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十年发展的思考与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城十年发展的思考与建议.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大学城十年发展的思考与建议摘要:本文回顾了大学城十年的发展,指出了大学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证大学城的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对推动我国国高等教育发展,推动大学城产、学、研一体化,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拓宽办学渠道,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论文关键词:大学城,可持续发展,思索一、前言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竞争主要体现科学技术的竞争上,而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就是教育。没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在世界的竞争中就会落伍。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得到飞速发展,迫切要求高校提升内涵建设,拓宽办学渠道,增加办学专业,明确办学方向,大学城建设具有明
2、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大学城建设却存在着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蕴涵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潜伏着“空壳化”隐患和无法实现的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着办学定位、办学方向不明等问题。同时,扩招以后,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为此,要推动大学城产、学、研一体化,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必须建立股份制学校,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必须拓宽办学渠道,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合理安排专业设置,以保证大学城的可持续发展。二、大学城十年发展的动因1 .教育产业对经济的强劲推动作用是大学城建设的经济动因教育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远远不只是作为扩大内需“三架马车”之一的直接消费,而是带动一系列的相
3、关产业的发展,如房地产、通讯、餐饮等产业。在国外,美国波士顿,大学经济收入已占到城市经济的40%;德国海德堡,学院经济收入已经占到城市经济的65%。美国对50所4年制的大学研究表明:如果大学的预算为1000万美元,则会产生1600万美元的地方消费,创造550个就业机会和岗位。1999年初,亚洲开发银行汤敏等人提出:通过扩大非义务教育的招生规模和提高收费标准等,可以扩大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若在3年内使中国高等学校的招生量增加1倍,从每年200万人增加到400万人,对新增学生一律实行全额自费,并把年平均学费提高到1万元,则每年可多收取学费200亿元,加上增招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消费约40亿元,这
4、笔钱所产生的第二轮及以后若干轮的消费、所引发的学校附近的服务业及有关行业的投资消费等,用投资乘数匡算,最初的240亿元可拉动近IoOO亿元的投资与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每年也可达半个百分点以上。时逢亚洲金融危机,中国试图通过扩大内需来启动经济,当时经济工作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于是这一建议便催生了1999年高校的扩招。大学城建设就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拉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就业机会。许多有远见的企业家看准了教育产业的无限商机,纷纷投身到大学城建设当中,或投资兴建大学校园,或投资建设学生食堂和公寓,或通过土地置换搞房地产经营,从而获得巨大经济收益。银行之所以会给高校大量贷
5、款搞新校区建设,也正是看好了学费收入的稳中有升和高教产业的供不应求,风险比较低。正是教育对经济的这种强劲的拉动作用,使得大学城建设伊始就充满着浓重的经济色彩。2 .政府部门的积极规划、运作是大学城建设的直接推动力大学城建设能够扩大高等教育供给,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人才保障;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降低办学成本、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走出产学研合作,形成科技创新聚集效应和产学研一体化,促进高校科技链与城市产业链的衔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能够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围绕推行高校后勤社会化,带动关联产业,增加社会就业,增强城市的综
6、合竞争力;能够提升大学、城市的文化品位,优化城市投资的软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参与城市的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基于大学城建设自身所蕴涵的重大价值,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种种优惠政策,尤其是大学城的建设用地政府以行政划拨的方式而非市场机制优惠提供给各高校,积极争取、规划和运作大学城建设项目。大学城建设的初衷在于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大而全”、“小而全”、“条块分割”的问题,减少重复低效投资,使学校规模效益更好,专业和学科建设拥有更好的发展基础。从大学城生成的方式来看,有自然生成和主动构建两种模式。所谓自然生成是指大学按照市场的法则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7、逐步自然发展而成。西方大学城的产生主要靠这种方式。如美国的波士顿,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大学城,它们都经过百年以上的历史自然形成。主动构建是指政府和学校积极主动地根据市场和教育发展的规划建立大学城。如美国的密苏里、日本的筑波大学城等,它们是二战后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由国家、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多方合作而共同构建的。西方国家大多数大学城都是自然生成的,即使是主动构建的大学城,其推动力主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政府的推动只是这种力量的外显。而我国的大学城建设是政府和学校的主动行为,基本上由政府发起、行政指令推行,通过大大小小的开发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带有明显短期化行为和
8、功利主义色彩。3 .高等学校自身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城建设的源动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罗的“三段论”一一高等教育要“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再走向普及化”。2000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以每年平均两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从2000年的11%增至2004年的19%o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统计显示,截至2004年,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超过2000万。从1999年开始,江苏省在全国率先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1995年,江苏省普通高校当年招生数为6.7万人,录取率为47%,在校生人数为2L9万人。到2004年招生数已达3L4万人,录取率达76,在校生为106
9、.3万人,分别是1995年的4.7倍和4.85倍。在全国各省、区当中率先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高校扩招使许多学校出现生存空间紧张的现象,为缓解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现有资源之间的矛盾,扩展学校的办学空间,增加高等教育容量,高校纷纷向政府提出增加用地的要求,建设新校区或分校。高校扩招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导致教育资源出现了严重的不足。一些高校处于大城市的中心,原校区占地面积小,基础设施老化,校舍面积、教学实验用房和学生宿舍严重不足,只好将部分学生安排在校外住宿,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生活带来诸多困难。南京师范大学鼓楼老校区占地仅有400亩左右,而在校学生人数达38000多人,这
10、么狭小的办学空间是难以适应学生规模急剧扩大和学校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同时,高校扩招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对各学校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谁拥有足够的办学空间,谁就可以吸纳足够的生源,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情况下,其规模经济效益才能凸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下,如何使高等教育顺应教育国际化和产业化的时代潮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范围,加快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水平,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高等教育在全球语境下如何占据有利位置,以迎接全球化的挑战,都迫切要求高校提升内涵建设,扩大办学规模。由此可见,高校现实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是大学城建设的源动力。三、大学城发展中的问题1 .大
11、学城规划用地规模过大,大量圈占土地,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一场被称为“圈地运动”的大学城建设热潮席卷全国,全国已有50多个已建或在建大学城。我国大学城的建设始于2000年的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此后,各地的大学城纷纷上马,越建越多,越建越大。长沙岳麓山大学城规划用地44平方公里,郑州大学城50平方公里,武汉大学城50平方公里,广州大学城约43.3平方公里。南京更是宣布投入50亿元巨资,打造全国最大的仙林大学城,规划占地约70平方公里。在大学城建设过程中,各高校间相互攀比、盲目跟风、贪大求高,校园规划和建设一味追求高标准,有的学校本身规模并不大,却圈起了上千亩地。与其说是为了未来的发展,不如说是利用国家
12、对于教育用地的优惠政策“跑马圈地”。大学城应该是由大学密集而发展为“城”,而现在所谓的大学城都是先有“城”,然后再“请”大学往里面进驻,大学由政府主导被动发展,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有不少学校圈地之后,却又长时间闲置不用,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江苏国土资源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河海大学在占地997亩的新校区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又征地3200亩;东南大学在征地100O亩之后,又征地3000多亩。江苏省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L4亩。动辄几百、上千亩地征地建设新校区,将导致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越来越少。大学城的兴建本质上是为改善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形成一个院校密集、具有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教学环境
13、,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但它却演变成又一轮类似“开发区热”的“圈地风”,大量占用耕地搞开发。在全国已建的50多个大学城用地中,绝大多数为农用耕地。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土地是农民生存的依托,这种大量占用耕地的行为是短视的非持续发展的行为。按照国家规定,经营性用地采用市场运作机制,一律采取招标、拍卖等方式出让,开发商从政府手中得到低价土地几乎不可能。但若以兴办教育、建大学城为名,则可从政府取得价格低廉的划拨土地。各地大学城普遍以行政划拨方式供地,这些土地中相当部分变成了商业经营性服务用地。东方大学城首期规划的1万余亩用地中,高尔夫球场竟占了6640亩地,城中有别墅、度假村
14、、美食街,甚至还有夜总会。从大学城建设的实践来看,高校用地在审批程序上存在着问题。各高校直接向上级主管教育部门上报,部属的报部里批,省属的报省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甚至不能直接干预,这直接导致了大学城用地审批的混乱局面。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人士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政府部门不能带头违法,好事要办好,千万不能好大喜功,把大学城搞成“大跃进二2 .大学城建设中各高校蕴涵着巨大的金融风险,资金链脆弱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全国各地很多高校为参与大学城建设,向银行大量举债,有的高校贷款竟高达10亿元至20亿元,目前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1500亿至2000亿元之
15、间。国家审计署2004年对杭州、南京、珠海、廊坊4座城市“大学城”开发建设情况的审计调查结果表明,银行贷款占建设计划投资的近1/3,而实际取得银行贷款占已筹集到的建设资金的59.42%o在高校大规模扩张引起教育贷款强劲需求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普遍认为,教育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又有政府的担保和支持,高校还贷不存在任何问题。银行是基于学校贷款、政府埋单的想法,才对高校贷放巨额款项,是银行追求自身利益、规避风险的一种投资行为。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办学,习惯于无偿使用资金,对银行贷款资金的有偿性认识不清,缺乏资金成本概念和财务风险意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完全由国家包办,根本没
16、有市场竞争意识,没有危机感。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教育产业化在高校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校开始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迈进。资金来源日益多元化、市场化,但高等学校还不能很好把握资金管理中的财政主体与财务主体的双重属性,往往认为财政拨款、银行贷款都是国家的钱,在使用上没有区别。但事实上,银行贷款是学校的负债,必须按贷款合同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学校使用贷款需要支付资金成本,存在着财务风险。大学城建设过程中,很多高校对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缺乏足够的考虑,或者虽有考虑,但将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导致贷款规模过大,有些高校不要说还本,连付息都感到压力很大;同时,盲目利用贷款上项目、铺摊子,贷款投资效果差。有的学校一座体育馆就投入近一亿元资金,如果闲置不用,每一分钟就需支付近十元的代价;更令人忧虑的是,财务风险意识还尚未进入高校管理者的头脑中。对于实行任期制的高校领导者来讲,为了大学城“政绩”工程而不顾后果的大量贷款,极可能出现“一任校长出政绩,几任校长还贷款”的现象,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大学城项目大多数还款来源都是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