《资治通鉴-秦拔魏邢丘》(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资治通鉴-秦拔魏邢丘》(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资治通鉴-秦拔魏邢丘》(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训练:《资治通鉴-秦拔魏邢丘》(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训练:《资治通鉴-秦拔魏邢丘》(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训练:资治通鉴秦拔魏邢丘(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秦接魏邢丘。范雎日单.亲,用事,因承间说王日:“臣居山东时,闻齐之有孟尝君,不闻有王;闻秦有太后、穰侯,不闻有王。夫擅国之谓王,能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谓王。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为此四贵者下,乃所谓无王也。穰侯使者操王之重决制于诸侯剖符于天下征敌伐国,莫敢不听;战胜攻取则利归于陶,战败则结怨于百姓而祸归于科移。臣又闻之,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牟其主。淖齿管齐,射王股,擢王筋,悬之于庙梁,宿昔而死

2、。李兑管赵,囚主父于沙丘,百日而饿死。今臣观四贵之用事,此亦淖齿、李兑之类也。夫三代之所以亡国者,君专授政于臣,纵酒弋猎。其所授者妒贤疾能,御下蔽上以成其私,不为主计,而主不觉悟,故失其国,今自有秩以上至诸大吏,下及王左右,无非相国之人者。见王独立于朝,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王以为然。于是废太后,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于关外,以范雎为丞相,封为应侯。(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五)材料二: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无为。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上有所长,事乃不方。矜而好能,下之所欺;辩惠好生,下因其材。上下易用,国故不治。用一之道,以名为首,名正

3、物定,名倚物徒。故圣人执一以静,使名自命,令事自定。不见其采,下故素正。因而任之,使自事之:因而予之,彼将自举之;正与处之,使皆自定之。上以名举之,不知其名,复修其形。形名参同,用其所生。二者诚信,下乃贡情。(节选自韩非子扬权第八)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穰侯使者A操王之B重C决制D于诸侯E剖符F于天下G征敌伐国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拔,指夺取军事上的据点,与过秦论“南取汉中,西举巴蜀”的“取”“举”词义不同。B.益,更加,与苏武传“

4、单于益骄”的“益”的词义不同。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谷神,稷为土神,“社稷”也常常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D.卑,使卑微,与屈原列传“复释去张仪”的“去”的用法不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雎运用果实太多会压折树的枝干,枝干折断会损伤树根的现象说明封地过于强大对国家的隐患,从而说服秦王。B.范雎先用历史故事晓以利害,再分析太后、穰侯等人擅权的现状,最后表达对秦国未来局势的担忧。C.韩非子强调客观事物名称的重要性。因为名称正确事物的性质就明确了,反之名称有偏差事物就捉摸不定。D.韩非子认为事物都有各自的用处,运用公鸡报晓、猫捉老鼠来说明国家政

5、事的处理也应如此。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4分)译文:(2)矜而好能,下之所欺;辩惠好生,下因其材。(4分)译文:14 .韩非子和范雎分别使用哪些论证方法揭示了君主怎样的为政之道?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答案解析】10. CEG穰侯使者操王之重C决制于诸侯E剖符于天下G征敌伐国【解析】句意:穰侯魏冉派使者控制大王的外交重权,决断各国事务,出使遍天下,征讨敌国。11.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一词多义及常见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A.错误。“拔”“取”“举”都有攻取、夺取之意,词义相同。B.正确。“日益”

6、意为“一天比一天更加”,“益”在文中意为“更加”,“单于益骄”的“益”意为“渐渐,逐渐二词义不同。C.错误。社为土神,稷为谷神。D.错误。卑,使卑微,使动用法;去,使离开,使动用法。二者用法相同。12. B【解析】范雎先分析太后、穰侯等人擅权的现状,再借用历史故事晓以利害,最后表达对秦国未来局势的担忧。B项概括文本内容先后位置颠倒。13. (1)现在太后擅自专行,不顾念大王;穰侯出使外国,也不报告大王;华阳君、泾阳君处事专断,无所忌讳。(“不顾”,不顾念大王;“报”,报告;“击断”,处事专断、决断;得分点各1分,句意1分)(2)君主自夸自大而喜欢炫耀、卖弄本领,就会被臣下欺骗;君主喜欢卖弄口才

7、和智慧,臣下就会利用这种特性行骗。(“矜二自夸自大;“因”,凭借、利用;“材”,资质、特性、特点;得分点各1分,句意1分)14. 韩非子:比喻论证。运用公鸡掌夜报晓,猫捕捉老鼠的事例比喻说明国家政事的处理方式。君主应让臣下各司其职,君主可以无为而治。范雎:假设论证,举例论证,类比论证。君主应远离奸臣权贵,杜绝权臣乱政局面的出现。(一点2分,其中指出论证方法1分,说明君主为政之道1分;两点3分)【解析】根据材料一范雎先分析太后、穰侯等人擅权的现状,偎侯使者操王之重战胜攻取则利归于陶,战败则结怨于百姓而祸归于社稷。”假设穰侯战胜或者战败的不同结果说明臣子权力大的危害。“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

8、心”利用自然界果实太多会压折树的枝干,枝干折断会损伤树根,类比说明封地过于强大会威胁到国家,夫三代之所以亡国者,君专授政于臣,纵酒弋猎。”再借用历史故事晓以利害,举出夏、商、周三代最后亡国的例子说明原因,都是因为君王把专权转授给臣下,自己纵酒行猎;被授权者嫉贤妒能,欺下瞒上,成就他们的私欲。他们不为主子考虑,而君主也不觉察醒悟,所以失去了国家。可知,国家因为任用奸佞,导致了国家危亡,所以君主治理国家,应该远离奸臣权贵,杜绝权臣扰乱政局的现象发生。根据材料二“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运用公鸡掌夜报晓,猫捕捉老鼠比喻说明国家政事的处理也应如此,“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

9、上无为”“因而任之,使自事之正与处之,使皆自定之”,这两句的意思分别是事物都有它适宜的用处,才能都有它施展的地方,各自处在适当的位置上,所以君主可以无为而治;依据其本色而任用他们,使他们自行办理政事。【参考译文】材料一:秦国攻克魏国邢丘。范雎一天天更加被秦王亲信,使他掌权,范雎便趁机劝说秦王道:“我在靖山之东居住时,只听说齐国有孟尝君,不知道有齐王;只听说秦国有王太后、穰侯魏冉,不知道有秦王。所谓独掌国权称作王,决定国家利害称作王,控制生杀大权称作王。现在太后擅自专行,不顾念大王;穰侯出使外国,也不报告大王;华阳君、泾阳君处事专断,无所忌讳;高陵君自由进退,也不请示大王,有这四种权贵而国家想不

10、危亡,是不可能的。在这四种权贵的威势之下,可以说秦国并没有王。穰侯魏冉派使者控制大王的外交重权,决断各国事务,出使遍天下,征讨敌国,无人敢不听从。如果战胜了,他就把所获利益全部收归自己的封地陶邑;如果战败了,他就把百姓的怨愤推到国家身上。我还听说过,果实太多会压折树的枝干,枝干折断会损伤树根,封地过于强大会威胁到国家,大臣过于尊显会使君主卑微。当年淖齿管理齐国,用箭射齐王的大腿,抽去齐王的筋,把他吊在房梁上,过了一夜才折磨死。李兑统治赵国,把赵主父关在沙丘宫里,一百天后活活饿死。如今我看秦国四种权贵的所作所为,也正像淖齿、李兑一类。夏、商、周三代最后亡国的原因,都是君王把专权转授给臣下,自己纵

11、酒行猎;被授权者嫉贤妒能,欺下瞒上,成就他们的私欲。他们不为主子考虑,而君主也不觉察醒悟,所以失去了国家。现在秦国自有秩小官直至各个大官,再到大王您的左右随从,无一不是丞相魏冉的人。我看到大王您孤零零地在朝廷上,私下里真为您万分担忧。恐怕您去世后,拥有秦国的将不是大王您的子孙了!”秦王听后深以为然,于是毅然废黜太后的专权,把穰侯魏冉、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驱逐到关外去,任用范雎为丞相,封为应侯。材料二:事物都有它适宜的用处,才能都有它施展的地方,各自处在适当的位置上,所以君主可以无为而治。让鸡来负责报晓,让猫来负责捉鼠,像这样都使用他们的才能,君主就可以无所事事了。君主如果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

12、就会在处理国家大事方面不当。君主自夸自大而喜欢炫耀、卖弄本领,就会被臣下欺骗;君主喜欢卖弄口才和智慧,臣下就会利用这种特性行骗。君主和臣下的地位和作用颠倒了,国家就不能太平安定。以道的原则治理国家,要把确定客观事物的名称摆在首位。名称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事物的性质就明确了;名称有偏差,事物就捉摸不定。所以圣明的人把握道而虚静以待,名称要让它所反映的内容自己确定,让事物依自己的性质去确定。君主不表现出自己的才能,臣下就会显现出自己真正的本色。依据其本色而任用他们,使他们自行办理政事;依据他们的本色而分派事情,他们将自动地去承担办理政事;正确地运用这种原则来安排臣下,使臣下都能自行地完成任务。君主以臣下的主张来任用他,不知他的主张是否恰当,那就再考察臣下的行动。言行既经综合审定,然后酌情给予赏罚。赏罚确实可信,臣下就会献上其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古代文学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