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消防救援队伍作风建设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消防救援队伍作风建设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在全市消防救援队伍作风建设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应急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亲自领导、运筹和推动形成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2018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强调消防救援队伍要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改革转制五年来,市消防救援队伍领会精神,埋头苦干、加压奋进,加快推进队伍转型升级,积极创新社会消防安全治理,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全面提升综合消防救援能力,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消防安全保障。为进一步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推动全市消防救援事业再攀新高峰。下面,我讲几
2、点意见。第一,要坚持思想铸魂,初心不改,牢牢把握政治建队的根本准则。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是党中央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构建新时代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举措。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授旗和党绝对领导下的队伍,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们坚定的政治本色。改革转制以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初心不改,永葆“本色”,换装不换色,坚定不移贯彻政治建队方针,支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突出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学习宣贯。将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闽山闽水物华新等作为必读教材,教育引导广大指战员坚定理想信念
3、、筑牢政治忠诚。近年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2个集体和2名个人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113个集体、656名个人获得队伍内外各项荣誉。特别是2021年6月,市委市政府授予支队集体二等功,支队全体指战员备受鼓舞,以实干笃定前行,始终冲锋在前,永远竭诚为民。第二,要坚持从严治队,严明纪律,着力锻造作风优良的过硬队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实行严肃的纪律、严密的组织,按照准现役、准军事化的标准建设。改革转制以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两严两准”的建队标准,每年部署开展“条令纲要学习月”活动,进一步强化队伍条令纲要意识、纪律规矩意识和依法治队意识,规范队伍“四个秩序”。部署开展“深学争优、敢为
4、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引导全市消防救援队伍自信自强、争效争先。部署开展“革弊鼎新、纠偏正向”以案促改工作,开展政治巡察和审计巡察,建立“人大代表问廉制”和“法律顾问协作机制”,全面搭建社会群众参与队伍监督和法制化建设的“双平台”。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建队,全市消防队伍未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第三,要坚持练兵备战,苦练本领,坚定恪守救民水火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国家队”“主力军”,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从而保证全市各地的救援力量能够迅速反应、联
5、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艰巨的救援任务。为此,支队推进了执勤训练改革,改造营区基础训练设施,贴近实战设置科目,创新“4+X”执勤备战工作模式,切实提升消防救援站班组及整建制灭火救援能力水平。定期开展危化品、山岳水域救援、车辆交通事故、攻坚组暨紧急救援小组等专业技术培训和岗位培训,提升属地指挥和跨区域协作能力。我市地处山区,不少乡镇距离城区较远,消防救援力量难以触及,无法有效实现就近“打早、灭小”的目标。针对基层消防监管“无机构、缺力量”短板问题,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市*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100%设立消防工作站,其中,*个乡镇建成乡镇专职
6、消防队,*个乡镇(街道)建成志愿消防队,有效壮大覆盖城乡的消防力量。队伍组建以来,全市乡镇消防队伍独立处置警情*起,配合参与处置警情*起,初步建立起“半小时”应急救援响应圈。5年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共接警出动*万余次,营救疏散遇险群众*余人,圆满完成多项重特大暴雨抗洪抢险任务。2020年,支队增援建筑坍塌抢险救援、奔赴江西增援抗洪抢险任务。2022年区“412”液化天然气槽罐车泄漏,参战消防救援人员坚守阵地,临危不惧,连续奋战16个多小时,成功完成稀释、倒罐、排险等作业。疫情防控期间,支队成立涉疫处置突击队和消防技术服务指导组,开展涉疫警情处置,医院、隔离酒店等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技术服务等工作,
7、为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贡献。第四,要坚持综合治理,关口前移,忠实践行守土一方的职责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作为公共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全市消防救援队伍要不断推进消防安全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改革转制以来,全市消防救援机构以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牵引,开展了30余项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累计检查单位5.2万余家,督促整改消除火灾隐患2.7万余处,圆满
8、完成党的二十大、建党100周年、第17届省运会等重大消防安保任务。省、市、县3级先后挂牌督办122处重大和区域性火灾隐患,已整改销案101处,持续整改21处,火灾隐患去存量、控增量的工作成效不断显现。各地积极创新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举措,持续巩固基层消防基础。*市推行老旧小区消防安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通过“巷长”带动、联防联控,逐步形成多维覆盖、多元共治的消防安全管理新模式。*县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三色预警工作,细化为23项具体适用情形,作为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考评、考核及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县为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站增设1名专职消防文员岗位,推动消防工作站实体化运转。新征程上,全市消防救援队
9、伍将进一步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着力强化风险治理、打赢制胜、综合保障和自我革新能力,推动队伍全面建设、全面发展、全面过硬,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为全市加快“好风景”、走向“好经济”、迈向“好生活”,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好环境”。在全市中国式现代化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讨座谈会上的讲话各位专家,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事关党的执政根基,事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能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奠定坚实群众基础、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这
10、里,我讲几点意见,以供大家参考。一、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凝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合力(一)构建纵横交错的治理网格。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力量,构建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的治理网格。以横向到边促进部门之间整体协同和多边联动,以纵向到底推动权力、人员、资金和技术下沉,以纵横交错填补治理的空白区,形成促进基层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让基层社会治理的各项工作部署能够落实落地。坚持党建引领,构建纵横交错治理网格,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之举,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强调结果公平,更强调的是机会公平,特别是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享有和城
11、市居民同等的机会和权益。在党的领导下,政府通过合理加大对偏远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建立与完善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不同民族的人民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既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一招,也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三)党建引领促进多元共治。以党的领导整合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等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基层治理。以党的领导为核心,通过资源统筹、集成使用及全局综观,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内耗。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在努力促成多主体深度有序参与的基础上建立各种更具包容性的规范,倡导各治理主体遵
12、守并履行契约。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优化治理结构、整合多方力量,应对、化解矛盾纠纷,在充分尊重个人权益的基础上协调社会关系、凝聚社会力量。将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推广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领域,从多个维度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二、以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激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活力(一)以民主协商为基础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将基层民主协商作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载体,以强有力的措施拓展基层民主协商的渠道,并对协商主体、主题、内容、形式、结果发布以及落实措施等进行规范,建章立制。开辟线上协商网络空间和线下协商实体空间,为民主协商提供基本场域,让广大群众“有地方说话”
13、。广泛链接资源保障协商结果落地落实,形成完整闭环,让广大群众“说了不白说“。以建设规范化协商制度和搭建协商平台赋权增能,达成行动主体之间广泛接受的共识,互惠合作,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二)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广泛参与社会治理。人民群众是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是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始终的关键环节。通过搭建载体平台,针对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开展各类协商活动,吸引群众参与。通过培育专业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发动基层社区中热心公共事务的居民骨干带动群众普遍参与。通过链接共同体的各类资源,拓展群众参与的范围、内容,以民主协商、合作共治强化人民群众的家园意识、提升努力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14、的主体意识。(三)大力推进“五民工作法”。大力推进“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五民工作法”,营造人人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基层治理的良好氛围。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利益聚合,而是各利益主体理性权衡各种利弊,通过横向交流、互动合作逐步明晰目标、理顺思路、找到方法,实现各个行为主体治理的多边共赢。通过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真正做到将居民动员起来、让组织运转起来、让人才凝聚起来,并以此为基础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三、以法治建设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平正义(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体制潜能,避免在社会治理中散兵作战,避免各职能部
15、门出现“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的现象,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总体效能。政府要严格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力和职责行使行政权力,整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项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指挥平台,构建简约高效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赋权增能。(二)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建设法治社会的理念。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基层自治、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培育人民群众的契约精神。加强社会领域的立法,以良法促善治。特别是要制定和完善各类社会组织的自律规范、行业规程,尽早出台规范社会
16、组织管理的实体性法规,依法发挥社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三)培育人民法治理念。倡导基层广泛制定“村规民约”“社区公约”,以短期激励培养长期习惯,以外部约束催生内生动力,引导人民群众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质,引导全体社会成员依法维护权利、履行义务,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四、以科技、人才、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一)以科学技术促进治理方式智能化。坚持科技支撑,特别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逐步消除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建立起既涵盖各个治理主体又能实时更新的基础数据库,打破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并通过信息注入、关联互动、交互分析进行数据整合,以数据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前端预测、合理干预、有效监管、科学评估的重要依据,确保数据安全,推动治理方式智能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