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战国策》中山史料系年及其编纂疏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战国策》中山史料系年及其编纂疏误.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试论战国策中山史料系年及购纂南吴中山国作为战国时期仅次于“万乘之国”的“千乘之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史记没有为中山立传,中山史料的留存十分散乱。西汉刘向在编纂战国策时为其单列一“策”,成为传世典籍中最早的中山史料汇编。中山策虽有一定的编纂原则,却较为随意,史料又多以记言为主,缺乏系统的系年考证。前贤对战国策中山史料的系年存在疏误,本文在前人基础上重加考实,并对中山策的编纂疏误加以论述。一、魏灭中山时期的史料系年中山在春秋时称鲜虞(见左传昭公十二年经文、左传定公四年传文),为白狄别种。最初在晋国的控制下活动,曾卷入晋国卿大夫的政治斗争,险被灭。177264后来中山因晋国内乱摆脱控
2、制,在战国初期势力复苏。179265史记赵世家载“(赵献侯)十年(前414),中山武公初立32166,世本称“中山武公居顾”435,可知武公统治下的中山以“顾”为国都(河北定州区域)268,有一定实力。战国时期,中山遭遇了两次灭国,一次是战国初期被魏文侯所灭,国土由魏管辖。但魏属中山只存在了二十余年,后中山桓公复国。约在战国中期,复国后的中山再被赵所灭,史记赵世家载“(惠文王)三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32184,至此中山亡国。(一)魏灭中山时间驳“魏文侯十七年灭中山”说史载魏文侯灭中山的时间存在争议,史记称:(赵)烈侯元年,魏文侯伐中山,使太子击守之。32166(魏)文侯十七年,伐中山,使
3、子击守之中山以拔。32223(周威烈王十八年、赵烈侯元年、魏文侯十七年,公子)击守中山。3858可知太史公将魏灭中山的时间系于魏文侯十七年,亦即周威烈王十八年、赵烈侯元年。但史记对魏文侯的在位时间记载有误,史记称:(魏文侯三十八年)文侯卒。子击立,是为武侯。魏武侯元年,赵敬侯初立。32226(赵烈侯)九年,烈侯卒,弟武公立。武公十三年卒,赵复立烈侯太子章,是为敬侯。是岁,魏文侯卒。32167可知太史公认为魏文侯在位共38年,且魏武侯与赵敬侯同时继位,其距魏文侯灭中山21年。竹书纪年的记载却不同,文献称:(魏文侯)五十年卒。魏武侯元年,当赵烈侯之十四年。32226可见竹书纪年认为魏文侯在位50年
4、,且魏武侯继位时当在赵烈侯十四年,并非赵敬侯元年。大多数学者以史记的记载为准而忽略竹书纪年,但此书西晋太康二年出土于战国魏王墓,三家分晋后又按魏国纪年叙述史事,当出自魏国史官之手,是研究魏国历史的第一手资料。竹书纪年虽已散佚,但前贤从各类古书中钩沉的辑录本(即古本竹书纪年)仍有价值,尤其在考实战国历史方面功劳甚伟,51-2不可忽视。魏文侯灭中山大致发生在战国初期三家分晋前后。史记周本纪称“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命韩、魏、赵为诸侯”网199,赵世家称“(赵烈侯)六年,魏、韩、赵皆相立为诸侯”网2166,韩世家也称“(韩景侯)六年,与赵、魏俱得列为诸侯”32261,可知三家分立诸侯的年份是确定的
5、,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前403年。魏世家称:文侯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中山以拔。32223二十二年,魏、赵、韩列为诸侯。32223可知魏文侯立为诸侯时距其灭中山五年,则魏文侯灭中山的时间应在前408年。古本竹书纪年称魏文侯五十年卒,又称魏武侯逾年被立时在赵烈侯十四年,则魏文侯卒于赵烈侯十三年。赵烈侯在六年被立为诸侯,即前403年,则赵烈侯十三年为前396年。以此推论,魏文侯初立在前445年,其灭中山时(前408年)应是魏文侯三十八年,非史记载录的文侯十七年。以此为基准,我们能够对战国策此期中山史料进行重新系年。(一)此期相关史料系年1 .中山策魏文侯欲残中山,前409年左右魏文侯欲残中山
6、章是中山策的第一章,记录的内容也是最早的中山史料。魏文侯三十八年灭中山,本章言“欲残”,可知此事在军事行动以前,但不会太久。本章的问题在于文献中出现了“赵襄子”。文献称:魏文侯欲残中山。常庄谈谓赵襄子日:“魏并中山,必无赵矣。公何不请公子倾以为正妻,因封之中山,是中山复立也。”61851范祥雍依据竹书纪年认为魏文侯初立在前445年,又依史记魏文侯十七年伐中山将此文献系于赵襄子四十七年,即前429年1851,误。魏文侯灭中山后五年被立为诸侯,时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即魏文侯四十三年,故魂灭中山的时间应在魏文侯三十八年,非十七年。又,范祥雍认为即使魏在前408年伐中山,“欲”的谋划时间
7、也可归于赵襄子时期。61851然魏文侯十七年与三十八年相距21年,时间跨度太长,此说牵强。元代吴师道认为,“赵襄子”应改为“赵献子”,因魏文侯灭中山时,赵献子卒、赵烈侯刚立,“欲”表明此事在灭中山之前,故应在赵献子之世团508,对此我们赞同。魏文侯欲残中山章应系于魏文侯三十七年左右,即前409年,此时在赵献子时期。文中人物如“常庄谈”“赵襄子”可能出于后人的托拟,不必深究。郭人民战国策校注系年依清于曾战国策年表系于魏文侯十五年、周考王九年、赵襄子二十三年812249647,柯镇昌战国策文系年注析认为其在魏文侯灭中山之后1020,清顾观光战国策编年系在周威烈王元年11369,皆误。2 .赵策一魏
8、文侯借道于赵攻中山,前408年此章开篇谓:“魏文侯借道于赵,攻中山。”6964范祥雍认为魏攻中山在赵襄子四十六年,“赵侯”是对赵襄子的追谥6964,其说牵强不从。本章记述魏文侯灭中山时的历史细节,当在魏文侯三十八年,即前408年。文献称“君不如许之”,可见赵有促成魏灭中山之意,这与魏文侯欲残中山的“不欲”有别,可知是木已成舟、临阵换策,故必在其后。郭人民战国策校注系年依于售战国策年表系于魏文侯十五年、周考王九年812249345,误。3 .中山策乐羊为魏将攻中山魏策一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前408年这两章一详一略,所述为一事,即乐羊攻中山时中山君烹杀乐羊子,乐羊忍痛饮羹却受到魏文侯的猜忌。其详者
9、为魏策,略者为中山策,今同系于魏文侯三十八年,即前408年。郭人民将中山策乐羊为魏将攻中山系于魏文侯十五年、周考王九年9655,将魏策一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系于魏文侯十七年,周威烈王九年9437;于盥将中山策乐羊为魏将攻中山系于魏文侯十五年、周考王九年,将魏策一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系于魏文侯十七年,周考王十一年网1224,皆误。4 .中山策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前408年此章争议较大,除系年外,还涉及史实真实性问题。文献称: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日:“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很饵
10、之。臣父且死,日: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日:“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渝得士二人。”61874主要讲述了中山亡国时的事情,中山君因一杯羊羹亡国,却由一壶餐食得二土,令人唏嘘。文献记录的内容是在中山亡国之时,但中山历史上有两次亡国,此系于何时引起争论。清于曾认为其在赵攻中山之时,当系于周赧王十四年(前301年)、赵武灵王二十五年81249,范祥雍则定在魏灭中山之时1875。此章所述内容出于托伪,系年无法考实,但依文意定在魏灭中山之时更为合理。文献称“楚伐中山”导致中山亡国,但从历史记载来看,中山的灭亡并非由楚导致。楚与中山相
11、隔甚远,途径魏、赵两国,不可能越魏、赵来灭中山。全祖望经史问答曾说,“中山于楚,真风马牛,楚虽强,不能越魏跪!赵过代,而集矢于中山21988,一语中的。且策文所述“羊羹”“壶餐”二事,与左传宣公二年记载的华元、赵盾事极为类似,故全祖望疑其附会121989,可谓确论。“羊羹”“壶餐二事亦见史记史记,宋微子世家:“华元之将战,杀羊以食土,其御羊羹不及,故怨。”史记赵世家:“盾素仁爱人,尝所食桑下饿人反杆救盾,盾以得亡。”31967,2150,此章事出托拟无疑。王先谦曾据文献所称的“楚伐中山”定本章于楚昭王元年(前515年)1313,大误,然本章系年确实困难,但仍有必要。我们认为,托拟文献载录的具体
12、事件虽不正确,但其历史背景和思想倾向未必全为虚构。从本章来看,中山君逃亡时已有悔意,其“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的言论正是对自身言行的反省和总结,从中可见东山再起的斗志。中山历史上桓公曾经历亡国后的复国,故范祥雍认为此章应在魏王中山之时较为恰当61875,对此我们认同。当然,学界将此章系在赵灭中山时期的支持者也不少除于管外,何浩、鲜虞中山国史也持此观点。27514,但直接证据不足,不如将其看作托拟之词,依文意将背景系于此时为佳。今暂且将此章系于魏文侯三十八年灭中山时期,即前408年。郭人民系于楚惠王末年655、顾观光系于周烈王四十六年11383,并误。二、中山称王时期的史料
13、系年魏灭中山后,中山尚未绝祀司马贞史记索隐称“魏遂灭之,尚不绝祀”,见史记乐毅列传。32945,二十余年后桓公复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山在王厝时国力达到鼎盛,并称王。15(一)中山称王时间与“五国相王”战国策说中山称王出于公孙衍的合纵布局,称“犀首(公孙衍曾任魏国犀首)立五王”1851,又称“中山与燕、赵为王”61860。从考古资料来看,中山王墓Ml出土了15个鼎,同时还有大量“王”字标记器物285,可知中山称王为事实。中山称王的时间史书失载,但应与燕同时。史记燕召公世家称“(文公)二十九年,文公卒,太子立,是为易王”,“(易王)十年,燕君为王”31881,楚世家也有“(怀王六年)燕、韩君
14、初称王”32067语,可知燕、韩等国称王在燕易王十年、楚怀王六年,即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然赵世家的记载却不同,赵世家谓:(赵武灵王)八年,韩击秦,不胜而去。五国相王,赵独否,日:“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已日“君,32173赵武灵王八年在前318年,与燕世家的记载不同,又说相王结果未被赵认同。清代于因认为此不合赵武灵王言行,疑太史公讹以卫国贬号为君之事。61854的确如此,史记鲁周公世家称:子叔立,是为平公,是时六国皆称王。平公十二年,秦惠王卒。31867-1868秦惠文王卒于前311年,距鲁平公初立12年,则鲁平公元年为前323年,此年六国皆称王,赵世家记载有误。中山因“五国
15、相王”而得以称王,可五国名号却有争议。高诱谓“齐、赵、魏、燕、中山”,鲍彪谓“秦、韩、燕、宋、中山”,吕祖谦称“韩、燕、中山、赵”,范祥雍认为“秦、燕、韩、赵、中山”,陈梦家说“齐、燕、魏、赵、韩、中山六国61855。此外,还有其他说法如杨宽认为赵、魏、韩、燕、中山。16。从史籍记载来看,楚在春秋时早已称王,齐、魏称王在魏惠王后元元年(前334年)史记秦本纪称“(惠文王)四年,天子致文武昨。齐、魏为王,173203260,秦称王在周显王四十四年(前325年)史记周本纪称“(周显王)四十四年,秦惠王称王”。3200,燕、韩称王在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韩宣惠王称王时间以楚世家为准,秦本纪韩世家有误。,燕、赵虽未明,依中山策“中山与燕、赵为王”同定于前323年。至此楚、齐、魏、秦、燕、韩、赵、中山皆称王。从时间来看,前323年称王者有燕、韩、赵、中山四国;以中山策犀首立五王和中山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