腻烦与现代性-——兼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现代情感体验.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53207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腻烦与现代性-——兼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现代情感体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腻烦与现代性-——兼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现代情感体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腻烦与现代性-——兼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现代情感体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腻烦与现代性-——兼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现代情感体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腻烦与现代性-——兼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现代情感体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腻烦与现代性-——兼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现代情感体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腻烦与现代性-——兼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现代情感体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腻烦与现代性-——兼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现代情感体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腻烦与现代性-——兼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现代情感体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腻烦与现代性-——兼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现代情感体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腻烦与现代性-——兼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现代情感体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腻烦与现代性-——兼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现代情感体验.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腻烦与现代性兼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现代情感体验BoredomandModernityrModernEmotionalExperienceinNineteenth-CenturyEnglishLiterature作者:高晓玲作者简介:高晓玲,女,1974年生,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近期发表的论文有维多利亚时期文人的铁路焦虑(载外文研究2022年第1期)等原文出处:外国文学评论(京)2022年第20223期第200-219页内容提要:腻烦是古已有之的心理体验,在十九世纪成为知识群体关注的焦点。本文将腻烦概念置于当时的哲学、社会学

2、和文学语境中,考察西方现代转型对个体情感体验的微妙影响。哲学家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和尼采将腻烦看作无法逃避的生命本质状态,社会学家齐美尔则将其看作人们对待差异的麻木态度以及货币经济的必然结果。“游荡者”形象是腻烦在十九世纪文学中的人格化表征,情感教化和道德责任的培养成为当时解决腻烦的方案。期刊名称:外国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23年Ol期关键词:腻烦/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现代性标题注释: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维多利亚小说中的现代转型话语研究”(17BWWOO8)的阶段性成果。腻烦是消费社会和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种普遍体验,也是现代性的重要特征。根据牛津英语词典(C)ED)记载,腻烦首次出现在狄

3、更斯1852年发表的小说荒凉山庄中。女主人公德洛克夫人最常抱怨的就是“腻烦得要死(boredtodeath)。同时代的其他小说也经常出现以腻烦为主要特征的人物形象,他们大多出身贵族,衣食无忧,但生活乏味,精神空虚,缺乏热情。维多利亚文学研究通常关注这个时期的频繁社会变革引起的焦虑,与之对应的感受一腻烦却往往被忽略。然而,两者看似互不相干,实则同为西方现代转型带来的心理反应。批评家杰姆逊将腻烦称为现代世界最独特且最具象征意义的经验之一,并认为这种体验与维多利亚时代的都市生活密切相关。本文在梳理“腻烦”的概念史及其相关情感表达的基础上,将其重置于十九世纪西方的思想语境中进行考察。该时期的重要哲学家

4、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和尼采对腻烦本质的探究,社会学家齐美尔对腻烦和现代都市生活的关联性的认识,以及诗人波德莱尔对腻烦的书写为我们认识腻烦问题提供了多重视角。在维多利亚小说中,游荡者(O)形象成为腻烦的人格化表征,小说家通常将情感教化与责任意识视为解决腻烦问题的方案。一、腻烦的概念史腻烦,即无聊、倦怠、厌倦、乏味、无趣等,英文中的类似表达非常丰富,比如腻烦(boredom,ennui,blase)s淡漠(acedia,apathy,indifference,nonchalant).忧郁(melancholia)、抑郁(depression)、萎靡不振(atrophy,malaise).怠惰懒散(i

5、dleness,lassitudelinertia,languor)等等,这些词汇都从不同程度表达了消沉倦怠的精神状态。boredom虽然是维多利亚时期才出现的新词,但与之相关的情感体验却是古已有之。古希腊时期常用的表达是acedia,意为indifference”或apathy,即对任何事情都打不起精神的状态。古希腊修士埃瓦格里乌斯庞帝古斯(EVagriUSPonticus,345-399)列出八种损害个人灵性的恶念,其中就包括淡漠”。天主教徒通常称之为午间恶魔(noondaydemon),用于描述沙漠中的苦行僧侣所面临的魔鬼试探,因为正午的日光会让身体乏累饥饿,从而引发精神的颓丧倦怠,摧毁

6、人的意志力,导致灵魂堕落。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精神低迷的状态逐渐从宗教灵修语境中剥离出来,转向生理范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对melancholia(忧郁)的关注。英国作家罗伯特伯顿分析了忧郁症在医学、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方法,将“忧郁”描述为一种挥之不去的不快情绪.十七世纪六十年代,法语中出现了表达腻烦的词汇ennui”,到了十九世纪初,该词成为法国文人圈的热词。作家福楼拜在写给路易丝科莱特的信中提到“腻烦的恶心(nauseaofennui)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在1852年9月12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已经非常彻底地了解了这句话的真理过多的自由会导致腻烦。这句话由德拉克洛瓦说出

7、尤显反讽,在他广为人知的代表画作自由引导人民中,自由女神高举三色国旗引领法国人民前进,由此自由通过该作品成为法兰西民族精神的象征。有评论家指出,德拉克洛瓦体验到的是一种内在意义的危机,过多的自由如果没有转换为行动,会带来一种无意义感,使人质疑生活的目的。自由无疑是现代性的一部分内容,然而从暴力和混乱中刚刚冷静下来的法国人惶然无措,不知该如何运用这种向往已久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德拉克洛瓦所经历的腻烦具有明显的现代社会转变的普遍特征。波德莱尔则将腻烦情绪推向了高潮。在其代表作恶之花中,诗人用一系列意象形容腻烦,如忧郁、痛苦、邪恶、恶魔等等。在开篇诗歌致读者中,人类社会被喻为充满罪恶、污秽的动物

8、园,里面爬满了凶残嚎叫的怪物,其中最可怕的就是一只更丑、更凶、更脏的野兽!/尽管它不大活动,也不大声叫嚷,它却乐意使大地化为一片瓦砾场,在它打哈欠时,一口吞下全球。/这就是腻烦!。腻烦是一头颇难对付的妖怪,看似无声无息,却具有破坏一切的力量。恶之花中有四首诗都是以忧郁(Spleen)为标题。spleen的原义是脾,古希腊人认为过多的黑胆汁是由脾脏排出,会使人忧郁或抑郁。十九世纪该词成为文人的流行语,浪漫派作家用它来描述压抑和厌世的情绪。在这四首诗中,波德莱尔频繁使用阴雨、雾气、墓地、沙漠、牢房等意象,渲染出阴郁压抑的氛围。他在忧郁(之二)中这样写道:在多雪之年的沉重的雪花下面,当阴郁的冷淡所结

9、的果实一腻烦(ennui),正在扩大成为不朽之果的时光,还有什么比这跛行的岁月更长?QD在忧郁(之三)中,他把腻烦人格化为厌世的君王:我像是一个多雨之国的王者,/豪富却无力,年轻而已老衰,/他嘲笑那些卑躬屈膝的教师,/对爱犬和其他动物感到厌腻。/猎物、鹑鹰、或者看到他的百姓死在阳台前,都不能使他开心。(12)这位未老先衰的国王的冷漠、无力和绝望正是诗人所体验到的那种腻烦。美国作家爱默生提及ennui时写道:”对于这种腻烦(ennui),我们撒克逊人没有概念。这个法国人的用词,有着非常可怕的含义。它缩短了生命,让白昼丧失了亮光。Q3)ennui”在英语中经常被翻译成boredom,但波德莱尔的英

10、译者麦高恩认为boredom不足以表达波德莱尔意味的丰富内涵,波德莱尔所表达的腻烦(ennui)是一种让人窒息的灵魂将死的病态状态,是人类诸多恶念中最严重的一种,它把我们引向无生命的深渊。波德莱尔认识到自己内心的腻烦,并且相信读者也和他一样有这样的恶念(14)。评论家哈勒迪恩认为,对于波德莱尔来说,IM烦是对现代性的无奈接受。波德莱尔对稍纵即逝的现代生活做出了描述,却没有表现出改善它的愿望或可能性,现代主体等待在经验这个黑洞的悬崖边上,见证的不是永恒而是短暂的痕迹,如同火车留下的蒸汽。(15)腻烦是对现代生活状态不满的反映,是用情绪对抗现代性的状态。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将生

11、命比喻为钟摆,认为人的一生便是在无聊和痛苦之间来回摇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总是生活在为了欲求的满足而挣扎的过程中:当欲求无法满足时,人体验到的是痛苦,然而,一旦欲望得以满足,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即是说人的存在和生存本身就会成为他不可忍受的重负(16),此时,他的生命就会滑向另一极端:腻烦。所以,叔本华把痛苦和腻烦称为人生的两种终极成分。他认为,幸福、痛苦甚至是空虚无聊都源自愿望,不同的是频率问题:从愿望到满足又到新的愿望这一永不停歇的过程,如果辗转快,就叫作幸福,慢,就叫作痛苦;如果陷于停顿,那就表现为可怕的使生命僵化的空虚无聊,表现为没有一定的对象,模糊无力的想往,表现为致命的苦闷

12、。(17)生活的艰辛和匮乏生出了痛苦,而丰裕和安定产生了无聊。由此,叔本华推衍出腻烦的阶层属性:劳动阶层因生活的匮乏不得不与痛苦进行持续斗争,而有钱的上流社会却旷日持久地与腻烦进行着一场堪称绝望的搏斗。Q8)在叔本华看来,要真正摆脱腻烦,需要诉诸丰富的精神生活,要利用闲暇去培养和发挥自己的才能,给人类留下精神印记,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痛苦和腻烦的束缚。(19)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则宣称:腻烦是万恶之源。(20)他认为自世界伊始,腻烦就已出现。人类的创造便源于腻烦:诸神觉得无聊乏味了,因此创造了人。亚当觉得无聊乏味了,因为他只有一个人,因此夏娃就被造了出来。从这一瞬间起,腻烦进入了世界,并且,最精确

13、地根据人口增长的尺度而增长。(非:353)克尔凯郭尔认为世界并非在进步,而是在退化,邪恶的事物不断增多,腻烦也在蔓延。从另一角度来看,腻烦也发挥着动力的作用,推动着世界的运转,让人类社会更加复杂化和科技化,但这种动力对于人的影响是负面的,因为它发挥的“不是吸引人的作用,而是排拒人的、让人反感的作用(非:353)。不过这种矛盾的悖论却成为世界发展的动力,因此,无聊既是万恶之源,也是万事之源。与叔本华一样,克尔凯郭尔也关注到腻烦的阶级属性:”那些让别人觉得乏味的人,是平民、是庸众、是人在普遍共性之中的无限队列;那些使自己感到无聊的人,是那些特选者、是高贵者。”(非:356)尼采也对腻烦做过深入分析

14、,但是与克尔凯郭尔不同,尼采对腻烦的态度更加积极,他认为只有那些思维特别活跃、感觉最敏锐的人才会产生无聊的感觉,而且伟大的哲学家和音乐家必定都有过腻烦的体验。他甚至戏谑地说,最富创造性的活动都源自腻烦,上帝完成创造后的第七天一定无聊至极,而这恰恰成为诗歌创作的绝佳题材。(21)对尼采来说,腻烦是“灵魂中令人不快的平静,它是创造性行为的先行官,创造性的灵魂会忍受无聊,而彳氐级的本性会竭力逃离腻烦。M烦与机械文明的出现有关,它是对机械文化的反拨。(22)尼采提出以玩乐(PIay)对抗腻烦,但这种玩乐并不是简单的娱乐活动,而是一种为了消除工作而从事的工作。人们为了满足需求而不得不工作,但是一旦需求得

15、到了满足或缓解,就产生了腻烦。要逃离这种腻烦,人们要么更努力地工作,要么就发明玩乐,尼采就把游戏描述为为了消除工作的欲望而进行的工作。(23)如果说哲学家从内在生活的角度剖析腻烦与人性的关联,那么社会学家则从现代都市生活的角度认识腻烦与外部生活的关系,其中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见解最有启发性。二、社会学中的腻烦与现代性问题社会学家齐美尔因其货币哲学而闻名,但他同样关注社会生活对大众心理及人际关系的影响。他将腻烦看作现代大都市生活的主要心理特征,是一种与货币经济紧密相关的麻木态度:腻烦(blas4)的本质在于辨别力的迟钝,不是说就像一个迟钝的人无法感知事物的差异,而是认为事物差异的意义和价值变得微不足道,因而差异性本身也变得无关紧要。对于腻烦的人而言,所有的事物都是扁平单调、灰暗模糊的色彩这种情绪是货币经济(moneyeconomy)完全内化以后的真实的主观反映。(24)齐美尔认为,货币的出现使不同的东西得到某种意义上的均平,因为价格的高低取代了对事物本质差异的关注。货币是不带任何价值色彩的,因此齐美尔把货币称为一切价值的公分母货币挖空了事物的核心,挖空了事物的特性、特有的价值和特点,毫无挽回的余地。事物都以相同的比重在滚滚向前的货币洪流中漂流,全都处于同一个水平,仅仅是一个个的大小不同。在某种情况下由于跟货市的等值而使事物带有某种色彩,或者更确切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