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为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的有效实施,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年度的老龄工作总结、相关工作检查报告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对规划实施两年半时间的主要指标、重点任务等完成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综合形成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总结评估报告,报告从规划实施及执行完成情况、问题及建议等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规划实施及执行完成情况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颁布以来,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在省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按照规划制定的目标任务,积极进取,发奋工作,各项老龄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了如期的工作目标。突出表
2、现在:社保待遇水平不断提高,覆盖面逐年扩大,护理康复服务与医养结合模式持续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逐渐形成,以无障碍建设和传统美德弘扬为重心的老年人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丰富的文教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参与令老年人精神世界更为充实,不断健全的老年人优待制度与法律维权服务体系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提供保障,老年健康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老年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老年医疗资源配置更加丰富,医养结合服务有序发展,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普遍设置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持续推进,老年人优待政策全面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持续加强。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不断
3、丰富,新业态持续涌现。(一)老年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1、加快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十四五以来,各地高度重视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有针对性的出台实施多项一次性缴费政策,妥善解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遗留问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逐年递增,截止2022年底,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8、5%,覆盖城乡、区域协调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养老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得到较好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统一调整,地区间单位缴费差异进一步缩小。调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下限统计口径,由上年度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调整为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
4、位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加权平均值的60%,进一步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缴费负担。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省内转移办法,以待遇分段计算、发放责任共担为原则,实现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年度调整机制,采取定额加定比调整的方法,其中定额调整金额与平均养老金相关联,考虑公平原则;定比调整与本人养老金挂钩,兼顾效率原则,收到了较好成效。2、不断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稳定可持续的筹资运行和待遇调整机制,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衔接,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完善医保基金支付家庭病床费用、
5、上门医疗服务收费政策。发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鼓励开发商业健康保险,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3、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兜底作用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律中供养和失能照护能力。进一步完善高龄津贴、护理补贴、养老服务补贴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强化与特殊人两项补贴(困难特殊人生活补贴和重度特殊人护理补贴)、社会救助等政策的衔接;加快推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的老年人,通过临时救助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生活保障。鼓励公益慈善组织依法依规开展面向困难老年人的慈善公益活动。4、探
6、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深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制定照护需求认定标准、照护等级评定标准、照护服务机构建设标准和照护服务质量标准等配套政策。加强长期护理保险与重度特殊人护理补贴、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补贴等福利性补贴项目的整合衔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基本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二)老年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加速发展1.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和队伍建设。十四五时期,大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点数量不断增长,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取得进展,卫生服务条件得到改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中为老服务从综合服务单独剥离并专项设立
7、的趋势凸显:一是设立老年病科。开设老年病科的医疗卫生机构有120所,开设康复医学科的医疗机构则多达800所。二是设立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专业服务,与现有医疗机构形成急慢分治、功能互补、紧密结合的服务格局。三是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出院老年患者进行随访,设立家庭病床、上门提供诊疗的居家康复护珊员务逐渐发展起来。2、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水平大幅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实行向辖区内65周岁以上老年居民免费提供包括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健康教育指导、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等在内的健康服务。共创建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分别为35
8、%、38%(均为矫正率),老年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得到较好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能为辖区内65周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共有170万老年人享受了免费健康管理服务,管理率高达86%o各地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与身体指标均有明显好转,群众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有大幅提高。(三)打造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1.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科学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对老龄人口占比较高和老龄化趋势较快的地方,适当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比例。强化规划实施,落实养老服务设施与新建住宅小区规划、建设、验收、交付四同步机制,鼓励新建住宅小区开发建设适老化户型。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社区通过城镇
9、老旧小区改造、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等,补建一批养老服务设施。盘活空置的公租房、闲置的非商业区公有用房、培训疗养机构搁置用房等国有资源,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优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开展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助行等服务。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发展家庭养老床位,支持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拓展居家上门服务。鼓励连锁化大型养老服务机构集中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扶持培养一批以照护为主、辐射社区周边、兼顾上门服务的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专业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2、推动机构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坚持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功能,
10、在满足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失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服务需求。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加大土地、用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政策支持力度,盘活存量资源,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探索多样化经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养老机构床位结构,不断提高照护能力。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55%o建立部门协同、各司其职的综合监管体制,健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加强养老服务质量管理,促进养老机构不断提升服务水平。3、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将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供给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完善县、乡、村三级衔接的养老服务网络,促进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升级。继续实施县乡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
11、(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推动特困供养机构和失能照护机构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鼓励建设村级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发展互助养老模式,健全老年人巡访、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建立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队伍。(四)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1、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通过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利用多种媒体、媒介普及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和中医药健康管理等项目,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早期筛查、干预及分类指导,开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营养改善、老年痴呆防治和心理关爱行动。提高失能、重病、高
12、龄、低收入等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提高服务质量。强化老年人防控,做好老年人流感等传染病预防治疗工作。2、建立完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合理布局发展老年医疗机构,加大土地供应、财政保障和政策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医院申报国家区域老年医疗中心,加强省级区域老年医疗中心建设。加强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通过新建、改扩建、转型发展加强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心、站)建设。鼓励公共医疗资源丰富的地方将部分公立医院转为康复医院、护理院,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康复、护理床位。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老年综合征管理,促进老年医疗服务从单病种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转变。推动医
13、疗服务向居家、社区延伸,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居家医疗服务,采取医疗服务价格+上门服务费方式收费。持续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85%以上的医疗机构建设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3、加强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服务。探索完善居家、社区、专业机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按照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关要求,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支持护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及具备服务能力的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构,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积极推进家庭照护床位和护理型床位建设,为失能、重
14、度残疾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稳步扩大安宁疗护试点,加快安宁疗护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开展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建立机构、社区和居家相衔接的安宁疗护服务机制。4、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等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鼓励养老机构优先与周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康复、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机构签约合作,或通过服务外包、委托经营等方式由医疗卫生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养老机构与合作医疗机构普遍开通双向转介绿色通道。推动城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毗邻建设。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养老服务机
15、构、乡镇卫生院与乡镇敬老院(养老院)两院一体发展模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综合服务。加强医养结合机构监管,实施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完善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建设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推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五)构建多元老年文体教育供给体系。1.加快发展老年教育。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展老年教育,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学校),持续开展省级示范性老年大学(学校)建设,推进城乡社区建立老年大学学习点,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实现老年大学县级全覆盖。推进建设学分银行。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设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老年教育学
16、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加强专兼职教师、志愿者等老年教育队伍建设,拓展师资来源。创新老年教育形式,整合资源,推动部门、行业企业、院校举办的老年大学(学校)向社会开放,发展老年远程教育、互联网+老年教育,提升老年教育服务能力。2、广泛开展群众性老年文化活动。鼓励各地新建、改扩建一批老年文化活动场所,增加城市书房、小剧场等适合老年人的休闲空间,鼓励学校、书店、商场、公园等为老年人提供文化服务空间,构建10分钟文化生活圈。鼓励编辑出版适合老年人的大字本图书,加强弘扬孝亲敬老美德的艺术作品创作,推出养老相关公益广告。推进基层单位和社区的老年活动平台建设,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支持老年文化团体和演出队伍进乡村、进社区,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加强老年文化队伍建设,培养服务老年人的文化骨干,为老年人广泛参与社会活动、提升生活品质创造有利条件。3、大力发展老年体育健身事业。加强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