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80159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下简称“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与管理,根据*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是指列入*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的项目。第三条市级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管理和评估工作。各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在市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市级、县(市、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管理和评估工作。第二章认定第四条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认定工作由市级文化主管部门具体实施。认定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

2、正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评审,严格履行推荐、审核、评审、公示、审批、公布等程序。第五条推荐申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真实存在,并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等价值;(二)具有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三)在一定群体或地域内世代相传,具有较长的传承历史和清晰的传承脉络,至今仍以活态形式存在;(四)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第六条推荐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时应提交下列材料:(一)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名称、简介、分布、历史、现状、价值、传承范围、传承谱系、传承活动、社会影响等;(二)项目保护计

3、划,包括保护目标、已采取的措施和实现的成效、拟采取的措施、管理制度等;(三)推荐的保护单位情况,包括保护单位资质、保护承诺、相关传承人(群体)认可意见等;(四)专家评审委员会对该项目的推荐意见;(五)有助于说明项目情况的图片、音视频材料等。第七条各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统筹辖区内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工作,基本程序为:(一)从县(市、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进行遴选;(二)组织专家论证,评出推荐项目;(三)将推荐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四)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向市级文化主管部门报送推荐报告及推荐项目清单。第八条市直属单位经组织专家论证并经其主管部门同意后,可直接向市级文化主

4、管部门提出推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的,可以向项目所在地的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提出列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建议,由受理的文化主管部门论证通过后按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向市级文化主管部门推荐。第九条市级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认定工作,基本程序为:(一)市级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对推荐材料进行初步审核。(二)组成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专家评审委员会,并根据申报的项目类别,在专家评审委员会下设若干专家评审小组。评审委员会由市非遗保护专家和市级文化主管部门有关人员组成。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主任由市级文化主管部门业务分管领导

5、担任。(三)召开专家评审会,人员由市级文化主管部门人员与专家评审小组成员组成。参与专家评审会的专家评审小组成员应涵盖需评审的所有非遗项目类别。(四)专家评审会成员详细审阅推荐材料,并通过集体评议,讨论产生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推荐名单应当经专家评审会成员三分之二通过。(五)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单经市级文化主管部门审定通过后,向社会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六)市级文化主管部门将公示后的名单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第十条专家评审会成员,应本着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并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向外界泄露有关评审工作的资料及情况。对

6、直接参与申报材料制作的项目,或与推荐项目存在利益关系的,应回避。凡违反评审工作纪律者,经核实后取消其参与评审资格,并从专家库和评审委员会中除名。第十一条原则上每3年组织一次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评审活动。第三章保护第十二条市级文化主管部门指导统筹辖区内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项目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制定区域内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五年保护规划,并组织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编制年度保护计划,落实保护责任,量化年度保护任务指标。由市属单位推荐申报的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该市属单位或该项目保护单位,应编制项目五年年度保护规划和年度保护计划。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应上报市级文化主管部门。第十三条市级

7、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具体承担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保护单位的拟定名单在推荐项目时一并提出,经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核通过后,由市级文化主管部门予以认定公布。第十四条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在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地行政区域内,原则上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二)有专人负责该项目保护工作;(三)有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或者该项目的完整资料;(四)有实施该项目保护计划的能力,开展传承、传播的场所和条件;(五)得到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或传承群体的认可。第十五条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具有以下权利:(一)悬挂和保存市级文化主管部门统一制作的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标牌;(二)在各项活动中可使用市

8、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标志和非遗标识;(三)参与制定该项目中、长期保护规划;(四)优先参与各级文化部门组织的非遗研讨、传承实践、传播推广等活动;(五)按规定申报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财政资金专项补助;(六)依照法律法规应当具有的其他权利。第十六条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按照市级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计划,落实各项保护措施,积极开展传承实践、传播推广等活动;(二)积极开展项目调查、建档和实践、研究工作;(三)密切联系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及时掌握代表性传承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和授徒传艺情况,并为其开展传承、教学活动提供保障支持;(四)保护该项目所依存的场所;(

9、五)科学规范使用各级财政资金专项补助、各类保护经费,确保专款专用;(六)定期向当地文化主管部门报告项目保护实施情况及各级财政资金专项补助、各类保护资金使用情况,并接受监督;(七)其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义务。第十七条保护单位确需调整的,应当遵循以下程序:(一)项目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组织项目相关代表性传承人、传承群体或单位集体评议;(二)评议通过后,由项目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向设区市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包括保护单位确需调整的理由、新推荐的保护单位资质材料和履责承诺;(三)设区市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对材料进行审核,经调查核实后,研究确定确需调整的保护单位名单,并在其官方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

10、;经公示无异议的,由市级文化主管部门发文公布。第十八条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等相关实物、资料的保存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妥善保管项目实物、资料,防止损毁和流失。第十九条县级以上文化主管部门应当通过以下措施,促进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一)在有效保护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合理利用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扩大传承人群和消费人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融入现代生活。(二)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开展传统工艺关键技术、原料的研究和改进,结合现代市场需求,提升传统工艺产品品质和生命力,提升项

11、目的创造性价值,增强传承活力。(三)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且形成鲜明文化形态的特定区域,可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制定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应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并与环境治理、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各类专门性规划相衔接。(四)在社区、乡村以及各级公共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机构或者设施中广泛开展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传播,通过展览、展示、比赛、活动、大众传媒等途径,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众认知。(五)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充分发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在文旅深度融合、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中心工作中的重大作用,鼓励建设非遗旅游景区

12、、旅游线路、旅游线路、非遗民宿等文旅融合项目。(六)鼓励建设本行政区域综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传习场所,原则上不少于100O平方米;鼓励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建设该项目的展示场所或传习场所,并向公众开放。(七)建立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数据库,真实、系统地记录项目信息,定期开展项目调查,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手段予以记录、存贮,及时更新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相关信息。(八)开展非遗保护多部门合作,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展传承、传播等活动所需的场所、原材料和市场营销等行为,统筹协调,跨界融合,形成非遗保护发展合力。(九)积极鼓励引导社会法人、自然人提供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资金、场所及志愿服务。(十

13、)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传承人等参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工作。(十一)鼓励采取合作、共建等形式,与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条件、能够承担培训任务的相关研究机构或高等院校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工作。第四章考核与管理第二十条市级文化主管部门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实行监督检查、绩效考评、动态管理和评估工作。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进行监督。第二十一条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应建立该项目保护工作定期自查制度,并及时向项目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报告。项目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应定期对项目年度保护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督查

14、。各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应每三年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计划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每年抽查部分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存续情况、保护规划实施情况、传承工作情况、经费使用情况、传播展示情况等,检查评估传承结果。由市属单位推荐申报的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该市属单位应每年将该项目上年度项目存续情况、保护规划实施情况、传承工作情况、经费使用情况、传播展示情况,以及本年度项目保护计划报送市级文化主管部门。第二十二条市级文化主管部门不定期开展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情况抽查,对抽查中发现保护和传承工作存在问题的保护单位予以警告,并督促纠正、整改;对于限定时期内不予整改的保护单位,市

15、级文化主管部门可撤销其保护单位资格,收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标牌,重新认定保护单位,并向社会公布。第二十三条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应当制定突发重大事件应急预案。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应及时向设区市文化主管部门报告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发生的突发重大事项。第二十四条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限期整改;情节特别严重或整改不力的,经市级文化主管部门核实,撤销其保护单位资格,收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标牌,重新认定保护单位,并向社会公布:(一)保护不力或保护措施不当,导致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存续状况恶化或出现严重问题;(二)怠于履行保护职责,未能有效实施市级

16、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计划的;(三)歪曲、贬损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四)未按照有关规定使用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情节严重的;(五)未按照有关规定报送项目保护情况、年度保护计划及五年保护规划,经提醒后仍拒不提交的。第二十五条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因客观环境改变、保护不力等原因,导致不再呈“活态传承”特性而消亡的,经市级文化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审核认定,报市人民政府报备后退出市级非遗名录,并向社会公告。第二十六条对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保护和传承工作中作出显著贡献的个人、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依照国家相关规定予以褒奖。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解释权归*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