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溶质动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DOC).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78077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水分溶质动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土壤水分溶质动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土壤水分溶质动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土壤水分溶质动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土壤水分溶质动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土壤水分溶质动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土壤水分溶质动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土壤水分溶质动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土壤水分溶质动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土壤水分溶质动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壤水分溶质动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水分溶质动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博士基地班硕士口硕博连读研究生口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口学术型硕士13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口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口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口同等学力在职申请学位口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口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口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口研究生课程结课论文封面课程名称:土壤水分溶质动力学学位课回选修课口研究生年级、姓名2VCCeCCCCCCCCCC研究生学号XXXXXXXXXXX所在学院(系、部)XXXXXXXXXXXXXXX学院专业学科农业工程任课教师姓名XXXXXXXX考试日期考试成绩评卷教师签字处土壤入渗实验报告一、垂直入渗实验1、实验目的测定土壤的垂直入渗特征曲线,掌握测定方法。了解土壤一维入渗特性,确定入渗条

2、件下土壤累积入渗量曲线以及入渗速率数学表达式,用不同的入渗经验公式描述入渗速率并绘制相应的图表。2、实验要求(1)土柱圆筒高约29cm,内径IOCm。控制装土容重为1.4g/CmL垂直入渗过程中,进水端的水位由马氏瓶控制。入渗过程中,观测不同时间的累积入渗量。(2)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点绘入渗过程线(速度入渗时间),确定饱和入渗速度k值。(3)根据实验数据在双对数纸上点绘入渗曲线,确定。及k值,写出该种土壤的入渗公式。(4)略述土壤入渗过程,入渗性强弱,分析原因。3、实验原理(1)实验利用马氏瓶供水并维持稳定水压;(2)对于均质土的入渗强度,已有假设干计算公式,菲利普根据严格的数学推导,求得

3、解析解为:式中,it时刻的入渗速率;S与土壤初始含水率有关的特性常数,成为吸水率;if稳定入渗率,即饱和土壤渗透系数。在非饱和土壤入渗初期,S起主要作用,所以菲利普公式可以改写为:考斯加可夫根据野外实测资料的分析,发现入渗强度与时间之间成指数关系,其形式为:式中,L第一个单位时间的入渗强度;a反响土壤性质与入渗初始时土壤含水率的经验常数;累积入渗量:/=i(t)dt=,iit-adt=,广。=%产JOJO1-a4、实验仪器马氏瓶、玻璃土柱、天平、滤纸、秒表、烧杯5、实验方法和步骤(1)测量玻璃土柱的内径R=IOCm,控制土壤容重为1.4gc11计算2cm高土柱所需的土量10、w=z.y=1.4

4、-(y)22=219.8;(2)分层装土:在玻璃柱底部放入一片滤纸,然后装土。称土219.8g,控制每次装土高度为2cm,压实,装下一层时外表打毛。(3)调节马氏瓶,使其进气孔高出土柱面2cm,形成水头差;(4)用烧杯迅速向玻璃柱中加水,立即翻开供水阀,同时翻开秒表计时,三者要求同时进行,然后开始实验;(5)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一组实验数据(记录马氏瓶读数、时间);(6)处理与分析实验数据。6、实验数据处理(1)测定的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见表1表1实验数据处理入渗时间(min)时间间隔(min)时段入渗量(ml)累积入渗量(ml)入渗速率(mlmin)O00.000.000.001142.0042.

5、0042.002148.0090.0048.003130.00120.0030.004130.00150.0030.005124.00174.0024.006118.00192.0018.007114.00206.0014.008112.00218.0012.00918.00226.008.001()16.00232.006.001114.00236.004.001214.00240.004.001316.00246.006.001414.00250.004.001514.00254.004.001615.00259.005.001717.00266.007.0()1818.00274.008

6、.001912.00276.002.002()16.00282.006.002114.00286.004.002214.00290.004.002315.00295.005.0()2415.00300.005.002514.00304.004.002616.00310.006.002715.00315.005.002S15.00320.005.002914.00324.004.003017.00331.007.0035521.00352.004.2040518.00370.003.6045516.00386.003.2050514.00400.002.8055518.00418.003.606

7、0515.00433.003.0065513.00446.002.6070518.00464.003.6075514.00478.002.8()80522.00500.004.4085516.00516.003.2090514.00530.002.809558.00538.001.60100510.00548.002.00105514.00562.002.80IiO511.00573.002.20115511.00584.002.20120515.00599.003.001301023.00622.002.3()1401028.00650.002.8015()1024.00674.002.40

8、1601024.00698.002.401701026.00724.002.6018()1023.00747.002.301901025.00772.002.5()2001023.00795.002.302101019.00814.001.9022()1020.00834.002.0()2301030.00864.003.0023448.00872.002.0023956.00878.001.2024456.00884.001.20249512.00896.002.4025()12.0()898.002.0025112.00900.002.0025212.00902.002.0025311.0

9、()903.001.0()25411.00904.001.0025511.0()905.001.0025611.0()906.001.0()261510.00916.002.00266510.00926.002.00271510.00936.002.0()(2)累积入渗量、入渗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分别见图1、图2。图1累积入渗量I与入渗时间t的关系曲线图2入渗速率i与入渗时间t的关系曲线由图可以看出整体结果还是比拟符合的,但是相关性不太高。7、对三种经验公式的拟合效果进行比照分析(1)土壤垂直累计入渗量散点图及各经验公式拟合曲线使用Philip入渗公式进行拟合如下列图3:图3philip入渗公

10、式拟合图使用考斯加可夫入渗公式进行拟合如下列图4:图4考斯加可夫入渗公式拟合图使用Green-Ampt入渗公式进行拟合如下列图5:图5Green-Ampt入渗公式拟合图(2)对土壤垂直入渗三种经验公式拟合效果进行比照分别用三种经验公式拟合的回归系数见下表2表2不同拟合公式回归系数比照表不同拟合公式PhiIiP入渗公式考斯加可夫入渗公式Green-AmPt入渗公式回归系数0.98980.98130.9737拟合效果比照图如下列图6图6采用不同经验公式拟合效果比照图由上述图表可知:(1)累积入渗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加的速率越来越小,最终趋于稳定,入渗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其值

11、为稳定入渗率;(2)采用考PhiliP入渗公式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采用斯加可夫公式拟合,而采用Green-Ampt入渗公式拟合的效果也比拟好,但是相对于前两种模型来说误差还是比拟大的。二、水平入渗实验1、实验目的在熟练掌握水平土柱吸渗法测定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原理的根底上,了解土壤水分水平入渗的过程、入渗特性,确定入渗条件下湿润锋X和时间t之间的关系,了解入渗条件下土壤累计入渗量曲线以及数学表达式,计算土壤的入渗速率以及数学表达式,同时得到土壤水扩散率Z)(夕)的关系,并绘制相应的图表。2、实验要求水平土柱(长30cm),是由直径5cm、厚度为2cm的单环组装形成的,控制装土容重为1.4gcn。

12、水平入渗过程中,进水端的水位由马氏瓶控制。入渗过程中,观测不同时间的累积入渗量以及湿润锋的距离。实验结束后,用烘干法分层测定土壤重量含水率计算体积含水率。3、实验仪器马氏瓶(3CmX5cm)、玻璃土柱、天平、滤纸、秒表、烧杯。4、实验原理水平土柱入渗法测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要求土柱的土壤质地均一,且初始含水量分布均匀,在进水端边界含水量稳定不变,忽略重力作用的条件下,该土壤水属于一维流问题,其微分方程及定解条件为:式中:f为入渗时间(min);X为水平入渗距离(cm);。为体积含水量(cm3cm3);%,。分别为土壤的初始含水量和饱和含水量。对方程(1)施以BoltZmann变换可得:/

13、)(夕)=_L.呸.叫)带入BoltZmann变换参数=xi,2,上式可变为:式中:兄为相邻两点e对应的/1平均值;丝为相邻两点4和。增量比值丝的平均值。11-1PhiIiP水平入渗公式:=S2或者i=Sf25、实验方法和步骤(1)称土:控制土壤容重为1.4gc11计算4cm高土柱所需的土量:(2)装土柱:在水平实验土槽底部垫上滤纸,然后将实验用土按设计容1.4g/cn?的标准分层装入水平土槽中,为保证土的均匀性,我们将士按4cm高度分层装入。(3)装水:在马氏瓶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将下部进气阀和出水阀关闭。(4)连接仪器:用橡皮输水管将马氏瓶的出水口与水平土槽进水口相连,然后翻开马氏瓶顶部的加水孔的橡皮塞和出水阀,同时将水平槽的排气孔翻开,给水平土槽下部的水室进行排气和充水,保证水能够均匀的入渗。(5)待水室充满水后,立即将马氏瓶的加水孔和水平土槽的排气孔密封,翻开马氏瓶下部的进气阀,将水平土柱放平,让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岩土与地质勘察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