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微喷灌增产增效生产技术.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01406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小麦微喷灌增产增效生产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冬小麦微喷灌增产增效生产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冬小麦微喷灌增产增效生产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冬小麦微喷灌增产增效生产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冬小麦微喷灌增产增效生产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冬小麦微喷灌增产增效生产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冬小麦微喷灌增产增效生产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冬小麦微喷灌增产增效生产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冬小麦微喷灌增产增效生产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小麦微喷灌增产增效生产技术.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冬小麦微喷灌增产增效生产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2023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小麦单产提升三年行动,提出要因地制宜推广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巩固提升水浇地小麦产量。黄淮海麦区水资源匮乏,农户在大田生产中的肥水管理多数仍采取大水漫灌和水肥分离,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影响肥效发挥,还导致水肥供给与冬小麦的需求不能合理匹配,制约水肥利用效率和单产的提高。冬小麦微喷灌增产增效生产技术,是在充分研究小麦生长季水肥需求规律和高产高效生理生化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微喷带等微喷灌设施实施精准灌溉,依据冬小麦需肥规律和水肥耦合关系,在关键生育时期随水追肥。该技术将灌溉与施肥融合为一体实施,基本实现冬小麦水肥

2、供需合理匹配,与现行灌溉和施肥技术相比,单产提升20%以上,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提高15%以上。(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该技术先后在山东、河北、河南、安徽依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种植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展示。2018年和2019年连续入选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在山东全省推广;2020和2022年作为“冬小麦-夏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和“小麦-玉米周年水肥精准调控技术”的核心技术,入选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陕西省粮油生产主推技术,加速了该技术在黄淮海地区的大面积应用。2023年初,全国农技中心印发黄淮海小麦玉米“吨半粮”高产稳产技术集成示范方案,将该技术作为小麦高产稳产核心技术,联合山东、河南

3、、河北、安徽、江苏、陕西、山西等省农技推广体系,开展大面积推广应用;据山东、河北、河南、安徽、陕西、山西等省农技推广部门统计,2023年当年该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已超过IOoO万亩,节水节肥增产显著,为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单产提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三)提质增效情况多年多点生产实践证明,该技术可有效节约水肥,简化人工操作,减少灌溉用水量35%-60%、化肥投入15%-20%、人工投入70%以上,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5.9%和20.1%,平均每亩增产46.6kg以上,增收100元以上。2019年以来,连续多年多点实测亩产超过800kg(2019年山东岳洋合作社亩产828kg、2020年山东朱台

4、北高东亩产856kg、2021年山东马庄老官庄亩产826kg、2022年陕西华阴农场亩产848kg、2023年山东德州平原县亩产817kg)。此外,该技术可有效降低冬小麦生育中后期“干热风”的发生风险,防灾减灾效果明显。(四)技术获奖情况无。二、技术要点(一)核心技术依托微喷灌水肥一体化设备,在冬小麦群体建成和穗数、穗粒数、粒重形成的关键阶段,依据冬小麦高产高效耗水需肥规律及施足基肥、精量补灌、氮肥后移、因苗应变的肥水运筹要点,于冬前分募期、起身拔节期、抽穗扬花期、籽粒灌浆期进行水肥一体化作业,将额定用量的氮肥(或氮肥+钾肥)随灌溉水施入冬小麦根部。1.微喷灌设施的选择与安装(1)微喷带选型及

5、田间布局微喷带应符合NY/T1361的要求。微喷带流量以80L/(mh)-120L/(mh)为宜,工作压力以0.08-0.12MPa为宜。推荐选用小麦专用微喷带,最小喷射角70左右,最大喷射角85左右。当微喷带管径为51mm、喷孔孔径为0.7-1.2mm时,铺设间距L5T.8m,铺设长度W80mo当管径为40mm、喷孔孔径为0.4mm时,铺设间距1.8-2.0m,铺设长度100mo(2)微喷头选型及田间布局微喷头应符合SL/T67.3的要求。微喷头流量不大于250Lh,工作压力以0.15MPa-0.25MPa为宜。由微喷头参与组成的微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固定和半固定式微喷灌系

6、统的微喷头在田间成行布置,行内喷头间距为喷头喷洒半径的0.8-1.2倍;行间距为喷头喷洒半径的1-1.5倍。微喷头安装的高度应超过作物最大株高0.5m左右。(3)微喷灌系统的工程安装微喷灌系统的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应按照GB/T50485规范实施。2.水肥一体化施肥装置的选择与安装。施肥装置应具有溶肥和注肥功能,可安装于微喷灌系统首部与干管相连组成水肥一体化系统,亦可安装于下游,与支管或毛管相连组成水肥一体化系统,以便对土壤肥力和干旱程度存在明显空间差异的地块实施区域和精准的水肥管理。3.精量补充灌溉。冬小麦一生中一般需要在播种期补灌保苗水,冬前分集期补灌促壮水,起身拔节至孕穗期补灌稳产水,完花

7、至灌浆中期补灌增产水。各关键生育时期是否需要补灌以及所需补灌水量,可从以下三种方法中选择一种确定。(1)少量多次定额补灌法播种期和冬前分荣期,0-20CnI土层土壤相对含水率低于60%时,每亩灌水30-40方。起身拔节期和孕穗期每次每亩灌水20方左右;完花期和灌浆中期,每次每亩灌水10-20方。(2)测埔补灌法播种期,0-20CnI土层土壤相对含水率低于60%时,播种后需及时微喷补灌。灌水量用公式(1)I=2X(FC-m)计算。式中:I为灌水量(mm);Y为0-20CnI土层土壤容重(g/cm3);FC为0-20CnI土层土壤田间持水率(mm,%);OnI为0-20cm层土壤重量含水率(mm,

8、%)o冬前期(日平均气温下降至3。C左右、表层土壤夜冻昼消时),0-20CIn土层土壤相对含水率低于6水时,需及时补灌,用公式计算灌水量。拔节初期0-2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率低于50%,或拔节后IOd,0-2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率低于70%时,需及时补灌,用公式计算灌水量。完花期,0-20CnI土层土壤相对含水率低于50%,需及时补灌,用公式计算灌水量。(3)智能决策按需补灌法利用冬小麦按需补灌决策支持系统(http:WW4.水肥一体管理(1)底追结合一般高产田(亩产600kg左右),磷肥全部底施,氮肥和钾肥50%底施,50%随水追施。超高产田(亩产700kg及以上),磷肥全部底施,氮肥和

9、钾肥40%底施,之后于起身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中期随水追施各15%o(2)随水追肥使用与微喷灌系统相配套的溶肥和注肥设备,如固态肥连续溶注一体机等,在补灌水的同时,将肥料快速溶解,并将肥液注入输水管,使其随灌溉水均匀施入田间。具体步骤如下:根据田块大小计算所需的肥料用量;将尿素、氯化钾等肥料分次或一次性溶解制成肥液;待三分之一的灌水量喷入田间后再行注肥,注肥时间约占总灌水时间的三分之一,注肥流量根据肥液总量和注肥时间确定。注肥完毕后,继续喷水直至达到预定灌水量。某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充足不需要灌水但需要追肥时,应在该时期每亩增灌6-7方,以随水追肥。(二)配套技术1 .优选良种。根据当地气

10、候和土壤肥力条件,因地因时制宜,选择通过国家或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2 .秸秆还田。前茬秸秆粉碎还田。秸秆量过大的地块,提倡将秸秆综合利用,部分回收与适量还田相结合。3 .高质量耕播(1)耕松耙压配合。小麦播种前适墙进行土壤耕作,耕、松、耙、压配合作业,以构建合理的耕层。秸秆量较大或还田质量较差的麦田需耕翻。(2)机械精量条播。推荐使用具有深施肥和宽幅条播功能的小麦播种机播种。小麦联合精密耕播机一次进地可完成少耕(旋耕+深松25Cn1)+分层施肥(底肥按1:2:1的比例施入8、16和24cm土层)+宽幅精量播种+表土压糖(播前镇压+播后镇压/糖)等机械作业,显著简化耕播

11、程序,提升耕播质量。(3)适期适量播种。春前积温(自冬小麦播种至次年雨水或惊蛰左右OoC以上的积温;计算春前积温一般以雨水至惊蛰期间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在0。C以上的初始日为终止日)为500-600。C时,冬小麦基本苗以15-20万/亩为宜,播种量约为每亩9-12kg;春前积温为400-500。C时,冬小麦基本苗以20-25万/亩为宜,播种量约为每亩12T8kgo4 .镇压稳壮。因苗因地因墙开展镇压,冬前镇压坚持“压干不压湿、压软不压硬”,作业时间宜选择10:00至17:00时进行;早春麦田表层0-5cm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于晴天午后机械镇压。5 .防灾减损(1)主要病虫草害统防统治

12、播种前,用具有杀虫和杀菌作用的高效低毒的小麦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应于耕地前均匀撒施农药。冬前分菜期或返青期,温度适宜(一般日平均气温I(TC左右)时防除麦田杂草。起身至拔节期,防治小麦纹枯病、条锈病、白粉病等病害,兼治红蜘蛛和螃虫等虫害。抽穗至灌浆期,实施“一喷三防二(2)控旺防倒。对旺长麦田或株高偏高的品种应于起身期实施化控,或者于返青至起身期镇压2-3次,控旺转壮。(3)抵御干热风危害。冬小麦灌浆中后期,在预报高温当天10:00时,采用微喷灌增湿降温,抵御干热风危害。每亩喷水3.5-6方为宜。6 .适时收获。蜡熟末期至完熟期,采用低损失率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预防“烂场雨”危害。三、适宜区域冬麦区有水浇条件的麦田均适宜。四、注意事项1.为防止灌溉水和肥液中的杂质堵塞微喷灌灌水器的出水孔,需要在微喷灌系统的首部安装过滤器。7 .微喷带在地面铺设时应喷孔朝上,末端须封堵并固定。8 .电动注肥装置输出肥液的压力和流量,应根据其所连接的干管、支管或毛管的水压、流量、灌区面积、计划补灌水量和施肥量确定。五、技术依托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