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视角下的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探讨.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96782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视角下的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审计视角下的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审计视角下的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审计视角下的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审计视角下的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审计视角下的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视角下的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探讨.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审计视角下的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探讨自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实施以来,相关各方依法招标投标意识不断增强,招标投标活动不断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逐步提高。但是,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市场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引起关注。笔者结合实际情况,从审计视角对完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工作谈一些看法。存在的问题(一)作弊手段不易察觉,投标人串通投标时有发生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大对串通投标行为的打击力度,但仍有部分供应商存在投机心理,费尽心思通过串通投标方式谋取中标,获取利益。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了六种情形,即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编

2、制、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投标事宜、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载明的项目管理成员或者联系人员为同一人、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异常一致或者投标报价呈规律性差异、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互混装、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从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的账户转出,视为投标人串通投标,其投标无效。针对这六种情形,部分供应商采取应对措施,在投标资料上下足功夫,掩盖串通投标行为,导致专业的评审专家在审核单个采购项目投标资料时很难发现串通投标行为。然而,部分串通投标的供应商忽视了项目与项目之间的联系。通过汇总、筛查多个采购项目投标资料的结果可以发现,部分供应商经常共同参与投标活动;再通过进一步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这些供应

3、商的高级管理人员之间存在交叉任职或亲属关系、项目管理人员(联系人员)或联系方式存在混用等情况,即部分供应商之间存在实质上的关联关系。(二)明招暗定,破坏公平的市场环境招标投标是为了实现公平交易,避免暗箱操作,从根本上保护双方利益。但在一些货物服务采购活动中,采购人或招标代理机构与供应商暗中串通,明招暗定,使招标投标流于形式。一种方式是为特定供应商“量身定做”招标文件,如资质、业绩、技术参数等,使其能够在评分中获得高分而中标。另一种方式是采购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开标前将有关信息泄露给内定供应商,内定供应商与生产厂家提前协商,控制该商品销售价格,导致其他供应商在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三)自行采购管

4、理松散,影响采购效果近年来,随着政府集中采购限额标准的不断提升,各单位自行采购权限不断扩大,但由于管理不甚完善,货物或服务采购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一是询价过程不严谨。对于一些零星采购项目,部分采购人采用询价方式进行,但是个别采购人没有实质性询价过程,仅在会议记录中提到询价,参与询价的供应商如何产生不得而知,询价结果多以报价最低为选择标准,最终造成同样的采购项目在不同采购人之间采购价格高低不一,质量参差不齐。二是比选过程不规范。对于一些金额较大的采购项目,部分采购人通过比选方式进行。一方面,由于缺少与采购项目专业性相适应的专业人员,或者负责采购的人员自身不擅长采购业务,对采购政策、采购流程

5、不熟悉或者理解存在偏差,采购人从确定完整、明确的采购需求,到选择商品、商家,再到货比多家,加上特殊需求,造成采购执行困难,延迟采购时间;另一方面,在邀请供应商环节,采购人没有考虑供应商应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随意选取3家供应商,然后发出投标邀请书,并从中选出中标方。此种行为不能排除存在人为因素,且由于邀请的供应商数量较少,竞争的开放度不够,比质比价空间小,较难保证质优价廉。三是代理机构代理行为不规范。为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风险,部分采购人委托代理机构代理招标。采购人将采购项目委托给代理机构后,不再关注招标过程。部分招标投标评审资料显示,个别代理机构选取的评审专家总是相同的几个人,这些评审专家是

6、否每次都是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值得怀疑。此外,还存在代理机构对供应商资格审查不严格等现象。代理机构不能规范代理行为,不能充分履行职责,评审结果很难保证公平公正。(四)分期分批分散采购,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标部分采购人把达到公开招标数额的采购项目分割为数个小项目,使每个项目的预算金额都未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然后分别签订合同。但交易合同显示,交易方为同一供应商。此种行为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标,容易导致造价超标,不仅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而且履约质量难以保障,容易产生廉政风险。(五)履约验收不认真,造成财政资金浪费部分采购人存在“重采购、轻验收”的思想,履约验收把关不严,走过场。由于种种原因,采购人未及时

7、、认真组织人员对供应商履约情况进行验收,或资产使用部门相关人员未参与验收,或参与验收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办理采购验收手续不严格,造成在货物服务未达到参数要求、不符合采购标准的情况下支付了财政资金,损害采购人集体利益和财政公共利益,影响政府采购行业形象,造成财政资金浪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一)监管体系建设不完善,监督职能发挥不充分我国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工作起步较晚,实践经验不足,监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一些监管部门各自为政,问题线索移交不及时,信息不能充分共享,同时也存在相互推诿扯皮现象,监管未形成合力,监督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此外,相关部门自行采购项目信息发布、采购结果公开程度不高,影响了

8、社会监督效能。目前,有些部门对开标活动监督的意识不强,现场监督与年度工作考核流于形式。一是全过程监督不足。有些监管部门限于人员力量不足,现场监督只是象征性走过场,仅关注程序合规性而不关心实质内容,更没有对代理机构及评审专家履职尽责等情况进行监管,导致现场监督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年度工作考核不规范、不科学。由于监管部门片面地把“完成了多少政府采购预算”“比年初政府采购预算节约了多少资金等作为衡量政府采购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偏离了政府采购的最终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某些供应商、采购人以及代理机构等相互勾结产生腐败行为带来可乘之机。招标投标是一项需要动态管理的工作,目前各部门多侧重于对单项招标投标

9、活动进行监督,缺乏对阶段总体情况的归纳总结、系统分析,忽略了“标王”及“陪标专业户”的存在,没有对共同参与多个项目投标的供应商之间是否存在隐秘关系进行审查,这也是串通投标行为频频得手的重要原因。(二)信用体系建立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各个部门和机构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由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存在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各个部门和机构之间“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既有部门利益导致的“不愿”问题,也有体系建设欠缺带来的“不能”问题,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存在一定的阻碍。此外,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建立不完善,作用发挥不充分,违反规定的单位及相关人员失信成本低,没有产生足够的威慑。(三)采购人主体

10、责任意识淡薄政府采购招标中的各个环节具有专业性、复杂性,部分采购人聚焦自己部门的主责主业,而对政府采购招标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招标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健全,权责设立不明确、不合理;流程控制不严,存在漏洞;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监管不严,处理不严格,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二是专业人员配备不足,后期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培训工作不到位,相关采购人员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未能得到提高。采购人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使得相应的招标管理制度实施难度较大,导致在工作中出现较多问题。审计建议完善招标投标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效能。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协作配合,各司其职,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加强

11、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招标代理机构及采购人的监督,重点关注经常性共同参与投标的供应商、“标王”及“陪标专业户”。财政、发展改革等与公安、纪检监察等机关建立有效的协调联动机制,按照规定做好招标投标领域违法违规问题线索移交。公安、纪检监察机关对收到的问题线索认真核查处理,加大对串通投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大招标投标信息发布及结果公开程度,充分发挥媒体和公众的力量,形成合力,全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市场环境。加强政府采购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大惩处力度。加速推进招标投标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衔接标前标中标后各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信用信息在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规范

12、合理应用。对参与围标串标的供应商、不诚信自律经营的政府采购招标代理机构、背离职业道德的评审专家,严格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及时依法公开,并推送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同步通过“信用中国网站依法公示。对违法失信主体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情节严重的依法实施市场禁入措施,使失信者不能失信、不敢失信、不想失信。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严肃追责问责。采购人应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按照“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和追责问责机制,严格监督管理采购活动。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认真执行政府采购及招标投标法律法规,科学编制招标文件,明确采购需求,合理合规选择采购方式;加强对评审

13、环节监管,择优选取符合条件的供应商,规范履约验收行为,确保采购行为规范,保证财政资金充分发挥效益,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投标过程中,除了标书的编写,标书的检查也是一项重要工作,任何小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大部分投标人被废标的原因是由于投标人对招标文件研究不够深入,细节处理失当而导致的废标。那么,如何检查标书,对于投标人来说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事情,不可轻视,本期从完整流程介绍检查投标文件的注意事项,一起学习如何给标书“把关”。投标文件总体检查1、检查项目编号与名称:投标文件整篇项目编号与名称是否正确。实际工作中,经营部门因编标书较多,为了

14、节省时间,很多时候投标书的编制是在原来已编制的投标文件中修改而成,有时因时间紧或者同时编制其他标书,可能会出现投标书项目编号与名称错误。2、检查投标人名称:投标人名称与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银行资信证明等证明证书是否一致。投标时有时因匆忙将投标人名称搞错的不在少数,如少字、错字,还有借别的单位资质的,帮别人编制标书的,就容易搞错投标人名称。3、检查投标文件的排版:文本格式、字体、行数、图片是否模糊或歪斜,这些是否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辑。4、检查投标文件目录:投标文件是否编制目录,目录是否完成,是否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目录,页码是否更新等。5、检查投标文件的完整性:对照投标文件目

15、录进行逐项检查,看是否有缺项。6、检查页码、页眉、页脚:对页码、页眉、页脚进行逐页检查,看是否有重页或缺页,页码的编制起始页是否正确。7、检查投标内容:对照招标文件,看投标内容是否符合规定。8、检查报价:注意报价的货币单位(特别是国际标),投标报价是否大于招标最高控制价,投标报价是否是一个有效报价(招标要求提交备选方案的除外),纸质版、电子版、上传是否为最终版,是否一致。9、检查预算书:预算书装入的内容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范围、数量、规定提交的表格。10、资质文件检查:检查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质量认证证书、安全健康认证证书等顺序及完整性,是否清晰,经营范围是否符合招标项目,注

16、册资金和资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的要求。11、检查总工期:合同的总工期是响应招标文件。12、检查投标有效期:投标文件有效期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13、检查项目经理资格:投标的项目经理资格必须满足法律法规及招标文件的要求。14、检查类似工程施工业绩:提供的类似工程施工业绩必须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15、检查关键节点工期:有些招标项目在招标文件中约定了关键分部分项或单位工程的工期节点,投标文件必须满足招标文件的规定要求。16、检查工程质量、技术标准:质量必须符合招标文件及合同的规定要求,必须符合招标文件”技术标准和要求”的规定。17、检查其投标文件的承诺:投标书的承诺必须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而且真实有效,没有法律法规等其他否决投标的内容。投标文件分项检查1、检查开标文件:按照投标文件格式要求逐页检查是否响应、漏页,特别是投标函细致检查,必须与招标文件的投标函内容一字不差;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