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霓裳羽衣曲》在唐诗中的书写及诗歌史价值-OntheDescriptionofTheRainbowandFeatherGarmentsDanceinTangPoetryandIts.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54182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霓裳羽衣曲》在唐诗中的书写及诗歌史价值-OntheDescriptionofTheRainbowandFeatherGarmentsDanceinTangPoetryandIts.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论《霓裳羽衣曲》在唐诗中的书写及诗歌史价值-OntheDescriptionofTheRainbowandFeatherGarmentsDanceinTangPoetryandIts.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论《霓裳羽衣曲》在唐诗中的书写及诗歌史价值-OntheDescriptionofTheRainbowandFeatherGarmentsDanceinTangPoetryandIts.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论《霓裳羽衣曲》在唐诗中的书写及诗歌史价值-OntheDescriptionofTheRainbowandFeatherGarmentsDanceinTangPoetryandIts.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论《霓裳羽衣曲》在唐诗中的书写及诗歌史价值-OntheDescriptionofTheRainbowandFeatherGarmentsDanceinTangPoetryandIts.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论《霓裳羽衣曲》在唐诗中的书写及诗歌史价值-OntheDescriptionofTheRainbowandFeatherGarmentsDanceinTangPoetryandIts.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论《霓裳羽衣曲》在唐诗中的书写及诗歌史价值-OntheDescriptionofTheRainbowandFeatherGarmentsDanceinTangPoetryandIts.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论《霓裳羽衣曲》在唐诗中的书写及诗歌史价值-OntheDescriptionofTheRainbowandFeatherGarmentsDanceinTangPoetryandIts.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论《霓裳羽衣曲》在唐诗中的书写及诗歌史价值-OntheDescriptionofTheRainbowandFeatherGarmentsDanceinTangPoetryandIts.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论《霓裳羽衣曲》在唐诗中的书写及诗歌史价值-OntheDescriptionofTheRainbowandFeatherGarmentsDanceinTangPoetryandIts.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霓裳羽衣曲》在唐诗中的书写及诗歌史价值-OntheDescriptionofTheRainbowandFeatherGarmentsDanceinTangPoetryandIt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霓裳羽衣曲》在唐诗中的书写及诗歌史价值-OntheDescriptionofTheRainbowandFeatherGarmentsDanceinTangPoetryandIts.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论霓裳羽衣曲在唐诗中的书写及诗歌史价值OntheDescriptionofTheRainbowandFeatherGarmentsDanceinTangPoetryandItsValueinHistoryofPoetry作者:柏红秀作者简介:柏红秀,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原文出处:江苏社会科学(南京)2021年第20211期第167-176页内容提要:盛唐描写霓裳羽衣曲的诗作极少。中晚唐约有六十多首,不少知名诗人参与过此类作品的创作。中晚唐诗人以它来审视盛唐历史的兴与衰,或将之视为太平乐来赞美,或将之视为乱雅的俗乐来批判。中晚唐诗人们还描写此曲在当时的发展状况,写它在民间宴会特别是家庭宴

2、会上的活跃、规模的缩小以及形式的多样。由霓裳羽衣曲在唐诗中的书写梳理可知,其诗歌史价值主要有二:一、霓裳羽衣曲虽然是盛唐名曲,但是在中唐时才被融入诗歌创作,这除了跟中唐诗人们的努力相关,更与它此时从宫廷向民间的扩散历史密不可分,故而探索唐诗中丰富的音乐文化现象时,应当基于音乐文化的细致梳理,唯此才会丰富厚实、科学客观且令人信服。二、面对盛唐这首著名的乐曲,中晚唐诗人并不囿于传统儒家“重雅轻俗”音乐思想,而是扎根生活积极创新,将之塑造成太平盛世和美好生活的典型意象,此后这也被诸多的文艺样式所继承和吸收,这是诗歌在唐代乃至后世焕发活力的根源。期刊名称: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21年06

3、期关键词:霓裳羽衣曲/儒家音乐思想/雅乐/俗乐标题注释: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间宝卷文献集成及研究”(19ZDA286)和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戏剧综合研究与文化生态建设”(2017ZSTDOI3)阶段性成果O霓裳羽衣曲是盛唐宫廷著名的法曲,它主要由梨园负责表演。此曲最初由地方进献,新唐书礼乐十二记载:其后,河西节度使杨敬忠献霓裳羽衣曲十二遍,凡曲终必遽,唯霓裳羽衣曲将毕,引声益缓。进入宫廷以后,精通音乐的唐玄宗参与了对它的改造工作。白居易霓裳羽衣一有舞字歌和微之: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唐宋两朝的笔记中有诸多关于唐玄宗游月宫以后创作出此曲的传说,这些实际上是在说唐

4、玄宗改造此曲时靠的是特有的艺术灵感。霓裳羽衣曲进入宫廷以后,人们不但改造它的乐曲,而且还更改了它的称名。唐会要诸乐日:”(天宝十三载)婆罗门改为霓裳羽衣。霓裳羽衣曲篇制结构很长,包括散序、中序及入破等部分,其中散序无拍,入破胡E常舒缓,故而它与同时代乐曲相比特征鲜明。霓裳羽衣曲作为盛唐新制的法曲俗乐,它由梨园弟子负责演奏,主要服务于唐玄宗和杨贵妃参与的宫廷内宴。大酷时,它也会向民间开放为百姓表演。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四“至德元载:初,上皇每酷宴,先设太常雅乐坐部、立部,继以鼓吹、胡乐、教坊、府县散乐、杂戏;又以山车、陆船载乐往来;又出宫人舞霓裳羽衣。当然,在这样的场合中,百姓只能远距离地欣赏它。从

5、王维看图识乐一事的极度流行可知,它在当时的民间已有表演。由于盛唐时王维经常出入的是王公贵族的宴会,主要活跃在京城长安,所以当时霓裳羽衣曲即便在民间有表演,也仅限于京城顶尖的富贵圈。正因为它在盛唐时与平民百姓相距甚远,所以盛唐诗篇对它的描写极少,仅杨贵妃赠张云容舞一首,描写的是当时宫廷乐人表演此曲的舞态及效果。但是到了中唐以后,此曲却不断地深入诗歌中,成为诗篇描写的重要内容。知名诗人如刘禹锡、白居易、王建、杜牧、温庭筠和曹唐等均有这方面的创作,相关的作品达六十多首。尽管参与创作的著名诗人和作品数量都不少,但是相关的研究成果却并不多。已有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此乐曲的考证上,如涉及它的篇章结构、创作者、

6、历史流传和史学价值等几方面。对于此曲与文学关系的探索极少,并且有不少还是与戏曲相关的(11),与唐诗相关的成果仅3篇左右Q2)。其实考察霓裳羽衣曲在唐代诗歌的书写历程,对于我们理解唐诗创作演进的丰富历程、儒家音乐思想在唐代对于诗歌创作的具体影响以及推动当下文明建设等均具有积极的作用。一、兴与衰:盛唐历史景象的书写1.视之为太平乐,以此来写盛唐的繁荣。霓裳羽衣曲产生于开元,兴盛于天宝,与盛唐的兴盛正好同步,故而中晚唐一些诗人将它视为太平乐。如张继华清宫有“天宝承平奈乐何,华清宫殿郁嵯峨,进而写此曲的闲雅从容,玉树长飘云外曲,霓裳闲舞月中歌(13);如白居易法曲一本此下有歌字一美列圣正华声也视之为

7、华夏正声和治世之乐,法曲法曲舞霓裳。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诗人以自注的方式来强调它的华音特征,法曲虽似失雅音,盖诸夏之声也。故历朝行焉。明皇虽雅好度曲,然未尝使蕃汉杂奏。天宝十三载,始诏诸道调法曲与胡部新声合作,识者深异之。明皇冬,安禄山反(14)。虽然此曲是新兴的俗乐,然而在不少中晚唐人心中,它却是古音和善音。如唐文宗登基之初,有重振大唐志向,他对于当时流兴的俗乐持抵触的态度,热衷的是古乐,曾命令乐人们依据盛唐霓裳羽衣曲来创制新曲,旧唐书冯宿附弟冯定:文宗每听乐,鄙郑、卫声,诏奉常习开元中霓裳羽衣舞,以云韶乐和之。Q5)可见在唐文宗心中,此曲就是古乐的

8、代表作。唐文宗朝还将霓裳羽衣曲当作科举的诗题,李肱省试霓裳羽衣曲在众作中脱颖而出,此诗美誉了盛唐霓裳羽衣曲,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诗末有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说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可见诗人也是将之视为太平乐的(16)。中晚唐诗人们会借助此乐来传情达意,抒发对盛唐的缅怀以及盛世一去不返的悲伤,以此来寄托出对现实社会的深切失落。如吴融华清宫四首写此曲还没有演完“安史之乱”就爆发了,故而遗恨满怀,诗人心中的遗恨自然是关乎盛世不再的,“渔阳烽火照函关,玉辇匆匆下此山。一曲羽衣听不尽,至今遗恨水潺潺(17)。如徐黄再幸华清宫,它写到“安史之乱”以后宫廷的衰败和杨贵妃的死亡

9、,诗人也是将这些与此曲相联系,雪女冢头瑶草合,贵妃池里玉莲衰。霓裳旧曲飞霜殿,梦破魂惊绝后期(18)。又如徐铉题紫阳观,诗句有惆怅霓裳太平事,一函真迹锁昭台(19)等。这些诗篇中遗恨、梦破魂惊及惆怅等情感均是借助此曲来抒发的。诗人们将霓裳羽衣曲视为盛世之音来描写以抒发对盛唐的赞誉和对现实的失落时,常会借助盛唐宫人和乐人们来传情达意,会写他们在盛唐习演此乐的荣耀以及由此而受到的与众不同的君恩。盛唐宫廷音乐机构除了太常寺以外,还新设了教坊和梨园。法曲是在梨园中表演的。盛唐梨园的乐人由两部分人构成,一是从太常寺乐工里选拔出来的男性乐工,一是从宫女中选择出来的女性乐人,女性乐人与内教坊的女乐人们一样,

10、也是居住在宜春院。因为唐玄宗极爱法曲并且会亲自去梨园中教授乐曲,故而梨园乐人的地位极高,时人称他们为“梨园弟子,也就是皇帝弟子的意思。因为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喜爱的法曲乐曲,他本人还亲自参与此曲的创制,所以在梨园里表演此曲的乐人们受到的君恩自然较一般梨园乐人更多。王建霓裳词十首便是这类作品的代表。此诗既描写了盛唐宫廷乐人习演此曲时的场景,如歌唱时声音的优美,“一声声向天头落,效一作学得仙人夜唱经”;如舞蹈时服装和舞台造型的豪华,武皇自一作目送西王母,新换一作染霓裳月一作日色裙、宫女月中一作明更替一作潜立,黄金梯滑并行难”等。同时还特别提到表演者受到的恩宠,比如唐玄宗会亲自教授他们,散声未足重来授

11、,直到床前见上皇”;杨贵妃会前来作陪街口观赏,伴教霓裳有贵妃,从初直到曲成时、应是T乍日晚贵妃楼上看,内人舁下T乍出彩罗箱;他们表演后会被赐以华美的衣服,一时跪拜霓裳彻,立地阶前赐紫T乍彩衣”等(20)。除了王建这篇描写详细的作品以外,还有一些诗篇也是以盛唐宫人为描写对象,或写他们的表演,或写他们受到的君恩,只是描写的内容较之王建的这篇相对简略一些。比如刘言史乐府杂词三首写的是它表演的盛况,“蝉鬓红冠粉黛轻,云和新教羽衣成。月光如雪金阶上,进却颇梨义甲声(21);如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写的是舞者因为年少和舞姿轻盈而受到唐玄宗的留卜关注,武皇含笑把金觥,更请霓裳一两声。护帐宫人最年少,舞腰时挈绣

12、裙轻(22);如和凝宫词百首写的是乐人因为表演此曲而受唐玄宗恩赐改名等,霓裳曲罢君王笑,宜近前来与改名”(23)。借助表演此曲的盛唐宫人或乐人来抒情时,诗人们常常会使用对比的描写手法,即将宫廷乐人在盛唐和中唐时的人生境况进行对比,以此来表达对盛唐的缅怀和在现实的巨大失落。如顾况听刘安唱歌写乐人在盛唐时因擅长此曲而红极一时,但是到了中唐却无人关注倍受冷落,即今法曲无人唱,已逐霓裳飞上天(24);如王建日宫人写盛唐旧宫人处在深宫旧艺全抛以后人生面对着无尽的寂寞和空虚,霓裳法曲浑抛却,独自花间扫玉阶”(25);如赵嘏冷日过骊山T乍孟迟诗也是写盛唐梨园弟子不再表演此曲以后人生的一片悲愁,霓裳一曲千门锁

13、,白尽梨园弟子头”(26);如郑谷长门怨二首写的是盛唐宫女昔日因此曲而得宠,如今却处在深宫君恩不再,故而心中生出无限的哀怨,闲把罗衣泣凤凰,先朝曾教舞霓裳”流水君恩共不回,杏花争忍扫成堆(27)。这方面最典型的作品是白居易的江南遇天宝乐叟。这首诗通过旧乐人对盛唐时光详尽的回忆,以此来与当下战乱衰败的现实作比较,表达出这位旧乐人的失落和悲伤,当然诗篇中旧乐人们的失落和悲伤更是属于诗人自己的。在这首诗中,诗人言及盛世有是时天下太平久,年年十月坐朝元”,将此曲的表演作为盛世娱乐的重要内容。在描写它表演时,述及参演者不仅有乐人而且还有杨贵妃,贵妃宛转侍君侧,体弱不胜珠翠繁。冬雪飘飘锦袍暖,春风荡漾霓裳

14、翻(28)。当中晚唐诗人们将此曲视为盛唐“太平乐时,自然很难绕开当时著名的“安史之乱,它导致大唐盛况一去不返。这些诗人们会明言两者的关系,强调两者并无因果上的关联。如温庭筠过华清宫二十二韵将此曲放在盛世背景下来描写,忆昔开元日,承平事胜游。贵妃专宠幸,天子富春秋,将此曲作为盛唐时帝妃欢乐生活的写照,月白霓裳殿,风干羯鼓楼;诗人在诗中还明言“安史之乱的原因,将之归于安禄山的不知感恩和叛变作乱,不料邯郸虱,俄成即墨牛(29)o同样的作品还有他的鸿胪寺有开元中锡宴堂楼台池沼雅为胜绝荒凉遗址仅有存者偶成四十韵。诗人先写唐玄宗执政时的升平局面,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恋以及两人的听乐享受视为盛世升平的典型事

15、件来呈现,婵娟得神艳,郁烈闻国香。紫绦鸣羯鼓,玉管吹霓裳”;同时强调此时政局清明,安禄山和李林甫未曾成奸作祸,禄山未封侯,林甫才为郎。昭融廓日月,妥帖一作贴安纪纲”,诗人视此曲为盛世康乐,四海正夷宴,一尘不飞扬。天子自犹一作游,一作悦。豫,侍臣宜乐康;明确指出安史之乱”的爆发和大唐由盛而衰均因时运而非人力所为,一旦紫微东,胡星森耀芒。凭陵逐鲸鲸,唐突驱犬羊(30)。2.视之为乱雅的俗乐,以之来写盛唐的衰败。作为盛唐的回忆,有些诗人会将此曲视为唐玄宗荒政的象征。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开篇便言及唐玄宗的失德,汉皇重色思倾国,接着写杨贵妃入宫以后他的荒乐行径,而在诗人笔下观看此曲的表演便是他荒乐的典型事件,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所以诗人认为正是唐玄宗的失德和纵乐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渔阳裨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31)。白居易在作品中将霓裳羽衣曲与“安史之乱”密切相联系,并强调两者的因果联系。在这类作品中,诗人们还会将霓裳羽衣曲与雅乐放在一起来作对比描写,强调它的俗乐特性以及它作为郑声对国家衰乱应当承担的责任。如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法曲,先是描写了盛唐时新乐的兴盛,指出它们使当时雅乐变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