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资治通鉴-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81422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训练:《资治通鉴-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资治通鉴-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资治通鉴-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资治通鉴-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训练:《资治通鉴-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训练:《资治通鉴-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训练:资治通鉴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张仪闻之请行王旦楚将甘父于子奈何行张仪日秦强楚弱大工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遂往。楚王囚,将条之。靳尚谓郑袖曰:“秦王甚爱张仪,将以上庸六县及美女赎之。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于是郑袖日夜泣于楚王曰:“臣各为其主耳。今杀张仪,秦必大怒。妾请子母俱迂江南,毋为秦所牵日也!”王乃赦张仪而厚礼之。张仪因说楚王曰:“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不格明矣。今王不事秦,秦劫韩

2、驱梁而攻楚,则楚危矣。秦西有巴、蜀,治船积粟,浮岷江而下,一日行五百馀里,不至十日而拒杆关,杆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秦举甲出武关,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待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夫待弱国之救,忘强秦之祸,此臣所为大王患也。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秦、楚长为兄弟之国,无相攻伐。”楚王已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乃许之。孟子论之日:或谓:“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J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扬子渚3曰:或问:“仪、秦学

3、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馀年,是夫?”日:“诈人也。圣人恶诸。”曰:“孔子读而仪、秦行,何如也?”日:“甚矣凤鸣而鹭翰也!”“然则子贡不为欤?”日:“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或曰:“仪、秦其才矣乎,迹不蹈已?”日:“昔在任人,帝而难之。不以才乎?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张仪闻之/请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B.张仪闻之/请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

4、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C.张仪闻之/请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D.张仪闻之/请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黔中,今指贵州省。在战国时期,黔中多指今湖北、湖南、重庆三省市交界的长江南北区域。B.鱼肉,文中是“欺凌”的意思,与鸿门宴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中的“鱼肉”含义不同。C.纵横,即纵横

5、术,是鬼谷子创立的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学术流派。合纵派的主要代表公孙衍和张仪,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D.法言,是西汉扬雄的政论著作,法言就是作为准则的言论。它以语录体的形式展开,对哲学、政治、经济、伦理、军事、文学等都有所论述。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惠王要用武关以外的土地来交换黔中之地,楚王却说不要武关,只要张仪,说明楚王意气用事。B.张仪敢于去楚国,原因之一是他已经想好了逃生策略,即利用靳尚和郑袖来达到全身而退的目的。C.郑袖为了独享荣宠,和宠臣靳尚沆灌一气,置楚国国家利益于不顾,间接导致“张仪欺楚”的成功。D.楚怀王已经得到了张仪,又重新拿出黔中的

6、土地,听从了张仪的建议,与秦国结盟。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不格明矣。译文:(2)或谓:“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译文:14 .孟子、扬雄各是怎样评价张仪的?请简要说明。【答案】10. D11. C12. D13. (1)倡导合纵的人,和赶着一群羊去进攻猛虎没有区别,明显无法相斗。(2)有人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一发怒,各国就恐惧,他安居不动,天下战火就熄灭。”14. 孟子:认为张仪不是真正的大丈夫,不行正道。扬雄:赞同孔子的话,认为张仪用的是骗人术;认为张仪有才无德,游说的目的只是荣华

7、富贵。【解析】15.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张仪听说后,请求前往。秦王问:“楚国要杀死你才快意满足,你为什么还要去?”张仪说:“秦国强,楚国弱,只要大王您在,估计楚国不敢把我怎么样。而且我和楚王宠臣靳尚关系密切,靳尚又侍奉楚王的爱姬郑袖,郑袖的话,楚王没有不听的。”介词结构“于子”作“甘心”的后置状语,中间不断开,在“子”后断句,排除BC;“楚不宜敢取臣”主谓宾俱全,“楚”作“不宜敢取臣”的主语,前面断开,排除Ao故选D。16.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 “合纵派的主要代表公孙衍和张仪,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错误,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公孙衍和苏秦,连横

8、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 “楚怀王已经得到了张仪,又重新拿出黔中的土地,听从了张仪的建议,与秦国结盟”错误,结合原文“楚王已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乃许之”可知,楚王已经得到张仪,却又看重拿出土地(舍不得拿出土地来交换),于是同意了张仪的建议,并让他离开。“重”意思是“看重”,选项曲解词意。故选D0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从”,合纵;“无以异于“,和没有区别;“不格”,无法相斗。(2) “或”,有人;“岂”,难道;“熄”,熄灭。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原文“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

9、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可知,孟子认为张仪不是真正的大丈夫,不行正道。结合原文“诈人也。圣人恶诸”“甚矣凤鸣而鹭翰也”“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昔在任人,帝而难之。不以才乎?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可知,扬雄赞同孔子的话,认为张仪用的是骗人术;认为张仪有才无德,游说的目的只是荣华富贵。【参考译文】秦惠王派人通知楚王,想用武关以外的地方换黔中之地。楚王说:“我不愿换地,只想用黔中之地来换张仪。”张仪听说后,请求秦王同意。秦王问:“楚国要杀死你才快意满足,你为什么还要去?”张仪说:“秦国强,楚国弱,只要

10、大王您在,估计楚国不敢把我怎么样。而且我和楚王的宠臣靳尚关系密切,靳尚又侍奉楚王的爱姬郑袖,郑袖的话,楚王没有不听的。”于是欣然前往楚国。楚王把他下关在狱中,准备处死。靳尚对郑袖说:“秦王十分宠爱张仪,想用上庸等六个县及美女来赎回他。大王看重土地,又尊重秦国,那样秦国的美女将被宠幸,您就会遭到冷落。”于是郑袖日夜在楚王面前哭着哀求:“当年的事,不过是臣各为其主。现在要是杀了张仪,秦国必定震怒。我请求让我们母子两人先迁居江南,不要成为秦国刀下的鱼肉J楚王于是救免了张仪,还以厚礼相待。张仪于是劝说楚王道:“倡导合纵的人,和赶着一群羊去进攻猛虎没有区别,明显无法相斗。现在大王您不肯听命秦国,秦国如果

11、逼迫韩国、驱使魏国来联合攻楚,楚国可就危险了。秦国西部有巴、蜀两地,备船积粮,沿岷江而下,一天可行五百余里,不到十天就兵临杆关。杆关惊动,则由此以东的各城都要修治守备,黔中、巫郡便不再是大王您的了。秦国如果大举甲兵攻出武关,那么楚国的北部就成为绝地,秦兵再南攻楚国,楚国的存亡只在三个月以内,而楚国等待各国来救援要在半年以上。坐等那些弱国来救,而忘记了强秦的威胁,我可要为大王您现在的做法担心啊!大王如果能诚心诚意地听我的意见,我可以让楚国、秦国永久结为兄弟之邦,不再互相攻杀。”楚王虽然已经得到了张仪,却又舍不得拿黔中之地来交换,于是同意了张仪的建议。孟子论之说:有人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大丈

12、夫吗?他一发怒,各国就恐惧,他安居不动,天下战火就熄灭。”孟轲说:“那岂能称得上大丈夫1君子处世堂堂正正,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便带领百姓,同行正道,不得志便洁身自好,独行正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能算得是大丈夫J扬雄法言曰:有人问:“张仪、苏秦学习鬼谷子的智术,运用合纵、连横的道理,各自使中国得到十几年的安定,是这样吗?”回答说:“骗人术。圣人对此十分厌恶。”又问:“读孔子的书而做张仪、苏秦那样的事,怎么样呢?”回答说:“这好像有凤凤般的嗓音却长着凶鸟的羽毛,糟透了!”再问:“然而孔子的弟子子贡不正是这样干的吗?”回答说:“子贡为的是排难解纷,张仪、苏秦为的是谋取富贵,游说的目的不同。”有人问:“张仪、苏秦能不蹈前人旧辙,也算是卓越的人才吧?”回答说:“上古时舜帝对奸佞之人加以拒斥,能说不考虑才干吗?那种人才倒是有才,但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才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古代文学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