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云闽两省学习借鉴部分市实施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做法经验的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赴云闽两省学习借鉴部分市实施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做法经验的考察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赴云闽两省学习借鉴部分市实施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做法经验的考察报告新常态下,旅游扶贫已经成为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准扶贫攻坚的重要突破口。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为学习借鉴外地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为我市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以市政协李廷荣副主席为组长的学习考察组于20XX年11月中下旬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福建省厦门市、龙岩市等地学习考察。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经验及成效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福建省厦门市、龙岩市等地是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做得比较好的市(州)。如云南省西双
2、版纳州通过建立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不仅有效地保护了野生植物资源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还带动了西双版纳生态旅游的迅猛发展。目前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420.2平方公里,它的热带季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珍稀动植物种群,以及整个森林生态都是无价之宝,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连片大面积的热带森林,20XX年该自然保护区被批准加入了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成为我国第10个加入该网的自然保护区,深受国内外瞩目。20XX年中国旅游城市总收入排行榜中,西双版纳以旅游总收入228.02亿元位列第99名。再如,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依托世界文化遗产一一福建土楼这一强区富民的“金饭碗”,坚持“保护第一、守住土楼、科学规划、合理
3、开发”的原则,在立足保护前提下推进开发,在合理开发中强化保护,确保福建土楼的有效保护管理与合理永续利用。20XX年,永定区共接待游客476.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6亿元,分别增长10.1%和12.9%。20XX年7月,福建土楼永定景区荣获“全国十佳文化生态景区”称号。其做法和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科学规划,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多年来,福建省用心擦亮土楼这块“金招牌”,做大做强土楼文章,全力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这份延续数百年的世界活态文化遗产。为推进土楼遗产地开发与保护工作,福建省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用法律和规划为保护、传承保驾护航。该省先后有针对性的出台了“福建土楼”文化遗产保护管
4、理办法、“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福建土楼保护规划,成为全国少有的在省级层面针对世界遗产地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的省份。永定区在省级相关法律法规框架下,组织编制了福建(永定)土楼保护规划,编制了福建省永定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XX年),牵头制定了福建土楼旅游服务系列标准等。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科学规划为客家土楼文化保护、传承保驾护航,保障了“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管理与合理永续利用。(二)构建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系统,保持生态平衡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按照可持续发展总目标的要求,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来策划,构建自然保护区开发与
5、环境保护一体化的旅游环境保护系统,系统的构建包括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开发体系、环境教育体系、环境评价体系、环境防治体系等的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环境监测调控,保持生态平衡,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保持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的良性循环。(三)积极探索生态旅游资源管理中社区参与激励机制生态旅游的基本目标是同时达到保护生态与促进当地社区发展的目的,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的一个实质性要素,必须设置一种内 在的经济激励机制,调动社区参与的积极性,把社区居民的责(任)、权(力)、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公众自觉参与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保护。如龙岩市永定区制定了门票收入分配办法,门票收益分配中景区村民约占
6、8%,村级协管费约占2%,乡镇管理费约占2%,土楼保护管理基金约占17%,其余门票收益用于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和旅游经营管理支出,提高了景区居民群众保护“世遗土楼的积极性。再如福建厦门岛东海岸区(黄厝村)探索出一条生态旅游经营管理新机制一一生态旅游股份合作制经营。这种股份合作制既保持了股份制筹措资金、按股分配和经营管理的内核,又吸收了股东参加劳动、按劳分配和提取公共积累等合作制基本内容,是一种集股份制与合作制优点于一体的新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二、当前我市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主要存在的问题 借鉴云南省、福建省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做法和经验,我们认为,我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种类众多,
7、而且独具特色。近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生态旅游开发力度,深入实施旅游业赶超跨越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新路子。目前,打造了XX唯一的世界地质公园乐业世界地质公园,打造了澄碧湖景区、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景区、右江区大王岭原始森林景区、XX通灵大峡谷景区、古龙山峡谷景区、XX茶山金字塔景区、德保吉星地下长廊景区、红叶森林公园景区、田阳聚之乐农业休闲园、XX通天河景区等10个国家4A级自然生态旅游景区;打造了乐业火卖生态村、右江区平仔民族新村、,赖浩村、田阳那生屯、那满“醉美乡村”、德保曼贝侬景区等一批乡村生态旅游区。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得到了较快发展,又解决景区周边群众就业岗位,带动了沿线村屯交通基
8、础设施、种养植业和饮食业的发展。旅游扶贫工作正逐步朝立体化发展的新路子迈进。但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不够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甚至出现破坏生态资源和环境的现象:一是人为的山地开垦造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部分景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二是景区周边居民所排放的生活废水,以及周边工厂所排放的“三废”,都不同程度地对生态旅游环境造成破坏。三是乡村生态旅游景区特别是旺季游客量增多的时候,塑料袋、矿泉水瓶、果壳等随处可见,造成环境污染。三、几点意见和建议我市是典型的旅游资源富集区,更是原生态旅游的最佳理想地。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务院批复的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带来的发展机遇,深刻理解“靠山吃山
9、、靠水吃水”的真谛,扬长避短,把生态旅游开发与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全市人民脱贫致富目标。在生态旅游开发的具体推进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注意避免盲目和延续旧的旅游开发模式手段。我们可以借鉴云南西双版纳、福建厦门、龙岩等地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中积累的好经验,发挥后发展地区优势,抢占国际、国内旅游份额,努力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一)加强科研、合理规划、有序开发一是加强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旅游承载力等的研究,把握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合理度。二是在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评价的基础上,确定生态资源的特色、保护范围和市场定位,按合理布局、重点开
10、发的原则做出科学规划;三是保证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景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地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破坏自然的开发行动。(二)不断完善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生态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制度的建设,规范生态旅游开发行为。各旅游重点地区和当前旅游开发中问题突出的地区,应由地方政府牵头,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规、制度、办法,在条件好的地方先行突破,然后由下而上,逐步规范。把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积极探寻旅游业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进。(三)加强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监督和监测加强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坚决制止新的生态环境破坏。要加大现有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