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高效养殖集成技术推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蜂高效养殖集成技术推广.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蜂高效养殖集成技术推广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中蜂养殖是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它不与养殖业争饲料,不与种植业争土地,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促进农业增产需要大力发展养蜂业,蜜蜂被誉为“月下老人”、“带翅膀的媒人”,蜜蜂授粉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其经济价值远大于蜂产品本身价值。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生产要素和资源环境有限,而通过蜜蜂授粉促进农业增产的空间很大。脱贫攻坚要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兴旺是首位。发展养蜂产业,既是贫困山区农户精准扶贫的“助推器”,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孵化器”,更是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加速
2、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是畜牧业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蜂产业处于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型升级,但我省蜂业产业目前存在的养殖规模小、饲养技术瓶颈未能有效突破,蜂种退化、蜂病时有发生,管理水平低、养殖效益差、先进技术贡献率不足,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应用研究严重滞后,成为影响蜂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解决这些影响蜂业产业发展的因素问题,就要以现代蜂业产业技术体系作为支撑,通过现代蜂业产业体系建设,进行技术体系的研究开发、引进、集成、试验示范和推广,构建从研发、集成、应用到蜂业养殖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蜂产业提质增效,才能实现蜂产业“优质、高产、高效
3、”的目标。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改变中蜂饲养方式,集成中蜂养殖技术,拓宽中蜂应用范围,从而提高中蜂饲养效益,增加蜂农收益,助力乡村振兴。本项目技术推广以榆林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为专家大院,利用蜂产业体系内专家各自领域的技术优势,开展现代中蜂品种提纯复壮、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技术的引进、集成、研究开发,形成一套科学、实用、便于推广的技术体系。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技术力量,开展蜜蜂疾病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形成可用于指导全省蜂业产业发展的可实用技术;以西北大学食品学院、汉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为依托,开展蜂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以延安槐蜜之都蜂业有限公司、黄龙县养蜂试验站为依托,开展中蜂养殖集成技
4、术推广;以麟游县林东中蜂养殖合作社、陇县丰田蜂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建立关中地区中蜂养殖示范基地,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以汉中田园蜂业专业合作社、宁陕县梨子园养蜂专业合作社、汉滨区山野老蜂农专业合作社为依托,进行中蜂养殖集成技术推广,探索陕南养殖模式。(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陕西各山区县市进行了广泛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全省现从事中蜂养殖户达3万余户,山区县中蜂养殖实现全覆盖,蜂群养殖总量80余万群,年产中蜂蜂蜜8000吨,直接带动增收5亿元以上。陇县丰田蜂业专业合作社,是蜂产业技术体系挂牌的关中基地,通过基地承载、示范带动、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等多种形式并用,形成了
5、产业合力,保证了带动脱贫效果。丰田蜂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八渡镇、东风镇有600多户贫困户加入了合作社,420户贫困户获取产业分红收益,实现稳定增收。建成蜂蜜精过滤、蜂巢蜜、蜂王浆及花粉加工生产线4条,年加工各类蜂产品1000吨。麟游县把中蜂养殖做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强力推进,全县中蜂养殖达到1041户18677箱,其中贫困户587户3510箱;建成200箱以上标准化中蜂规模养殖场29个,其中:贫困户6个。全县生产蜂蜜302吨,实现产值910万元;建成蜂蜜加工企业1个,年加工能力IoOO吨;建成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3个,注册蜂产品商标5个。麟游县常丰镇佛堂寺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是蜂产体系挂牌的关中基
6、地,带动了全村发展中蜂养殖76户5000余箱,其中新建标准化养蜂场12个,涵盖脱贫户30户2000余箱。今年全村养殖户第一次产蜂蜜达11吨左右,产值66万元,麟游县紫石崖村2022年全村有260多户养殖中蜂,发展中蜂养殖9000箱,发展200箱以上家庭农场9户,500箱以上标准化养殖场1户。2022年全村生产蜂蜜6万斤,实现产值240万元,仅此一项可为全村农民人均增收2643元。黄龙县养蜂试验站是体系岗位专家单位,自2012年开始,这里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将中蜂产业列为重要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发展中蜂养殖户1634户,百箱以上134户,培育蜂业企业1个,养殖中蜂8万箱,生产蜂蜜1200吨,实现产
7、值64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黄龙中蜂蜂蜜”已成为黄龙县的一块金字招牌。除了蜂蜜产品,黄龙县还在积极研制蜂蜜酒,依托特有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不断寻求产品的延伸链,增加其附加值。汉中市截止2022年3月底,全市中蜂养殖规模达223251箱,涉及养殖农户19768户,其中存栏1-29箱的有17686户,占比89.5%;存栏30-99箱的有1570户,占比7.9%;养殖规模达100箱以上的有512户,占比2.6%。宁陕县梨子园养蜂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是体系的岗位专家,现有社员310户,直接带动妇女社员280人,残疾人社员151人,其中通过技术指导与产品回收,带动留守妇女214人。充分发挥产业振兴
8、技术服务体系作用,实施养蜂技术服务全覆盖,每年培训蜂农2000余人次,使蜂农每箱蜂从年产蜜3kg提升至5kg,促进了中蜂产业提质增效和蜂农增收。(三)提质增效情况集成技术推广以来,促进了全省中蜂产业的发展,蜂群数量、蜂蜜产量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全省中蜂养殖80多万群。宝鸡市蜂群存栏29.7万群,占全国3.2%、全省29.7%,其中中蜂24.9万群,占全国&9%、全省49.8%;生产、销售蜂蜜产品L4万吨,实现产值近4亿元。成功举办了“2017全国蜂业大会暨中国(宝鸡)蜂产品博览会”、“2018全国蜂业扶贫工作经验交流会”、2019中国(宝鸡)“5.20世界蜜蜂日”
9、暨“槐花蜜蜂”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宣传推介活动等全国性行业大会,先后被中国养蜂学会、中国蜂产品协会命名为“中华蜜蜂之乡”、“中国洋槐蜜之乡”和“中国优质蜂产品基地”,2020年荣获全国“蜂业脱贫攻坚特殊贡献奖二活框饲养一般年份,群产蜜量约是25-35kg产量提高,效益增加。传统土法饲养,年均群产蜜量5-8kg,质量差,效益低。(四)技术获奖情况无。二、技术要点(核心技术及其配套技术主要内容)(一)中蜂活框饲养技术改革中蜂饲养方法,变传统养殖为活框养殖。而活框饲养法就是改变巢脾固定方式,使其能够在箱内任意移动并且采用人工巢脾,可以随时检查和管理的饲养方式。实行这种新的饲养方法,可以随时了解蜂群的实际
10、情况,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才能用得上,推行活框饲养技术是标准化技术的根本要求。(二)人工育王分蜂技术为了得到大量的优质蜂王,以提供新蜂群和更换老蜂王,就需要采用人工育王技术。人工培育蜂王不但可以及时满足蜂场需要,而且在培育过程中,能够有目的地进行人工提纯复壮,使蜂王的品质不断得到提高。掌握了人工育王技术,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采取单群平分、混合分群,组成新分群。(三)中蜂强群饲养技术优质蜂王:采用优良特性的蜂王是中蜂强群饲养的保证,在中蜂饲养中应选用具有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强大、分蜂性弱、高产、抗病力强(尤其是抗中囊病)等特性的蜂种。采取双王群或继箱饲养:中蜂群势相对较小,单王群难以维持大群,改变中蜂传
11、统单箱单群饲养方式,常年采取双王夹箱(简称双王群)饲养是中蜂强群饲养的基本保证之一。保持群内饲料充足:中蜂对饲料的反应极为敏感,一旦外界蜜粉缺乏,群内又无贮存,蜂王的产卵量锐减,甚至停产。在中蜂强群饲养中,保持群内常年有充足的贮蜜,蜜蜂繁殖期应特别注意补给足量的花粉。蜂脾关系是关键:合理的调整蜂与脾是蜂群管理的关键,早春必须保持蜂多于脾,在大流蜜期短期保持蜂少于脾,当蜜源结束撤出多余的脾保持蜂脾相称。采用新巢脾:采用新巢脾,培育出来的工蜂体大而健壮,还可以有效减少巢虫的危害。应及时造新脾和采用新巢脾,淘汰旧巢脾。(四)病害绿色防控技术中蜂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通过采取保证蜜蜂卵虫蛹的良好发育
12、,避免蜂群过劳和抗病选育蜂王等技术措施增加蜂群的抗病能力;严格的病害防控防疫技术措施,防止蜂群感染传染病;及时发现并扑杀或隔离少量病群,控制病害的传染源。(五)中蜂蜂蜜提质技术“巢箱+浅继箱”的新型中蜂蜂箱优质高效生产中蜂蜂蜜模式,该系列蜂箱既符合中蜂生理特性要求,又能满足优质高效中蜂蜂蜜生产需要,具有高产、高效、便捷、易养的特点,能够实现优质中蜂蜂蜜的生产。巢箱作为繁殖区,继箱作为生产区,提升中蜂蜜质量。(六)设施大棚授粉技术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温室和果树栽培面积迅速增加,把蜜蜂引入温室和果园,让蜜蜂授粉,果实果形好,品质优,产量高。中蜂较耐低温,中蜂起始出勤温度为6.5tC,冬季温室
13、温度往往偏低,用中蜂授粉优于西方蜜蜂。中蜂出勤时间长,由于中蜂出巢早,归巢晚,每天比意大利蜜蜂多1-3个小时,飞行敏捷,授粉频率高。中蜂抗逆性强,抗寒抗病耐热,对恶劣环境较易适应。三、适宜区域该集成技术适宜在陕西中蜂饲养量超千群以上的55个(其中饲养万群以上县29个)县推广应用。西安市周至县、鄂邑区、蓝田县、长安区;榆林市靖边县、清涧县、绥德县、定边县;延安市黄龙县、富县、吴起县、洛川县;铜川市宜君县、耀州区;宝鸡市凤县、太白县、陈仓区、陇县、麟游县、千阳县、凤翔区、扶风县、金台区;咸阳市旬邑县、永寿县、长武县;渭南市华州区、大荔县、潼关县、蒲城县;汉中市略阳县、留坝县、宁强县、勉县、佛坪县、
14、镇巴县、西乡县、南郑区、城固县、汉台区;安康市宁陕县、镇坪县、旬阳市、白河县、岚皋县、紫阳县、汉滨区、石泉县;商洛市商南县、山阳县、柞水县、洛南县、镇安县、商州区、丹凤县等县区推广。四、注意事项在该项技术推广中,要加强政策引导,保证政策的延续性;强化技术培训指导,要在饲养的关键环节进行培训,巡回指导;要充分挖掘中蜂的科技文化潜能,开展休闲养蜂、康养产业及研学开发,科学普及,促进蜜蜂生产的实用性、蜜蜂生活的趣味性、中蜂产品的保健功能得到更好的拓展开发;不断要延链、强链、补链,形成蜂产业产、力口、销链条基本形成,实行“企业+合作社+蜂农”的运行模式,打造优势品牌,拉动终端消费.遵循“树立特色、创造品牌、加强宣传、立足健康、延伸美容”的销售策略,逐步扩大蜂产品消费人群。五、技术依托单位(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联系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西农路10号(2)榆林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3)延安市黄龙县养蜂试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