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导读《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名著导读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古典文学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国学普及著作经典常谈等。创作背景我国旧式教育,完全是读经的训练,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项目。从幼童时期就开始这样的训练,学生食而不化,既影响了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接受,也影响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继承。新式教育的兴起,扭转了这一局面,同时也规定了初、高中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培养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等要求。但当时,我国的经典,大部分还未经过现代意义上的整理,一般人往往敬而远之。同时,给这类经典分段、标
2、点、注释,用白话文翻译等工作都还没有深入、具体地做。1937年10月,教育家杨振声建议朱自清写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课文,这成为他写作经典常谈的直接缘起。而他在写作过程中遵循的标准也是完成一部一般的读物而非考据的著作。他希望读者能把这部书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内容概括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十三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作者以经典为主,以书为主,不囿于陈腐的旧学框架,尽量采择近人新说,以亲切自然、切实浅明的语言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
3、中的这些经典作品。十三篇包括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与文第十三。全书六个部分01经书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02史书战国策史记汉书03诸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04辞赋楚辞(主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远游招魂)和汉赋05诗主要有乐府诗集,古诗十九首,三曹诗,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陈子昂、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李商隐、杜牧、苏轼、黄庭坚、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诸家诗作06文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左传史记和汉书,昭明太子编的文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唐宋佛典、语录、传奇
4、和话本,明清章回小说本书所说的经典,范围较广,不限于传统的十三经四书五经等经部书,而是包含经、史、子、集四部在内所有可称经典的著作。作者把书名定为常谈,表示老生常谈的意思。但书中随处可见那一时代学者共有的严谨的治学方法,并不时闪现真知灼见。作者的文化观、历史观,不拘守一家之说,新旧兼容,通达平和,堪称楷式。艺术特色1.在你上,这是一部用散文手法谈学术的佳作。理论书、学术书一般不大讲究文字的艺术性,有的甚至晦涩难懂。本书文字讲究,体现了简练平实、自然流畅的散文风格。其散文手法,除了平易亲切的叙述笔调,生动活泼的“儿化词”的运用外,特别在意每一篇开头的经营,让每一篇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凤头”:或从
5、传说入手,或从风俗入手,或从时代背景说起,或从人物故事说起。这种由事入理的写法,极大地增强了学术文章的文学.性和可读性。Crrrrrrrrrrrrcrrrrrrrrcccoc2.在1容上,本书具有点面结合、点线结合的特色。全书十三篇,从“小学”开篇,然后依次介绍传统的经、史、子、集。十三篇可分两大板块:前九篇谈“小学”和经史,以经典为主,力求点面结合;后四篇论子部和集部,以文体为中心,又做到点线结合。前九篇的“点面结合”,有多种表现:有的是一部书一门学问,如说文解字与文字学;有的是一部书一种生活风俗,如三礼rrrrcrrrrrrrrrrrrrrrrrrccee与“生活的艺术“;有的是一部书一段
6、历史,如战国策与战国策士;等等。后四篇的“点线结合”,基本上是一种文体一部历史:“诸子”是一部子学史,“辞赋”是一部从楚辞到汉赋的辞赋史,“诗”是一部从乐府、古诗到唐宋诗的诗歌史,“文”则几乎是一部从卦爻辞到白话文的散文通史。因此,本书虽非“国学概论”,但读者可以从中获得系统的国学常识。rrrrCrrrrrrrrrcrrrrrrrrccc3.在表述上,全书导入生动,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经典常谈的每一篇,基本上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aI场白。如周易第二:“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八卦是圣物,放在门头上,放在帽饰里,是可以辟邪的。”这是从当时人们习以为常的习俗或风俗入手的。这些现象或许人们每天都经历着,但不一定清楚它们产生的来源、变化和出现的理论依据,看了作者的介绍,自然能够引起读者去了解一下经典的兴趣。.:叙述脉络清楚,如对尚书的介绍:作者首先从“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说到尚书主要内容及其形式,以及尚书的成书过程及书名的含义;着重介绍尚书流传过程中的种种遭遇,特别是“今文”和“古文”之争;最后又介绍了作者所见的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出今文尚书也有真伪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