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40588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2《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2《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2《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2《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12《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12《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12《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12《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12《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12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12古诗三首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乃、熏”等5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3 .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4 .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清明上河图的电子动态图,相关教学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相关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乃、熏”2个生字,会写“祭、乃、熏、杭”4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示儿题临安邸,默写示儿。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

2、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活动1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1.视频播放清明上河图的电子动态图,学生欣赏Q2.简介:我们来欣赏一幅被称为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在2010年中国世博会时,它被人们用现代科技手法制成了巨幅电子动画图陈列在中国馆内。3,激趣:欣赏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你可以用一些四字词语来形容吗?预设:车水马龙、繁荣昌盛、富足安康、国泰民安。4 .导入:这个繁荣昌盛的城市便是北宋时期的京城汴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从公元960年到公元1126年的100多年间,人们都过着太平、富足、安康的日子。但这一切从金兵破城而入的

3、那天起,就不复存在了。活动2结合资料,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1.出示背景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课件展示: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中原的半壁江山被金人占领。这段历史也被宋人称为“靖康之耻二5 .过渡:公元1210年,已是85岁高龄的诗人陆游,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临终之际,他唯独为一件事而不瞑目,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断断续续地说出了自己的临终遗言。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示儿,看看他的遗言。6 .板书诗题。操作指导:诗人在诗中流露的深沉情感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着极大的关联。应先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经历及创作诗歌的背景,为学生深入了解示儿做足准备。板块二诵读古诗

4、,学习示儿活动1朗读古诗,随文识字1.听示儿朗诵视频,学生自由读古诗示儿,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停顿。(课件出示古诗示儿)7 .教师指名读古诗,相机指导读好停顿。8 .指导书写“祭”“乃工(1)祭:上部左边有两点,上部右边第一笔是横撇,不是两小撇。书写时上面部件要盖住下面的“示二(2)乃:笔顺为横折折折钩、撇。9 .再读古诗。(D教师相机指导读出味道。读古诗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Q(2)学生自己试着再读,努力读出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活动2结合注释,理解古诗1.小组交流诗题“示儿”的意思。(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是对儿子的交代,相当于遗嘱。

5、)2.引导学生读题质疑:看到诗题,你脑中出现了什么问题?预设:(1)父亲为什么给儿子写这首诗?(2)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3.过渡: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先读懂古诗,接下来我们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内容。活动3小组合作,探究诗意1.教师出示自学提示。课件展示:(1)独立读古诗,采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古诗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作标记。(2)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理解字词意思的方法。(3)解决不懂的问题,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相互补充。2 .学生按照自学提示展开学习。活动4组织集体交流,体会诗句意思1.交流自己理解字词意思的方法。(1)看注释。(2)查工具书。(3)联系历史背景。(4)结合生活经验。3 .

6、小结: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内容,是很好的理解古诗的方法,在学习古诗时我们就可以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再联系社会背景来理解古诗。4 .结合课件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1)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2)但悲不见九州同:“但”,只的意思;“九州同”指全国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王师北定中原日:“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定”指平定,收复;“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这句诗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那一天。(4)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指祭祀祖宗;“无

7、”同“勿”,不要的意思;“乃翁”指你们的父亲。这句诗的意思是:祭祀祖宗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5 .引导学生把每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我本来就清楚地知道,人死了世上的什么事都和我没有关系了,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到了宋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日子,你们祭祀祖宗时,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个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活动5升华情感,链接类文1 .引导学生想一想:诗中的哪一个字表明了诗人当时的情感?(板书:悲)诗人“悲”的原因是什么?是自己吗?2 .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家常话,却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叮嘱,只嘱咐他们“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多

8、么深厚的爱国情怀啊!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诵读这首古诗吧!(配乐朗读)3 .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我们再来背一背这首诗吧!指名背诵。4 .诗人用一生来等待一个愿望一一王师北定,诗人一生都在悲痛,悲痛于北方人民在敌人的铁蹄下苦苦挣扎,出示陆游的另一首诗。课件展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指导朗读,诗中哪个字表明了诗人千回百转的心情?(2)对比朗读这两首诗,说一说:这首诗和示儿,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背诵整首古诗。操作指导:可结合课后第二题,让学生说说从诗歌的题目中了解了哪些信息,有什么疑问。然后小组交流,结合注释

9、和资料理解古诗的内容。最后抓住“悲”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透过文本和诗人进行对话。教学时链接陆游的另一首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并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把体会到的情感抒发出来,从而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板块三总结方法,学习题临安邸活动1交流资料,初步感知古诗1 .教师出示古诗题目,学生齐读诗题。2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这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疑原无题,此题为后人所加。3 .课件出示这首古诗,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读好节奏。4 .师生交流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课件展示: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位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占领。赵构逃到

10、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志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诗人当年曾游学苏、杭一带,耳闻目睹赵家王朝昏喊腐败,愤世嫉俗,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写下这首诗。5 .启发学生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愤怒、责问。)6 .学生自由练读古诗后,教师指名读古诗。7 .指导书写“熏、杭二(1)熏:笔顺是先写撇、横,再按书写“黑”字的笔顺来写,一竖要贯穿到最上面的撇。总体要紧凑,不要拉长。(2)杭:右上的一横要短一点,要比左边“”的横略高。活动2

11、结合资料,理解古诗内容1.学生小组交流,从以下几方面品悟诗情。(1)从诗句中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抓住重点词“暖风”“休”“游人”来说)(2)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通过“醉”字,体会到了什么?(感受到南宋君臣不想着发奋图强,收复失地,却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2.小组内交流读诗的感悟,同学间相互补充。活动3理解“山外青山楼外楼”1 .这些权贵们逃到杭州后,杭州又成了什么样子呢?谁能用一句诗来回答?(山外青山楼外楼。)2 .你怎样理解这句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件出示相关内容)3 .这些楼是谁建的?(皇帝、大臣们。)他们建这些楼做什么?(供自己享乐。)活动4质问“西湖歌舞几时休”1.面对这群

12、只知道享受,而不顾老百姓死活的人,你们着急不着急?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一一西湖歌舞几时休?(指导朗读,读出怒其不争的悲愤之情。)4 .在“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质问声中,在“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痛恨声中,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5 .表达练习。课件展示:面对终日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你想说些什么?活动5抓住诗眼,理解“暖风熏得游人醉”1.结合资料,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句诗的意思。6 .教师解读“游人工(1)引导学生感悟:诗人把那些“王师”“权贵”都看成了什么人?预设:游人。(2)什么是“游人”?预设:游山玩水的人。(3)这里的“游人”和我们平时说的“游人”一样吗?课件展示:不一样

13、。我们平时说的“游人”是出去旅游的人,不是天天都玩,只是偶尔的,而这里的“游人”却是天天如此,不把老百姓的死活放在眼里。7 .师生一起品析“醉二(1)这里的“醉”和“喝醉酒”的“醉”一样吗?课件展示:不一样喝醉酒”是醉了还会醒过来,只是偶尔的,而这里的“醉”却是天天如此,永远也醒不过来的。(2)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仿佛看到了那些权贵们喝着美酒,吃着山珍海味,听着歌女们演奏,看着舞女们跳舞的画面。(3)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预设:仿佛听到了他们在那里高谈阔论,却什么也不去做。活动6剖析“直把杭州作汴州”1 .暖洋洋的春风把这帮只知道游山玩水的家伙吹得像喝

14、醉了酒一样。在他们的眼中,杭州还是杭州吗?(不是,是汴州。)是啊,他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老家汴州。2 .谁能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课件展示:杭州只是他们逃难的地方,不是他们真正的家,那些家伙简直把临时避难的杭州当作了老家汴州。3 .小结:也就是说那些家伙早已忘记了故都汴州,忘记了被金兵占领的半壁江山。操作指导:学习古诗最大的困难就是进入古诗描绘的情境,所以要注意开发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必备的背景材料。通过现在的“游人”与诗中的“游人”作对比,通过“喝醉酒”的“醉”与诗中的“醉”作对比,通过“汴州”与“杭州”作对比,把学生带入了那个久远的年代。学生就好像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南宋统

15、治者的歌舞升平,看到了金兵占领地区老百姓的孤苦无助,看到了汴州曾经的繁华,看到了杭州又败在了那些醉生梦死的人的手中。板块四激发情感,诵读古诗4 .85岁的老人在最后一刻也未能见到“九州同”,心情是何等悲痛,何等悲愤?千年之后,读来仍令人潸然泪下!引导背诵示儿。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多美啊!南宋权贵们已经断送了一个美丽的汴州,难道就不会再断送一个锦绣如画的杭州吗?我们担忧不担忧?齐读古诗题临安邸。操作指导:重点要放在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上,启发学生读出心中的那份感触。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即用朗读促理解,用朗读促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亥、恃、擞”3个生字,会写“亥、恃、哀、拘”4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己亥杂诗。3 .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背诵,引入新课活动1创设情境,背诵古诗1.首先,让我们穿越近千年的时空,来到伟大爱国诗人陆游的家中,听听这位85岁的老人在弥留之际的遗言吧。指名背诵示儿。4 .接着,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