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验教学的”减“与”增“论文.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75650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实验教学的”减“与”增“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堂实验教学的”减“与”增“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堂实验教学的”减“与”增“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堂实验教学的”减“与”增“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实验教学的”减“与”增“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实验教学的”减“与”增“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课堂实验教学的“减”与“增”初中化学教后感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作者结合多年初中化学教学心得,阐述了课堂实验的重要性,是一名从事化学教学老师的担当和责任,并通过具体实验事例论证分析如何去构建合理的课堂实验教学,进而达到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效果。关键词:课堂实验,课本,精简,直观引言:九年级的一本化学书(人教版)让学生走进了化学世界,第一单元课题二开篇就强调一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有责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自己动手实验切实体验化学学科的魅力,意识到实验探究的重要

2、性,本人结合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本谈谈课堂实验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一、课堂实验教学的减为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常常引导学生自主实验、交流评价、得出结论,但往往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不够娴熟或是实验步骤多、仪器多、注意事项多而造成实验时间过长,影响了一堂课的知识传授。如果为了完成化学知识的讲授而摒弃实验教学环节,个人认为这是不尊重化学学科学习过程的,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来说也是不利的。我们可以根据学情和课题知识容量对实验做“减”法处理,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目的。”减不是删,是对课堂实验进行时间分配上的精简处理,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是义务教育阶段开始从定量的角度认识

3、和研究化学的转折点,是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和进行化学计算的理论基础,其实验的价值意义深远。书本中利用“红磷的燃烧”、“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及“镁条的燃烧四个实验让学生深刻认识质量守恒的内涵,个人意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减法设计:1 .教学设计层面红磷的燃烧”和“镁条的燃烧”两个实验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由老师进行演示,“其中红磷的燃烧演示实验除了引发学生思考以外,还可以起到对学生分组实验的示范作用,有利于学生分组实验的有序开展,“镁条的燃烧”演示实验可以再次促动学生的求知欲。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和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作为学生分组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反应物

4、和生成物的质量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深刻认识。2 .学生实验设计层面托盘天平的调零、祛码的取用、游码的拨动,仪器的轻拿轻放等操作注意事项影响了大部分学生实验的效率,在这里可以把托盘天平改为电子秤,大大缩减操作所需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在电子秤上提前设定好称量区域,避免前后两次称量仪器放的位置不同而造成数据存在差异。二、课堂实验教学的增化学来源于生活,为社会服务,为美好生活服务,作为化学老师在授课时应该尽量去挖掘课本中实验素材,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无处不在,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下面几个实验是本人觉得有必要增加的。1.证明微粒特点的实验(1)分子运动速率受温度影响书本利用实

5、验3-1“品红在水中的扩散”来阐述和解释分子是不停运动的,也用文字说明如果改为热水,品红的扩散会更快些,虽然可以通过糖在热水溶解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的方法来说明,但都没有课堂实验的直观效果好,因此增加一个“品红在等量热水中的扩散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无需解释,学生自然而然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结论。(2)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受温度和压强影响在上册书第三单元课题一分子和原子,用了举例的方法来阐述分子之间有间隔及影响分子之间间隔的因素,用一些小实验完全可以让学生快速直观的体会这些知识,列表如下:直观认识分子之间有间隔100毫升左右的染色酒精(可用有色饮料替代)与100亳升左右的水装入容积大的锥

6、形瓶或烧瓶中,对比振荡前后的体积。扎紧装有半袋左右空气的塑料袋袋口,放入热水证明分子之间的间隔受温中观察现象,然后放入冰水中再观察现象。(可设度影响为学生分组实验)用注射器抽取8到10毫升的空气,堵住注射口,证明分子之间的间隔受压强影响,且不同状态的物质用力推活塞,观察现象;再用注射器抽取等量体积的水,堵住注射口,用力推活塞观飙象。(可设为学生分组实验)分子之间间隔不同3 .初步了解酸雨的形成及标准(1)酸雨的形成在上册第七单元课题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中讲到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我们可以把在前面做的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拿来再做一次,如右图所示。实验结束后,盖上玻璃片,振荡

7、,取水样于试管中,然后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剂,观察现象,发现紫色石蕊变红,即可得知二氧化硫溶于水会形成酸雨。这个实验的设计改编于上册实验6-5“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探究,即达到了温故知新的效果,又拓展了学生视野,活跃了课堂氛围。(2)酸雨的标准下册第十单元课题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中讲到酸雨的pH5.6,结合的PH试纸的使用,我们可以增设实验“检验碳酸的PH值来让学生深刻认识酸雨的标准。4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下册第十单元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中讲到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这是酸碱盐篇章不能忽视的重要知识点,但书本没有设计实验来证明,在作业及中考模拟试题中却出现了该实验的设计及探讨,所以很有必旋紧瓶

8、塞,振荡对比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要在课堂上去展示这一反应的验证性实验。5 .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结合课本讲述的知识和生活小常识,我们可以增设两种实验鉴别。第一是“对比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吸水性,第二是“灼烧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这两个小实验,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也会让学生感到化学对自己今后生活的积极帮助。以上观点是本人从教以来的交流学习心得或闭门造车式的自我革新,虽然说新课改以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新的课堂互动模式等等大量信息翻转在坚守在一线教学的老师的脑海里,但这些都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外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实验的化学课更具有灵魂,特别中考改革以后,我们更应该进一步去学习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集思广益,静心反思,逐步形成符合校情、学情及教师自己特点的课堂实验教学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