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能源区域集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91629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51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新能源区域集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2023新能源区域集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2023新能源区域集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2023新能源区域集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2023新能源区域集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2023新能源区域集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2023新能源区域集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2023新能源区域集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2023新能源区域集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2023新能源区域集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新能源区域集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新能源区域集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docx(7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能源区域集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2023目录言III范围1规范性引用文件1术语和定义2建设要求2数据采集与存储4硬件配置要求7软件配置要求11系统架构与技术指标16功能设计19安全防护要求27附属设备建设31录A区域集控生产指标体系(资料性附录)39录B区域集控典型拓扑结构图(资料性附录)40录C区域集控中心设备布置标准清单(资料性附录)42录D网络安全硬件设备典型技术要求(资料性附录)47录E区域集控系统页面及功能典型设计(资料性附录)48前1234567891011用附附附附附录F远程集控系统状态分类标准(资料性附录)77门发布的文件。GB 50174-2017GB 50016-2014GB

2、 50222-2017GB 50370-2017GB 50140-2010GB 50057-2016GB 50311-2016GB 50312-2016GB/T 2900.53GB/T 22239-2019GB/T 31366-2015GB/T 2887-2011NB/T31071-2015DL/T1100.1-2018DL/T 5003-2017Q/CDT 101 07 001-2020GB/T 28821-2012新能源区域集控中心建设技术标准1范围本标准确立了新能源发电项目区域集控中心的建设原则,规定了新能源发电项目区域集控中心的建设要求,数据采集与存储,硬件配置,软件配置,系统架构与技

3、术指标,功能设计,安全防护,附属设备建设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内新能源发电项目区域集控中心的新建及改造工程。2规范性引用文件卜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其余均应遵照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集团文件、法律法规和国家行政部数据中心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光伏发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风力发电场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程电力系

4、统的时间同步系统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规程风电数据采集技术规范关系数据管理系统技术要求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2014)14号)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国能安全(2015)36号)3术语和定义GB/T2900.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木标准。1.1 集团监控与大数据中心中心建在新能源研究院,实现对集团所有风机远程监视,监视风机启停状态,分析统计停机原因,管控应发实发电量差值,开展多维度对标分析。采用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设备安全预警,对大部件寿命和劣化趋势进行诊断分析,为区域集控中心提供技术支撑,为集团公司新能源管理决策提供依据。3. 2区域集控中心集控

5、中心地点为管理公司本部选定,建设I区集中监视控制系统和调度电话系统,实现本区域场站的集中监视控制。同时搭建山区云平台,开发本区域数据应用系统,并为临近“场站集控中心数据应用系统”提供软硬件资源,通过数据专线与“集团监控与大数据中心”连接。4. 3场站集控中心集控中心地点为风场,建设I区集中监视控制系统和调度电话系统,实现本区域场站的集中监视控制。同时建设HI区数据接口,接入管理主体生调中心由其转传或直接通过数据专线与“集团监控与大数据中心”连接。3.4等保2.0指2019年12月1日执行的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19)3. 5安全接入区安全接入区由公网前置服

6、务器和正反向隔离组成,在主站侧安全接入区设置在纵向加密和数据采集服务器之间、在子站侧设置在纵向加密和通信管理机或者通信服务器之间,两台公网前置服务器之间可通过标准104规约传输数据;主站侧公网前置服务器和数据采集服务器之间、子站侧公网前置服务器和通信管理机或者通信服务器之间,通过私有协议跨越正反向隔离传输数据。4. 6集团公司广域网集团公司广域网是由集团公司组建,用于连接不同地区的二级公司与基层单位,采用运营商专线连接局域网计算机通信的远程网,简称集团内网。4建设要求4.1 总体要求4.1.1 按照一个区域一个集控中心的基本原则,结合目前新能源装机容量和未来发展,考虑适度超前原则。4.1.2

7、建设条件主要参考“装机容量、责任主体、电网调度划分、区域位置”,区域集控中心原则上不跨电网操作设备。4.1.3 风机台数大于400台、总容量超过600MW,建区域集控中心;风机台数小于400台、总容量不足600MW,建场站集控中心;设备容量规模较小的区域,先按场站集控中心建设,待容量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升级为区域集控中心。4.1.4 1.4运行人员以每人监控200台风机,风机台数不超1500台为宜,设备管理工程师按照每人管控300台风机为宜。5. 1.5集控中心建设应遵从行业标准、属地电网具体技术要求,行业标准及电网要求与本标准存在差异时,优先满足行业标准及电网要求或执行差异最高要求。己建、在

8、建集控中心不满足要求的应适时进行整改。6. 1.6新建集控中心应严格遵循本标准进行建设,己建、在建集控中心参照本标准稳步推进升级工作。4.2建设目标4.2.1实现远程控制。取得电网调度权后,区域集控中心可实现对每台机组的远程启停操作,减少现场运行值班人员。4.2.2优化设备运行。能掌握每台机组实时状态、部件参数、性能指标,及时发布故障预警信息和优化调整策略,为设备治理和改造提供数据基础,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转换效率。4.2.3监管设备缺陷。实现故隙全过程管理,进行远程分析指导,规范消缺过程,压实各方责任,缩短消缺时间、提升消缺质量,提升发电能力。4.2.4实现精准分析。自动生成发电量等性能指

9、标、机组可靠性指标、缺陷统计分析、同类对标等分析,减少人工日常工作量,实现准确考核和精准管理。4.2.5监控现场工作。实时对现场人员消缺、定检、巡检、施工吊装等工作过程视频监控指导和风险提示,减少现场安全风险。4.2.6共享管理信息。实现了标准化管理,信息流程节点明晰,促进生产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提升。4.3应具备条件4.3.1具备控制功能的区域集控中心,与新能源场站通讯应使用电力专线或运营商专线组建加密通讯通道。4.3,2区域集控中心建设所应用技术应满足所在区域电网相应要求,技术方案应通过电网公司评审。4.4.3区域集控中心建设应能通过公安及电网组织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测、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

10、风险评估。4.4.4分子公司或事业部区域集控中心建设地点应选择在较为固定的办公场所(自主产权或长期租赁)。4. 4建设原则1. 4.1基本原则:安全性、可靠性、规范性、可拓展性。4. 4.2安全性:应遵循国家为网络安全颁布的法律法规、政策规范和技术标准;从系统结构设计、硬件设备选型、软件平台选择、建筑空间布局与设计、日常维护等方面充分考虑远程集控系统的网络安全、设备安全和人员安全。安全性要求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应满足等级保护三级相关要求;应满足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有关规定;应具有完善的权限管理机制:应具备数据备份及恢复机制。5. 4.3可靠性:系统应达到远程监视与控制的实时、稳定和准确性要求,在

11、关键节点和重要设备上应冗余设计并适当考虑设计余量。可靠性要求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硬件、软件产品应经行业认证机构检测合格、技术安全可控;主站系统应经权威机构检测合格;关键设备应冗余配置,关键软件应具备容错机制,单点故障不应引起系统功能丧失和数据丢失。6. 4.4规范性:应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采集标准化、算法模型标准化和接口标准化。标准化要求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应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提供开放式环境,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应选用符合行业应用方向的主流硬件、软件产品;应遵循IEC61400、IEC61850IEC61970和IEC61968等相关标准。7. 4.5可拓展性:应从实现基本功能需求出发,

12、系统设计宜适度超前,应具备可扩展性,能满足企业的中长期发展需求。拓展性要求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容量可扩充,可在线增加模型、交互信息容量等;节点可伸缩,可在线增加服务器、工作站等;功能可升级,可在线版本升级、功能扩充。5数据采集与存储7.1 数据通道7.1.1 数据通道用于实现集控中心主站系统和子站系统的数据传输。7.1.2 按照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要求,生产控制大区的数据从子站到主站的通信通道宜采用两条独立电力专线,带宽按照数据量计算,宜不低于4M。7.1.3 若无条件建立两路电力通讯通道,应根据电网相关集控运行管理要求租用运营商专线作为备用通道,建立集控中心和子站的专用数据通道,并按电力监控系

13、统安全防护要求设置安全接入区。7.1.4 管理信息大区宜采用集团公司广域网,带宽宜不低于8Mo7.1.5 视频监控系统信息通过集团公司广域网或运营商用专用通道,带宽宜不低于8Mc5. 2数据采集5. 2.1应保证采集所需数据的有效性及系统的安全性。6. 2.2应采集的数据源包括:风力发电机组监控系统、光伏监控系统、升压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电能计量系统、风功率预测系统、光功率预测系统,对上述系统应全数据采集。7. 2.3宜采集的数据源包括:能量管理系统(AGCAVC)、风机(光伏)在线监测系统、风(光)电场保信、故障录波系统等。8. 2.4区域集控数据采集测点及编码应遵循Q/CDT10107001

14、-2020风电数据采集技术规范相关要求。9. 2.5应满足常见数据类型:遥信、遥测(整型、浮点型)、遥控、遥调、遥脉的采集工作。10. 2.6数据采集冗余配置,采用热备用方式工作,由系统运行管理系统监视其运行状态,并支持手动或自动切换功能。11. .7数据采集周期一般依据通讯协议确定。104规约要求主动上送、实时感知,采集刷新数据周期为1秒:Modbus采用轮询方式,采集周期几秒到数十秒不等,取决于单个通道开出数据量和设备性能。风电场采集系统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采集周期。12. 2.8数据采集应保证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中数据值的时间戳均与时钟同步系统同步。进行风力发电机组数据采集时,在保留

15、原有时间戳的同时,应加入时钟同步系统时间戳。5.3数据处理5.3.1实时/历史数据库中的数据应采用统一编码。5.3.2数据应进行校核和分类,校核内容应包括:数据类型、量程、刷新时间、误差,以保证数据质量。数据分类宜包含:公司级、场站级、发电设备级、系统级、子系统级、部件级,以保证快速确认故障位置。5.3.3重要数据应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不同品牌型号发电设备之间的描述差异、状态差异、逻辑差异、时钟差异。5.3.4应采用统一标准进行指标分析,以保证发电设备可在同一维度进行对标。5.3.5对量测值进行有效性检查的功能,包括数据过滤、零漂处理、限值检查、死区设定、多源数据处理。同时应具备最值分析、统计及生成曲线等功能。5.3.6数据传输应采用校验技术或密码技术保证通讯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保密性。5.4数据存储5.4.1集控中心对所在区域内新能源发电场(站)生产数据管理应负主要责任,应对新能源发电场(站)的生产数据进行集中管辖,并保证生产实时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历史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5.4.2远程集控系统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