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网络规划和优化分析》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网络规划和优化分析》课程标准.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移动网络规划和优化分析课程标准课程编号:2320065C课程名称:移动网络规划和优化分析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适用专业:移动通信技术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移动通信专业的专业限选课,对应的目标岗位为“。网优无线助理工程师”,为专业核心课程,是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课程。实施本课程前,学生应了解移动通信的体系与原理,熟悉基本的通信原理和技术技能,具备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并熟练掌握常用网络测试仪表仪器的使用。相关课程衔接如下:前导课程:现代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光纤通信技术。后续课程:移动网络优化实训、毕业设计。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各种移
2、动网络分析工具进行移动网络测试和优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测试规范、优化合理、关注参数细节和流程等良好的工作习惯,能胜任网优无线助理工程师岗位的基本要求。同时,培养学生善于自我学习、良好沟通、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培养创新工作思维的习惯,促进学生改进工作方法以提高效率、关注传统成熟技术在新网络制式中的应用、主动探索新知识、新方法的应用。知识目标:了解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概况和未来趋势。熟悉移动网络的技术架构与关键技术。掌握移动网络的规划方法与软件仿真方法。掌握移动网络的测试方法。掌握移动网络的优化方法。能力目标:掌握DT测试和CQT测试的流程和方法。掌握天线规划、覆盖规划、频率规划、容量规划的方法
3、。掌握掉话的分析处理流程。掌握IUV网络规划仿真软件的使用。掌握网络规划和优化过程中常用仪器的使用。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3 .课程设计根据网优无线助理工程师在从事无线网络优化和维护工作的能力要求,本课程立足于职业能力培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知识和技术技能循序渐进,以工作任务为逻辑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和实施课程教学,将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目之中,学生在完成具体模块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掌握必备的网优网规理论知识,训练相关的职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
4、业素养。本课程配套有2周“移动网络优化实训”综合项目实训,学生以小组方式,完成一个区域的网络测试和优化任务。学生根据目标区域的站点分布和网络特点进行分析,在网络优化软件中实现网络参数调整、运行、分析,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学生应能自主学习并灵活应用专业知识、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网络优化解决方案。以贴近企业真实项目及开发流程为依据,开发设置课程教学项目如下:加注.技本体余.教学内容.教学模块.工作过t教学活动设计如下表:序号教学模块教学活动设计课时节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时间(分)1初识移1、2课程介绍讲授106动网络移动网络的发展讲授;拈(其中:理论:4实践:2)主要制式3G4G5G讲授453、4移动
5、网核心架构与演进讲授25基站概述讲授20室分系统概述演示455、6参观校园,找出移动网络系统实操902移动网络关键技术1、2信号的接入讲授456(其中:理论:6实践:0)信号的切换讲授453、44G移动性能管理概述讲授45PLMN和小区选择讲授小区重选与流程实操455、6功率控制的意义与分类讲授25功率控制的方法、应用讲授20功率控制的案例分析演示453规划移动网络1、2无线网络规划的特点讲授1518(其中:理论:4实践:14)无线网络规划的内容讲授30无线网络规划的过程演示453、44G全网仿真软件介绍实操905、6业务预测概述讲授25业务预测原则讲授20业务预测方法讲授457、8业务预测案
6、例实操909、10综合练习实操90Ik12覆盖规划分析与窠例实操9013、14频率规划分析与案例实操9015、16容量规划分析与案例实操9017、18扰码规划分析与案例实操904测试移1、2组建无线网络测试系统演示2512动网络CQT指标讲授20(其中:理论:8实践:4)CQT过程和方法讲授453、4CQT实战实操905、6DT常用参数分析讲授45DT数据的采集及特点讲授457、8DT实战实操909、10单站测试目标、注意事项讲授20单站测试内容、方法讲授25基站簇测试目标、注意事项讲授20基站簇测试内容、方法演示2511、12业务测试概述讲授20业务测试内容讲授45业务测试方法演示255优化
7、移动网络1、2网络优化概述讲授4522(其中:理论:6实践:16)网络优化流程演示453、4网络优化软件介绍实操905、6无线电波传播模型讲授45天线基本原理演示457、8天线优化案例实操909、10MIMO技术讲授9011、12干扰优化案例实操9013、14覆盖优化案例实操9015、16容量优化案例实操4517、18接入性能优化案例实操4519、20掉话优化案例实操9021、22切换优化案例实操90合计:(其中:SE论:28;实践:36)644.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序号单元主要内容教学要求课时1认知移动网络L了解移动网络的发展史;2 .移动网络主要技术体制及其网络性能3 .了解系统核心网络架构
8、;4 .了解无线网络;5 .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1 .会指出不同制式的优点;2 .能指出移动核心网的架构及演进;3 .熟识基站、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62移动网络关键技术1 .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分配;2 .熟悉呼叫的建立流程;3 .掌握小区重选的过程;4 .掌握移动网络中的功率控制5 .学习使用打字练习软件;1 .会区分移动系统频谱的归属;2 .熟悉4G网络的移动性能管理;3 .熟悉PLMN和小区选择;4 .熟悉小区重选及其流程;5 .掌握功率控制的方法;6 .能分析功率控制的案例。63规划移动网络(主要指无线侧)1 .熟悉无线网络规划的特点、内容、过程;2 .熟悉业务预测的原则和方
9、法;3 .掌握频率规划的方法;4 .掌握容量估算及方法;5 .掌握扰码规划及其方法。1.掌握无线网络规划的基本软2.件和常用方法;3 .会进行业务预测;4 .会进行覆盖规划;5 .会进行频率规划;6 .会进行容量规划;7 .会进行扰码规划。184移动网络测试1 .熟悉CQT测试的指标、过程和方法;2 .熟悉DT测试的指标、过程和方法;3 .熟悉单站测试;4 .熟悉基站簇测试;5 .熟悉业务测试的内容和方法。1 .会组建无线网络测试系统;2 .会安装和使用无线网络测试软件;3 .会进行CQT测试;4 .会进行DT测试。125移动网络优化分析1 .熟悉网络优化的必要性、内容、目标;2 .熟悉网络分
10、析方法;3 .熟悉网络优化分类和流程;4 .掌握踢无线电波传播模型;5 .掌握天线的基本原理及其参数设计;6 .掌握MIMO天线技术7 .掌握无线网络干扰优化;8 .掌握移动网络覆盖优化;9 .掌握移动网络容量优化;10 .掌握移动网络接入性能优化;11 .掌握掉话优化方法;12 .掌握切换性能的优化。L能进行网络优化软件的安装和使用;2 .会对采集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3 .会进行天线参数的设计;4 .会进行无线网络干扰优化;5 .会进行移动网络覆盖优化;6 .会进行移动网络容量优化;7 .会进行移动网络接入性能优化;8 .会进行掉话优化;9 .会进行切换性能的优化。225.实施青3议5.1
11、教材选用与编写5.1.1 教材要求依据课程标准选用教材,充分体现“工学结合、必需够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思想。符合课程相关的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迎合学生培养目标。教学实施具备可操作性,突出职业性、实践性。教材内容具有前瞻性,反映本专业新技能、新热点。教材以学生为本,表述简明扼、精炼科学、图文并茂,以提高学习兴趣。5.1.2建议教材WCDMA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王莹,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技术与实践邹铁刚,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LTE无线网络优化张敏,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5.2教学组织与设计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
12、,诱发学生兴趣,注意实用性、操作性。注重理论与实际操作或实物展示密切结合,走工学结合的道路。在教学中,除了基本理论与开发技能的教授外,还需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了解移动网络优化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5. 3课程考核与评价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单元实训和期末综合实训考核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平时出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单元实训:每单元章节安排的相关单元实训项目,测试考察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在课程教学中随堂进行,占总成绩的50初期末综合实训I
13、:课程学完后安排综合性实训项目,以作品形式提交。占总成绩的30%o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5.4教学环境与条件本课程建议在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授课,课堂主要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授课,并且通过布置上机题目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上机主要是通过仿真软件完成网络规划和优化的设计与配置。硬件:高性能计算机(i5以上处理器8G以上内存IT以上硬盘),能够访问互联网,网络畅通。操作系统:WindOWSXP、WIN7等5 .5资源使用与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库课程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从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课件,搭建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做一体化专用教室,实施一体化教学。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需要,产学合作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和教学内容调整,为学生就业创造机会。6 .审定意见审核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