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菌棒集约化生产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耳菌棒集约化生产技术规程.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CCS点击此处添加CCS号T/GXEFA团体标准TXXXGXEFA-XXXX银耳菌棒集约化生产技术规范TechnicaIspecificationsforintensiveproductionofTremeIIafuciformisrods(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 -XX-XX 发布XXXX-XX-XX实施广西食用菌协会发布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西壮族自治
2、区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广西食用菌协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祁亮亮、姜明国、杨立芳、邓优锦、刘栩州、李俐颖、胡永强。银耳菌棒集约化生产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界定了银耳菌棒集约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要求、生产技术、采收等,描述了生产档案作为追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银耳菌棒集约化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5483天然石
3、膏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29368银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GB/T35880银耳菌种质量检验规程GB50041锅炉房设计标准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119饲料原料小麦熬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银耳TremeIIafuciformisBerk隶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银耳目(Tremellales)银耳科(Trimellaceae),银耳属(TrCmCIla),亦称白木耳,其子实体由数片至十几片纯白或乳白色胶质瓣组成,形似菊花形、牡丹形或绣球形。
4、4要求41场地选择4.1.1基本要求应通风良好、水电齐全、交通便利、给排水方便、不易遭受洪涝灾害的区域。4.1.2环境卫生要求周边5km内无化学污染源,Ikm内无工业废弃物,30Onl内无规模养殖的禽畜舍、垃圾场、粪便堆积场、粉尘污染源(如:大量扬尘的水泥厂、砖瓦厂、石灰厂、木材加工厂等),50m内无死水池塘、集贸市场。45厂房设置和布局4.2.1厂房设置4.2.1.1总则有各自隔离的原料区、拌料区、料棒制作区、灭菌区、冷却区、接种区、菌丝培养区、锅炉区等。原料区、搅拌区、料棒制作区和灭菌区多采用半封闭式厂房;冷却区、接种区和菌丝培养区采用全封闭式厂房。各个区内环境要求符合GB3095中环境空
5、气二类区质量要求以及NY/T391中对产地环境的规定。4.2.1.2原料区原料区应保持地面清洁,通风良好,阴凉干燥,注意防虫,防潮。4.2.1.3拌料区使用拌料机进行拌料,将栽培原料搅拌均匀,及时清理散落料。4.2.1.4料棒制作区使用全自动装袋机进行装袋,要求地面、墙壁清洁无杂物,无积水,及时清理散落料。4.2.1.5灭菌区灭菌设备设施应采用有资质的专业厂家生产的灭菌设备或由专业人员设计、制作高压灭菌间。灭菌数量应与日生产规模相配套,蒸汽锅炉选型应与生产规模相配套。1.2. 1.6冷却区、接种区和菌丝培养区对温度、湿度、通气和光照等环境条件进行人工调控且应符合NY/T528的规定。1.3.
6、1.7锅炉区应符合GB50041的规定。4. 2.2布局应按菌种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安排布局,无菌区与有菌区有效隔离。44品种选择应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银耳品种,根据养菌周期、产量、菇型、菇盖、菇质和售价等因素综合考量选择合适的品种,如Tr21、TrO1、Tr2016、福银雪耳、福银黄冠、银耳9901、绣银1号、20-1.川银耳1号、川银耳2号等品种。5生产技术51栽培基质要求5.1.1主料棉籽壳:要求棉绒白色或灰白色,颗粒松散状,无结块,无明显棉籽仁聚集,无明显碎绒块,无霉变、无虫、无腐烂;有棉籽壳特有气味,无刺激性异味;无明显泥沙等可见杂质。木屑:要求为银耳适生树种(壳斗科、金缕梅科、桦
7、木科、杜英科、漆树科、胡桃科、五加科、榛科、豆科、安息香科、大戟科、杨柳科),无霉变、干燥、无异物。5.1.2辅料水分应符合GB5749的规定。秋皮新鲜、洁净、干燥、无虫蛀、无结块、无霉变、无异味、无杂质,水分含量不超过14%,且符合NY/T119的规定。石膏应符合GB/T5483的规定。其它辅料应符合NY/T1935的规定。5.1.3配方推荐使用配方如下。配方一:棉籽壳83.1%、熟皮16.0%、石膏粉0.9%,含水量55%60%配方二:莲子壳38.6%、桑枝屑24.6%、麦款35.9%,石膏粉0.9%,含水量55%60%E5栽培基质混合按计划生产数量和配方中各原料的比例准确称取重量,先投主
8、料后投辅料后,搅拌两次。5.2.1一次搅拌(干拌)投料后先不加水,搅拌时间宜为IOInin15min。5. 2.2二次搅拌(湿拌)向培养料中加水直至所要求含水量,边加水边搅拌,搅拌时间30min60min根据棉籽壳质量和在栽培季节及当日气候,基质含水量52%58%“1料棒制作5.1.1 装袋按照GB/T29369的要求执行。5. 3.2灭菌5. 3.2.1装好的料棒应及时高压蒸汽灭菌,要求当口配料,当日装完,当日灭菌。5. 3.2.2从加水搅拌至装袋开始灭菌,5h之内完成为宜。100C105C保温时间应大于60min,待料温与灭菌锅温度趋于一致时,再升至112C119C的灭菌温度,保持30Om
9、in以上。灭菌时应检查排气阀工作处于正常状态。5. 3.3冷却灭菌结束后,及时打开高压灭菌锅的炉门,灭菌锅内温度降至80C左右时,及时出锅并转移至冷却间,进行一次冷却和二次冷却。一次冷却通入高效过滤的新鲜空气将料棒冷却至5055。二次冷却采用制冷风机快速降温,料棒温度冷却至26C以下可接种。44接种5.4.1接种室要求每天接种工作结束,接种机的相关部件应拆卸清洗干净。接种室打扫干净后,宜使用新洁尔灭、次氯酸钠、二氯异氟尿酸钠或三氯异氟尿酸等消毒液对地面进行消毒,清理的垃圾及时带出净化车间,最后进行臭氧消毒60min-120min.5.4.2菌种质量要求宜使用固体菌种进行接种。菌种应符合GB/T
10、35880规定的质量要求,香灰菌丝生长健壮、分布均匀、分泌黑色素,培养基表面出现许多白毛团。5.4.3拌种接种前12h24h内使用拌菌器进行拌种,银耳菌种应充分打碎,混合均匀,以不出现菌丝块为宜。5.4.4接种操作按无菌操作进行人工接种,银耳栽培种宜接3孔,左手揭起穴口的胶布,迅速把接种器内菌种压进穴口,并将胶布顺手拉平并覆盖于穴口,接入穴内的菌种比穴口应在InIm2mm,每孔接种量L0gL5g。5.4.5菌丝培养5.4.5.1培养室要求培养室应干净、干燥、通风、避光。使用前48h,地面清洗干净,晾干后喷洒新洁尔灭、次氯酸钠、二氯异鼠尿酸钠或三氯异氟尿酸等消毒液对地面进行消毒,使用前24h进行
11、臭氧或烟熏消毒。料棒入库前通风,无异味后入库培养。5.4.5.2培养要求菌丝培养要求见表1。表1菌丝培养要求日程/d生长状况作业内容环境条件要工注意事项温度/C湿度/%通风1-3菌丝萌发期,菌丝呈羽毛状迅速定制,并延伸到培养基质内。菌棒集中在培养架倒置培养。252740每30min通风1次,1Inin/次保护接种口覆盖物48可见穴中现白毛团,菌丝沿袋壁生长。232560每30min通风1次,2min次翻袋检查杂菌,如有杂菌污染及时清理,注意防虫,注意控温。9-12菌落直径8Cm10cm,杳灰菌开始转色。22257580每30min通风1次,3min次注意防虫,注意控温保湿。1315菌落直径10
12、Cm14cm,分散培养后香灰菌生长速度加快。菌棒转移到出菇架分散倒置培养,菌棒间隔5Cm10cm。22247580每30min通风1次,3min次注意防虫,注意控温保湿。1620菌丝基本布满菌袋,有淡黄色原基形成。22247580早晚各一次,2h次2122菌种口分泌大量黄色液滴。十字形或圆形割膜扩I15cm,加湿器加湿。222495100早晚各一次,2h次割膜扩口前对袋面及刀片消毒,扩口后6h后加湿。2330耳片直径2Cnl6cm,耳片未展开。222490100早晚各一次,2h次3037耳片直径7Cm10cm,耳片松展。222495100早晚各一次,2h次3839耳片直径10CmHcm,耳片松展。菌棒正置培养,喷水加湿,每朵银耳喷水10S20So2224自然早晚各一次,2h次4045耳片直径11cm15Cnb耳片略有收缩色白,基部呈黄色,有弹性。停止加湿,加大通风,成耳待收。2224自然早晚各一次,2h次增加散射光,注意保湿与通风。6采收当菌袋收缩出现皱褶、变轻,耳片收缩,边缘干缩,有弹性即可采收,一次性采收,采摘整个子实体。7生产档案应建立生产档案,档案内容包括菌种、原料、栽培配方、料棒制作、接种、菌丝培养、采收等,并保存至少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