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6、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第二学期第3单元第6课。它和第7课多元文化多样魅力同属第三单元“多样文明丰富多彩:这一单元主要从古代文明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从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分布,了解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搜集资料及交流中感悟古代劳动者的智慧。同时,在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学会珍惜领悟和传承古代文明遗迹,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感到自豪,了解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宣传中国文化,建立文化自信。2.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
2、初步具备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所以课前的准备是课堂交流的重要过程,六年级学生对一切充满好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的兴趣较浓,尤其对网络更感兴趣,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自己上网查阅学习资料的习惯,在网上读名人故事,会下载图片,会下载和打印学习资料。而本章节内容历史久远,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感受不到,学生视野有限,理解能力也有持提高。因此需婴借助于信息化教学受手段,穿越时空,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这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2.目标确定1 .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激发对古代璀璨文明的敬仰之情。2 .深入探索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感受原始农业兴起与发展的意义,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
3、创造能力,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3 .初步了解世界早期文明区域的分布,探究人类共同创造的早期文明成就及其重要意义。3.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世界早期文明区域的分布,多角度地了解体会古代文明的伟大意义。教学难点:感知古代文明成就,感受古代劳动者的智慧。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激趣导入教师活动(教学环节中呈现的学习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类型等)1、播放主题视频文明,提出驱动问题:什么是文明?请学生同座交流、思考作答。2、结合学生回答总结(出示课件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世界各民族在建筑、工具、制度、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创新成就。文明也是人类逐渐摆脱愚昧、落后迈向更美好生活的伟
4、大历程。它是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我们虽然身在其间,学生活动1、认真观看视频2、结合视频和自己的见解解答预设:建筑奇观、国家部落、文化艺术、四大发明等3、齐读课题4、学生自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重点却不知它终将流向何处。但是,我们可以追溯文明的本源,了解我们的来路!3、板书课题:6、探访古代文明4、出示学习目标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以此为课堂导入,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大胆分享个人见解,为接下来的讲授内容做铺垫。环节二:探究分享(一)早期文明的地理分布特点教师活动1、驱动问题:四大文明古国是哪些?2、在教材44页活动园地图中找出四大文明的位置。3、分析这些文
5、明发祥地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点?4、为什么会这样?抛出探究问题:为什么早期文明都出现在大河流域?同座交流5、师生总结后出示:大河流域气候温暖、水量充足、地势平坦,有利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6、引用原文”早期文明的出现,表明人类开始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区域文明的兴衰、交融和变迁,构成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画卷。让我们一起去探访人类早期文明。”总结探究内容,为下文的探究过渡。学生活动1、回答预设: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2、读地图图画,学生代表到电子屏幕上图画位置,其他同学判断位置是否正确。3、都在大江大河流域。4、交流后回答,预设:土地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暖
6、。设计意图教学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基础出发,通过结合教材上的地图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文明发祥地的地理位置特点,并总结其共同点,着重于分析原因,意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然后通过同桌交流补充信息,汇报时尽量从多角度理解问题,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从地理角度为原始农业发展做铺垫。环节三:探究分享(二)原始农业兴起与发展的意义教师活动1、引用“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黄河和长江是我国的“母亲河”,因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介学生活动1、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小小考古学家我的发现”表格,用于记录在“住”、“食”、“用”等方绍长江黄河流域华夏文明母亲河的地位
7、,顺势引 出两个流域存在的早期文明半坡文明与河 姆渡文明。2、激发学生对于早期文明生活的兴趣,安排探 究活动“小小考古学家”引导学生从“住”、“食”、 “用”等方面分析半坡文明与河姆渡文明在住 房、用具、食用农作物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提示 学生在汇报的时候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还要尝 试分析“为什么”。3、播放视频资料:半坡文明与河姆渡文明、 小口尖底瓶的用途4、巡视参与小组讨论,了解讨论情况5、针对学生普遍性的疑问,补充资料,引导学 生寻找解决思路。6、总结学生汇报的两种文明的不同之处,进而 在不同之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以这两种文 明为代表的原始农业的共同特点暨先民有哪些 智慧。以上述案例体会
8、“远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 逐渐学会栽培农作物,在狩猎生活中学会了饲养 动物,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了从采集到农耕, 从渔猎到畜养的伟大变革,充分体现了古代先民 的智慧,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 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是早期文明原始农 业兴起与发展的意义。7、引导性问题:其他文明的农业发展状况如 何?引导学生结合46页活动园内容进行自主学 习,概括其他文明的发展情况,了解其他民族对 原始农业发展的贡献。总结:原始农业的发展离 不开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面对两种文明的考古发现。2、观看视频资料,记录关键信息。3、独立思考两种文明的差异及相同之处,并尝 试给出原因。4、小组交流讨论并记
9、录研究结果。预设:半坡可姆渡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居住半地穴式寒冷干栏式温暖湖用具小口尖底瓶骨耙食物粟干旱湿润共同的智慧在采集生活中逐渐学会栽培农作物,在狩猎勺 饲养动物,实现了从采集到农耕,从渔猎到首5、记录遇到的解决不了的问题。预设:小口尖底瓶、骨相的用途是什么?6、小组全体成员分角色汇报。7、根据老师补充的资料,思考分析小口尖底瓶、骨相可能的用途是什么?预设;酿酒器具、农具。8、阅读46页活动园中的图片及文字,通过圈画 关键词了解其他文明的农业发展状况并汇报。预设:古埃及人:位置:尼罗河流域;技术:河水灌溉;作物:大麦、小麦、亚麻。古巴比伦人:位置:两河流域;技术:修堤坝、引渠灌溉。古印度
10、人:驯养动物、种植:谷物、棉花。设计意图本探究活动为本课重点、难点所在,为作的学习方式,教师给定学习范围和目标后只承,.的主角,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资料收集整理,作为汇小考古学家”环节为主要学习资料,问题设计是内生通过这些特点感悟远古先民们的生存智慧,进/破,培养学生对于先民智慧的认同,升华到民族力和进步对于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和对人类文明的已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随后,补充教材46页的活引导学生对原始农业共同特点的感悟,认识到世3环节四:探究分享(三)早期文明对人类文教师活动1、出示46页活动园中三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早期文明的另一共同点:早期文字,抛出探究问题:早期文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有哪些?2、
11、帮助回顾查找资料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查找资料的分析思路,预留课外作业,请学生独立解决探究问题。思路:相同点:文字的字符(造字方式)文字的用途(产生原因)不同点:书写文字的材料文字产生的时间及成熟程度3、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说说还知道哪些领域中早期文明产生了巨大贡献?4、结合本节课的发现引导学生感悟早期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和影响。设计意图本课的次重点问题早期文明对人类文明在处理早期文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时,按照支架J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加合旦补充资料和组织引导任务,由学生充当探究活动:报的基础。在学习内容上选择45页活动园中“小人教材上“了解他们生活特点”进行延伸,引导学后自
12、然聚焦到半坡与河姆渡先民们在农业上的突人同,培养民族自豪感。以点概面,感悟农业发展攵变,使学生对于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意义有了动园中其他文明的农业发展状况内容作为补充,窄各民族都对文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明的贡献和影响学生活动1、汇报查找资料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预设:Fi)络资料、书本典籍、有知识和经验的人.2、理解课外作业要求,明确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3、汇报受早期文明影响的其他领域。预设:医学、数学、建筑学、文学、艺术4、感悟和记录早期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和影响:“早期文明区域的出现,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些早期文明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史做出了重大贡献,都对世界产生了重
13、大影响。”的贡献和影响,留给学生以独立探究方式解决。弋教学思想,以分享查找资料方法、提供参考思路作为“支架”,把探究过程放在课外,以问题的结果为作业,留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早期文明在其他领域的影响作为阅读了解内容,辅助学生形成对于早期文明的贡献这一问题的认知。环节五:拓展延伸:初中历史相关内容及考古学相关专业见解学生活动1、介绍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课程中与本节课相关的原始农耕生活一课的内容。2、介绍考古学专业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优秀大学院校。学生活动了解相关信息。设计意图在本课内容的基础上拓展未来将学到的初中历史内容,一是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知识在学科中的定位及后续内容,二是培养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的兴趣
14、和新鲜感,为初中相邻学科的衔接奠定基础,提升本课的综合性和广域性。对考古专业的介绍旨在帮助学生培养对于专业学科的认识,了解社会分工与职业,为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事业观进行前期铺垫。环节六:结课设疑简单总结本课所学,预告下一课时学习内容。设计意图结课环节对本课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提示,通过预告下节课的内容,呈现这两课时的相互关联,同时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好奇,猜想下节课的学习内容。4.板书设计7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是课堂上预留的探究“早期文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有哪些?”这一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迁移课堂学习方法和思路,自主查阅资料独立解决问题。既作为其他学习内容的补充又提升了学习的深度
15、。预估完成时间25分钟。8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本课的学习资源来源广泛,主要途径是通过网络搜集,内容包括文艺作品的宣传片、博物馆官方公众号中的简介、教育自媒体的微课片段等,通过动画、视频、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对学习主题形成直观认识。其中,对于半坡与河姆渡文明介绍的短片与教材45页活动园中的图片和文字形成了联动互补,帮助学生打破了知识的局限。小口尖底瓶的用途一视频为学生提供,体现了课程教学的生成性,重视学生做为学习资源的重要性。教学技术手段主要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通过课件展示及视频展示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可视化”处理,成为板书与语言之外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又一有效途径。9 .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节课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抓住中外古代文明的内容,围绕此中心展开教学,先让学生根据导学学习目标自主探究,而后组织活动进行探究,讨论,总体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孩子们始终在中很热烈的氛围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