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标准.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程授课学部:工科教学部编写执笔人:审核日期:审定日期:课程编码:zh7适用专业: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授课学时:36教学部主任审核签字:教务科科长审定签字:一、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该课程是学习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入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为客户正确介绍车辆的类型和性能,能正确使用车辆。(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根据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要求,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若干个学习项目组成。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排序是以工作任务内容和
2、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确定的。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工作能力。本课程依据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拆装基本技能的需要分为5个学习项目:新能源汽车现状与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的类型与性能评价、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其它能源动力汽车。每个学习项目依据工作任务的需要和教学进度要求分为若干任务,每个任务都是一个学习性工作任务。这些学习项目和任务都是按照由易到难进行排序。根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选取理论知识,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教学过程中,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
3、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专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一)专业能力(1)能够识别新能源汽车的类型;(2)能够解读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和标准;(3)能够使用专业术语描述新能源汽车;(4)能够正确识别新能源汽车主要标识与标牌;(5)能够根据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参数正确分析和对比;(6)能够正确启动纯电动汽车;(7)能够正确描述纯电动汽车仪表及显示的含义;(8)能够正确对纯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二)方法能力(1)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4、(2)能够利用互联网等资源查询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信息;(3)能独立制定学习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计划并实施;(4)能不断积累经验,从个案中寻找共性。(三)社会能力(1)能够与客户交流与协商获得客户意见,取得客户满意;(2)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3)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4)具有团队协作精神;(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三、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序号单元名称项目任务课程内容及要求知识要求参考能力要求学时1项目一新能源汽车现状与发展趋势任务1新能源汽车现状与发展趋势认知L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种类;2. 了解新能源汽车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3.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发
5、展情况;4.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1 .能够利用互联网等资源查询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信息2 .能够识别新能源汽车的类型2序号单元名称课程内容及要求参考项目任务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学时术以及优劣分析任务2新能源汽车的法规、标准与技术术语认知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与法规;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标准;3 .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术语1 .能够解读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和标准;2 .能够使用专业术语描述新能源汽车22项目二新能源汽车及性能评价任务1新能源汽车基本结构与特性任务2新能源汽车参数与性能评价L掌握新能源汽车基本结构;2 .掌握新能源汽车基本性能;3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及特点1 .能够正确识别纯电动
6、及油电混合动力类型新能源汽车2 .能够识别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结构4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评价参数;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性能评价参数1 .能够正确识别新能源汽车主要标识与标牌;2 .能够根据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参数正确分析和对比43项目三纯电动汽车任务1纯电动汽车的结构与操控L理解纯电动汽车的典型特征;2 .了解纯电动汽车的主要类型;3 .掌握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4 .掌握纯电动汽车的设计特点与操控方法L能够正确启动纯电动汽车;2 .能够正确描述纯电动汽车仪表及显示的含义;3 .能够正确对纯电动汽车进行充电8任务21.理解纯电动汽车基本1.能够正确识别典型的纯电4序号单元名称项目任务课程内
7、容及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参考学时纯电动汽车的基本控制原理驱动原理;2 .掌握纯电动汽车的技术特性;3 .掌握纯电动汽车的运行模式动汽车部件2.能够描述纯电动汽车主要部件的功能和原理4项目四混合动力汽车任务1混合动力汽车的类型与典型混合动力汽车L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2 .理解混合动力汽车的基本原理;3 .熟悉混合动力汽车的类型及分类方法;4 .掌握当前市场上典型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特点L能够正确区分混合动力汽车的类型;2.能够正确解释典型混合动一任务2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与运行模式L理解混合动力汽车的基本特征;2 .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的基本结构;3 .掌握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驱动单元结构与工作原理;4
8、 .理解混合动力汽车的运行模式1 .能够识别典型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2 .能够描述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驱动单元工作原理3 .能够正确分析典型混合动力汽车的运行模式45项目五其它能源动力任务1燃料电池汽车技术1 .掌握燃料电池的类型;2 .理解PEM燃料电池的1.能够检索市场上知名燃料电池汽车品牌,并归纳说明其功能差异2序号单元名称项目任务课程内容及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参考学时汽车与结构原理结构与工作原理;3.掌握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能够识别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任务2替代燃料汽车技术与结构原理L了解燃气类汽车的常见类型;2 .了解生物燃料汽车的燃料类型;3 .掌握氢气汽车的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
9、1 .能够识别替代燃料汽车的类型2 .能够描述典型燃气类汽车的性能;3 .能够描述典型氢气汽车的结构、原理与技术特点2合计36四、教学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占60%;学生互评占10%,最终考核占30%。1.过程评价占60%(教师评价)在操作过程中进行考核,采用小组作业,在每小组中抽考12人,被抽考者的成绩作为该小组的基础成绩(40%),结合该小组成员在实训中的表现(20%),确定过程评价成绩。评价内容:(1)前期准备:工量具准备、设备准备、耗材准备、辅助用品准备、维修资料准备(2)实际操作:操作规范程度、操作熟练程度、维修资料使用情况(3)劳动纪律:考勒情况、小组内协作情况(4)复位:工量具复位、
10、设备复位、场地清洁复位、废弃物处理(5) 7S管理:7S实施程度(6)心得体会2 .学生互评占10%由于学生互评的准确性较差及不可预测性,降低了学生互评所占的比例,但一定要保留,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项目:(1)个人在小组所起作用:非常关键、关键、一般、基本没有作用(2)个人在实训中的表现:表现突出、表现较为突出、表现一般、基本没表现3 .最终考核占30%主要是理论考核成绩。五、教学保障1 .对学生的要求学生应具有电工与电子学、机械基础的知识,能够熟练使用常用工具完成电路的检查和修复,具有基本的制图能力,能够读识机械制图。2 .对教师的要求(1)专职任课老师应具有汽车维修专业工作经
11、历和专业教学背景,应取得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其他部委、行业、企业等颁发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能够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兼职老师应具有在汽车行业企业经历(三年以上)的经验,有较强的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技术开发服务能力。(2)教师应具有扎实的新能源汽车的理论基础,能够识别新能源汽车的类型,能够规范演示新能源汽车基本结构的拆装,能够正确使用车辆,能够正确、及时处理学生误操作产生的相关故障。能够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并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具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能够清晰地讲解学习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科学的管理学生,有效调控课堂。3 .教学资源D教材的选用与编写(1)教材应与课程标准一致
12、,教材应依据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维修工作任务的需要选取教学内容,确定能力要求和知识要求。(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将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3)教材应依据认知规律进行排序,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和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5)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6)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2)网络资源建设(1)资源库的内容应紧贴课程标准,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发挥教学辅助作用,紧贴教学。(2)资源库的建设要易于使用,要易于教师
13、教学和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交互自学,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教师可以自行添加资源。(3)资源种类齐全、科学,要有一定的权限设置,系统维护和管理简单。3)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1)建设基于行业核心技能的汽修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2)创设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3)集成与研发应用资源库和教学所需的实物教具。(4)编写行动导向的信息化教学资源配套教材。(5)构建基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自主合作教学模式。(6)推行发挥信息化资源教学效率的教学组织形式。(7)建立保证信息化资源教学效果的技能分级过关考核评价体系。4.实践条件(1)校内实训基地能够将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环境、氛围、管理等与实际职业活动现场安排的基本一致;可以建设集人才培养、学生创业、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产品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2)校外实训基地能为专业老师和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和条件;能够配备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实习实训指导老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和生产要求指导;能够做好实习实训前的企业制度、纪律和生产安全教育,落实实习实训期间的劳动保护和安全措施工作,并在实习实训结束后,对实习实训学生作出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