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40677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大青树下的小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大青树下的小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大青树下的小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大青树下的小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大青树下的小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1大青树下的小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1大青树下的小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1大青树下的小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1大青树下的小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青树下的小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大青树下的小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1大青树下的小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标分析2022版课标提出了“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课程教学理念。结合本单元“美丽校园”的人文主题和“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的语文要素,确定本课的学习任务是通过品味有新鲜感的词句,感受和想象大青树下的小学独特的画面、场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读写迁移,尝试用有新鲜感的词句,介绍自己的学校,体现了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逻辑主线。基于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和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感的作用。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

2、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基于口语交际: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基于习作:乐于书面表达,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二.教材分析1 .单元解读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还安排了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前面两篇课文是精读课文,第三篇是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学校生活,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边墙小学欢快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各民族的友爱和团结;花的学校是散文诗,通过丰富的想象,把童真书写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孩子和妈妈之间深厚的感情;不懂就要问通过孙中山小时候向私塾先生提问的

3、故事,培养学生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有特色的、自己感兴趣的词句,主动理解这些词句,交流感受并主动积累。本单元对这个要素进行了系统安排:既有比较开放的提示一一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也有具体的指向一一注意文中把事物当做人来写的表达;既有提示学生自主学习有新鲜感的词句,又提倡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认识;不但重视课内外阅读的学习,还关注课外阅读中的拓展运用。2 .文本解读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古老的铜钟,洁白的粉墙,还有摇曳的凤尾竹,是那么美丽

4、。小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在祖国的大家族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学习生活,是那么团结。他们上课认真读书,下课心情玩耍,小动物的出现增添了趣味。课文共4个自然段,段落分明,层次清晰。第一自然段写了学生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第二、三自然段写了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既描写了学生学习和玩耍的情景,又用小动物的活动进行衬托,展现出校园的静和动。第四自然段以赞美的文字点题,以景物的描写结尾,意味深长。课文配有一幅插图。教室里,穿戴不同的小学生正在读书。教室外,大青树上挂着古老的铜钟,两只调皮的猴子正好奇地听着小学生的朗读。植物、动物、小学生,构成了和谐美丽的画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本单元的

5、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课文有许多有新鲜感的词句。如“坪坝”“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凤尾竹的影子”“洁白的粉墙”等词句,表现出比较新鲜的连续风貌;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名称学生会比较陌生;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分别运用了“从从从”和“向向向这样的反复句式,读起来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第三自然段以树枝、鸟儿、蝴蝶猴子的状态来表现窗外的安静,衬托出学生上课时的专注;这样的表达既与课文的情境相吻合又比较特别。3 .习题解读课后思考题:“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要求学生通过梳理课文条理,知道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景、画面,然后通过阅读理解在脑

6、海里形成画面,并将画面表述出来。本来,这类思考题从复述角度的学习而言,属于创造性复述,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它仅仅是认识、了解“有新鲜感词句”的手段策略,所以,仅需把画面用一、两句话表述出来便可。课后“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的学习是落实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根据课后和“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提供的例子,“有新鲜感的词句”是指运用比拟、比照、比喻等等修辞手法的有关词句,使用修饰限定方法写具体形象的有关词句,以及进行细致描述细节的有关词句。而这样的词句,学生读后感到写得生动有趣、具体形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首先就要认识

7、、了解什么叫做“有新鲜感的词句,然后才能“画出”,因此,要安排好学习过程。”和同学交流”属于语感培养的训练,交流应包括两个方面:(1)这些词句表的是什么情,达的是什么意;(2)这些词句是怎样表情达意的。这两方面的交流,则是通过想象画面实现,“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决不能陷入单纯的句式知识学习的老路。课后”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属于读后感受体会表达的练习,应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了解这所学校是什么样的一一对比自己对一般学校的认知,找出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一一把对比找出的特别之处组织为言语表达出来。课后练习题“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

8、体现读写结合的原则,体会课文两个场景的描述是顺利进行说话表达的前提。三.学情分析1.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具有了一定的借助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的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了解自然段中心意思的能力;初步能按照要求提取文字信息,回答问题或进行复述;能与同学交流读文后的感想体会,这些都是学习这篇课文的有利条件。2 .通过两年的识字学习,三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再加上从三年级开始,识字教学已从“多认少写”转变为“多写少认”,会认的字学习量减少了,相对而言,识字与写字的教学也就以会写字的学习为重点了,因此,应采用与第一学段不同的教学策略

9、进行识字与写字教学。3 .三年级上学期开始,语文的学习从以识字与写字为重点,转移到“学阅读学表达”为重点了,重点的转移,会给三上的学生带来学习上的不适和困难,为此,“学阅读”学表达”的教学目标更要做好任务分析,设计好达标的步骤,减少学生学习的不适和困难,顺利过渡到第二学段的学习。四.学习目标1 .认识“坝、汗”等10个生字,会写“绒工2 .能关注校园中的景物、色彩、声音及活动,学会发现新鲜感的词句。3 .能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学会体会文中学校的特别之处,读出新鲜感。4 .积累新鲜感的词句,选择熟悉的学校场景,练习表达。五.教学重点1.认识“坝、汗”等10个生字,会写“绒2.能关注校园中的景物、

10、色彩、声音及活动,学会发现新鲜感的词句。六.教学难点1.能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学会体会文中学校的特别之处,读出新鲜感。2 .积累新鲜感的词句,选择熟悉的学校场景,练习表达。课前准备:1.通过查阅资料认识本课生字。3 .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资料。4 .初读课文,自学会认字和会写字,结合课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板贴、学习任务单七.教学过程板块一:情境设置,激趣导入(一)揭示课题,引出学习任务1 .设置情境,激趣导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学习小伙伴。我们的校园生活像五彩的图画:在教室里上课,在操场上嬉戏,在图书馆读书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今天跟随我

11、一起走进不同的校园吧!2 .读好课题,初感新鲜(1)出示课题在一年级的语文课上,我们了解到了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一所学校去看一看,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2)板书课题,指导读好课题,齐读课题板块二:理解课文,分享交流(一)初读课文,发现新鲜1.探鲜词语,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坪坝绒球花铜钟凤尾竹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孔雀舞摔跤(1)指名学生朗读词语,评价读得是否正确。提醒学生关注“坝”的读音,防止学生“读半边”而误读。(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理解生字。教师指导:“坝”

12、字,可以由表示平坦场地的“坪坝”,拓展到拦截水的设施“水坝”,堤坝,等;“艳”字,可在词语“鲜艳”中理解,并将“鲜艳”与下文的“绚丽多彩”相联系;可以借助课文插图认识“凤尾竹,再识记“凤”字;“扬”“摔”等形声字,可以利用形旁表义的特点进行归类识记。3 .多种形式检测词语认读,归类积累“新鲜词语”。(3)引导学生交流有新鲜感的词语。请同学们交流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并说一说为什么觉得有新鲜感。预设1:学生对课文描写边疆风貌时提到的事物或景物比较好奇,如“坪坝、凤尾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见过。预设2:学生对“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这几个民族名称比较陌生,感觉很新鲜。教师小结:有新鲜

13、感的词语可以是我们没见过的事物或景物,也可以是陌生的名词,同学们觉得有新鲜感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是这些内容都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新鲜的感受。(4)教师相机指导“坪坝”“凤尾竹”这两个有新鲜感的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坪坝”这两个词语的偏旁,并通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了解“凤尾竹、4 .重点理解“坪坝、凤尾竹”,借助图片和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1.完成任务一:探寻“新鲜之处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2) 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找一找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用横线画出来,和同桌交流。2 .初步把握课

14、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边朗读边想一想: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2)学生交流讨论并整理归纳。(3)教师引导整理归纳信息:上学路上一一多民族,绚丽多彩;上课一一安静,小动物们听课;下课一一玩耍,小动物们看热闹。(4)引导学生圈画出学校里特别的词语和句子(景物)。预设:大青树、铜钟、凤尾竹(板书:特别)3 .同桌交流文中学校的“特别之处”自由朗读:发现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圈画出来。组内交流:说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句式:我们的校园而大青树下的小学预设:生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

15、德昂族的。师:和大多数校园不同,这大青树下的小学汇聚了多民族的小学生,文中的这四个少数民族可能会让一些同学觉得很有新鲜感,你也一定想多了解这四个少数民族吧,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视频师:有了这么多少数民族小学生的校园,该是多么可爱多么有趣啊!这的确是“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别的地方啊。生2:每到上课时,我所在的校园铃声是由音响播放出来的,而大青树下的小学却用敲铜钟来提醒同学们上课。师:这个细节也的确是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别的地方。4 .理解词语,感受新鲜少数民族教学:“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了解少数民族(出示视频)少数民族给我们的印象(穿戴鲜艳、能歌善舞、热爱生活)教学:“孔雀舞”“摔跤”(古

16、老的体育项目、许多民族的习俗)校园物品铜钟说说印象中的铜钟一一看看课文插图一一听赏铜钟声读好上课铃声,出示:“当,当当!当,当当!”5 .补充圈出文中学校“特别之处:板块三:拓展延伸,升华主题任务二:探鲜“上学路”(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学校的特别之处Q1.小组合作学习第一自然段,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画出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再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简单说说自己为什么感受到新鲜,是否读懂了意思,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词句的意思,感受学校的特别之处。2.组织学生圈画并交流描写画面的语句,相机指导。预设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