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解析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右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上十块大型浮雕的第一块,纪念碑上雕刻的历史情景反映了中国人民()A.敢于反抗外来侵略B.勇于维护领土完整C.积极抗击倭寇D.努力维护清朝统治答案:A2 .下表为有关南京条约“关税问题”的记载。后来英国人把“秉公议定”曲解成“须同英国商定”,并强迫清政府接受。这主要反映了()记述出处第十条: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南京条约中文版第十条: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
2、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南京条约英译版A.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B.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开始走向瓦解C.英国侵略者的强权政治和狡诈手段D.英国用中国文化对条约加以解读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英国人把“秉公议定”曲解成须同英国商定”,并强迫清政府接受,体现了英国侵略者的强权政治和狡诈手段,C项正确;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不是贸易主权,A项错误;通商口岸的开放表明闭关自守政策走向瓦解,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关税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反映英国用中国文化解读条约,D项错误。3 .鸦片战争后,时人商霖在整顿丝茶策中指出:“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
3、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之鼻息,厘毫不能主持J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加剧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B.使列强借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C.有利于中国拓展海外丝茶市场D.导致了城乡经济凋敝,生产萧条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洋人操纵中国的丝茶出口,使中国依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加剧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洋人攫取中国的海关管理权,低关税便利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关税主权和海关管理权不能自主,低关税导致茶丝的出口价格低廉,不利于中国拓展海外丝茶市场,排除C项;洋纱、洋布在中国的倾销导致城乡经济凋敝,但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4 .鸦片战争后,朝野上
4、下沉浸在“施予恩惠以求羁縻”的迷梦中。即使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惨败后,清政府最怕的也不是割地赔款,而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说明()A.清政府内部始终坚持“华夷之防”B.制度层面的藩属体系彻底崩溃C.封建天朝体制的束缚依然严重D.外交近代化阻碍清政府集权政治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施予恩惠以求翦縻清政府最怕的也不是割地赔款,而是外国公使进融北京”,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依然浓厚,故C项正确。5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皇帝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近对于办理中外交涉提出,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A
5、.外交政策由灵活转向僵化B.由捍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外交观念正逐步与国际接轨D.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答案:C解析:信守条约不能说明清政府外交政策僵化,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恭亲王主张信守条约,并不能说明他转向了卖国立场,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咸丰皇帝的态度是不必严守条约,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意识到,信守条约才是国际交往的原则,可以看出清政府的外交观念正逐渐与国际接轨,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清政府并没有足够的主权意识,故D项错误。6.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魏源、姚莹等为代表的“经世”派士人研求农政、刑名、典章制度、河工、漕运、盐法、币制、战守、边防、舆地等“实学
6、”,以求“经世致用”。这说明当时中国的士人()A.奠定了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B.提倡研究和学习西方科技C.力图为现实的危机寻找出路D.主张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以魏源、姚莹等为代表的经世派土人研求农政、刑名、典章制度、河工、漕运、盐法、币制、战守、边防、舆地等实学说明他们力图为现实的危机寻求出路,C项正确;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是“中体西用”,排除A项;他们提倡经世致用,研求农政、刑名、典章制度、河工、漕运、盐法、币制、战守、边防、舆地等“实学”,这些“实学”并非西方科技,排除B项;这些主张依旧属于传统思想的范畴,排除D项。7 .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效法西方资本主义,
7、改革中国社会。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其内容没有得到具体实施,但其中的一些改革方案和主张却为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所实施。这说明资政新篇()A.顺应了中国近代化的潮流8 .引领了当时中国的社会变革C.得到封建地主阶级的认可D.改变了中西文化的融合方向答案:A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讦写成的资政新篇,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其中的一些主张被洋务派实施,这说明资政新篇顺应了中国近代化的潮流,A项正确;资政新篇并未实行,也没能引领当时中国的社会变革,B项错误;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反封建纲领,不可能得到整个封建地主阶级的认可,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资政新篇改变了中西文化的融合方向
8、,D项错误。8.右图为18551858年江西人口变化统计情况。出现右图所示人口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人口/人3000025000-5r-2000015000100005000011111855185618571858年份A.自然经济的解体B.列强入侵的破坏C.经济重心的南移D.江南战乱的影响答案:D解析:据所学可知18551858年正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天国运动导致江南地区出现战乱,促使江西人口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自然经济解体是经济方面的影响,A项错误;列强入侵没有大规模深入内地,故未导致江西人口的迅速减少,B项错误;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人口的增加,C项错误。9.下表反映了洋务运
9、动主要代表人物的任职情况,由此可知洋务运动()代表奕,曾国藩李鸿章沈葆桢张之洞左宗棠职务领班总理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衙门大臣直隶总督南洋大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A.导致地方势力集团兴起B.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C.已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D.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中只有奕是中央官员,其余均是地方官员,这体现出地方势力集团的兴起,故A项正确。10.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向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条约签订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贷款,并激烈争夺中国铁路的投资权,还在5年之间投资新建了800多家工矿企业。这说明()A.列强通过多种方式缓解清朝
10、的财政危机B.中国已经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资本输出逐渐成为列强攫取利益的方式D.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列强争相向中国贷款,并激烈争夺中国铁路的投资权投资新建了800多家工矿企业”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以资本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所述列强的行为加剧了清朝的财政危机,排除A项;B项是辛丑条约的影响,排除;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列强争相在华投资,而不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IL下面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比重表。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年份英国日本其他国家1894年69.49%6.26%24.25%19
11、00年62.99%11.20%25.81%1905年55.71%14.04%30.25%1910年50.89%16.14%32.97%1914年48.31%20.39%31.30%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明显下降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答案:A解析:“18941914年日本对中国贸易比重明显呈上升趋势,说明马关条约后日本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故A项正确;对英贸易比重降低不能说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故C
12、项错误;晚清时期,中国国际地位没有提高,故D项错误。12.右面为19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创立政治性社团情况图。据此可知当时()A.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觉醒B.清政府支持维新变法C.政治变革的氛围逐渐形成D.改良已成为主流思潮答案:C解析:根据图表信息,可知1896年后,国内知识分子创立的政治性社团数量急剧增加,说明这一时期政治变革的氛围逐渐形成,C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当时中国政治性社团的创立情况,未体现民族民主意识觉醒,A项错误;维新变法受到光绪帝的支持,但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对维新变法的态度,B项错误;题干材料体现了19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创立政治性社团的情况,据此无法得出改良已成为社会主流
13、思潮的结论,D项错误。13.下面是中国近代某场运动提出的斗争口号。这些口号体现了()“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焚黄表,生香烟,请来各洞众神仙”“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A.鸦片战争时期民族矛盾尖锐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群众救亡运动高涨C.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反清斗争激烈D.瓜分中国狂潮引发农民反帝斗争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该运动具有明显的盲目排外倾向和对清朝统治的拥护,因此可判定此运动为义和团运动,故D项正确。14.1900年,慈禧发布要与八国联军“一决雌雄”的上谕,要求各省“北上勤王”,以张之洞、刘坤一为首的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
14、”,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这一事件()A.加剧了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B.表明地方自保避战是导致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C.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D.使地方实权派完全掌控国家外交事务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加剧,中央政府向列强宣战,而东南地区的地方政府却与列强签订“东南互保”协议,这一事件加剧了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故A项正确。15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记载:“7月14日,盟国以保护公使馆的外国人生命安全为由,出兵占领天津并威胁要开往北京,中外冲突由此爆发。这一冲突最终导致()A.
15、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资产阶级维新思潮高涨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洋务运动进入高潮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7月14日占领天津”,可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C项正确;A、B两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排除;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90年代,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以下为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时间不平等条约名称割占领土范围割占领土面积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