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双语小说-EileenChang'sBilingualNovel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爱玲的双语小说-EileenChang'sBilingualNovels.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张爱玲的双语小说EileenChang,sBilingualNovels作者:李欧梵作者简介:李欧梵,香港中文大学。原文出处:文艺争鸣(长春)2019年第201910期第127T35页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20年02期这是我最后一讲了,所以要特别感谢丁晓萍老师,还有广大的同学,有的从别的地方跑来的,坐几个钟头车过来的也有,这让我很感动。我这个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只有尽我的能力把我的想法和大家分享。我今天要讲张爱玲,这对大家来说应当是熟悉的。这两天讲的几位作家都是我过去讲过的,我通过他们当作自我的审视。当然张爱玲是最热门的题目了,为什么要选张爱玲呢?这是陈建华的建议。
2、我最近也出了两本关于张爱玲的中文书:一本是讲她的色戒,另一本有同学拿来叫我签名的,是苍凉与世故:张爱玲的启示。包括上海摩登的那一章,翻成中文,也在那本书里面。我今天讲的张爱玲是这些书里没有提到的,反而是比较新一点的内容。特别讲张爱玲最近出版的几本双语小说,其实是英文写作,后来翻成中文的。它们是雷峰塔易经,还有一本少帅,刚在台湾出版,大陆还没有,不久会有简体版。当然还有附带的一些她的其他的文章,包括像大家都看过的,像小团圆。这些书为我们带来一个新的张爱玲,美其名曰晚期张爱玲,就是张爱玲离开内地以后,经过香港,到了美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的一些作品。最近被人重新发现,其实是香港的T立朋友宋以朗
3、,他的父亲宋淇先生是张爱玲遗产的监管人,宋以朗住在香港,我也和他见过。他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晚年张爱玲所写的一些文学遗产。现在我们作为文学研究者,怎么样能在张爱玲热的后面或者前面或者上面,做些我们研究的工作。最近在香港大学开了一个张爱玲的会议,大部分的论文都是根据最近张爱玲的著作而做的研究。其中一篇英文文章,就提出了几个关键词,像背叛离散回归等。所谓背叛,是betrayal,一个基本观点是关于张爱玲的文风,她的一生是不是背叛了中国的某些主流的思想?特别是她写色戒的那一篇。离散这个词现在很热门,英文叫diaspora,就是华人到了海外,他们对于本国的文化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写法?是不是用离散的方
4、法,观点是不是有颠覆的?或者是怀旧的?等等。至于回归”呢,有没有回归了中国文化?或者是新中国成立前上海?对于这些关键词,其实我有自己的看法,我想讲的是什么呢?我自己比较关心的是:什么是双语写作?这个变成全球化理论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以华文语境来讲的话,一个华文作家用英文写作的时候,她是不是就是一个双语作家。这里面牵涉什么问题呢?这是我最近思考的。我曾经用英文写了一两篇书评,就想到几个比较粗浅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张爱玲的中文著作里面有没有英文的影子?大家一定会说她中文写得很好,怎么会有英文呢?可是第一炉香里面有英国人,沉香屑里有混血儿,连环套里面有印度人,更不要说其他小说里面也有各种民族的
5、人。他们说的话不是中文,张爱玲是用中文把他们的语言带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隐含的双语写作。另外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大家可以研究,在座各位看过倾城之恋对不对?没有看过的请举手(笑)。好,我考你们一个问题:这本小说里面有没有英文的影子?有没有好莱坞电影的影子?坡果有的话,是哪一部电影?这个我也不知道,我猜是有的。所以用一种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的话,很明显看得出来的是:张爱玲小说里的上海是为上海人写的,不错;她把上海小市民的这种感情写出来了,不错;她有都市文化的一面,也不错。可是她背后所蕴含的语言上的丰富性,绝对不是我们心目中所了解的白话中文。我一直想做一个仔细的求证,可是没有时间做,就是当我第一次看倾城
6、之恋的时候,我就觉得前面那一段是很有中国味的,后面那一段到了浅水湾酒店的时候完全是洋味了,这不像是在华文世界里写的。特别是范柳原见到白流苏之后,两个人调情的时候讲的那些俏皮话,用一个写实主义的角度来看的话,怎么这个白流苏在上海是一个离了婚的畏畏怯怯的少奶,到了香港好像突然很会讲话的样子,而且两个人讲话是妙语连珠。为什么范柳原一下子把诗经的句子背出来了,他这人根本中文都有问题的。更有意思的是他们在旅馆里面的调情,大家记得有一段,范柳原拿起电话来,是白流苏听的电话,范柳原说,你看见窗外的月亮吗,月亮挡住了玫瑰当我读到这个景色的时候,我说这个画面绝对是从好莱坞电影里面出来的,我现在正在求证这个,是哪
7、一部电影让她有这种灵感?为什么呢?我其实在文章里面写过,这种灵感带给她的是某一种中文以外的风景,某一种视觉的情怀。而这种视觉的情怀是当时好莱坞电影的一种类型,这个类型就是郑树森教授所说的以俏皮的对话为主的喜剧片。这种片子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好莱坞非常流行,因为导演叫作PrestonSturges,拍过一系列这样的片子,这位导演是个奇才,比如说TheLadyEve(淑女伊芙),还有五六部其他的片子,我都看过。那里就是男女互相争风吃醋,斗嘴拌舌,完全是靠对白,男性最后被女性征服了,女性个性非常坚强。可是也有吃亏的,里面是非常隽永的。那种对话很幽默的喜剧,现在好多没有了。我觉得这段的倾城
8、之恋是从那里出来的。这背后是另一种双语背景,语言是中国式的,然而在浅水湾那一段就不见得,那一段可能是西洋式的视觉形象,包括旅馆的房间,香港本来就是西洋式的。当时好莱坞的电影以旅馆为背景的,不知道有多少,包括TheGrandHotel(大旅馆),最近你们看过的布达佩斯旅馆,就是模仿那个时候的电影。可是那两句对话我觉得也是从那里出来的。我最近找了一部电影是歌舞片,故事的内容就是花花公子要去追求一个落难的女公子,这个女公子呢就逃到旅馆里面,他就想去追求她,去骗她。因为女公子落难却有钱,于是他就开始勾引她,怎么勾引呢,他就拿着电话,女公子在床上说:“谁呀?他就说:你看到月亮了吗?挂下来,然后又响了:谁
9、呀?他就开始唱一首情歌,这个电影叫作Holiday(假日),你们去找找看。这个是我旁门左道式的研究,不见得正确。我只是用这个例子来证明,张爱玲的小说之所以耐人寻味,不只是中国通俗小说一种优厚的传统,这个夏志清教授写过,就是把中国小说的通俗味道在她的小说中表现出来。也有一些很现代式的技巧,比如在叙事里面的叙述者是隐藏在后面的,一种非常世故的叙述者怎么来评论小说中的这些人物。这种叙事者有时候既不在里面也不在外面。这种世故的叙事者在中国传统小说里是罕见的,五四小说里面也很少。鲁迅的叙事者是反省式的,知识分子式的。而张爱玲似乎是高高在上,我在我的书里面都提到过这个问题。现在更进一步的是,他们中文语言的
10、味道使我想起一个二流的英国作家,是张爱玲很喜欢看的,就是毛姆,SomersetMaugham,各位如果有兴趣再去找找毛姆的小说,一本一本地看,看看有没有写像倾城之恋这种味道的小说,我毛姆看得很少。这是另夕!一个例子。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张爱玲的小说里面有很浓厚的土味,这是通俗文学的味道;也有相当有味道的洋味,这个洋味是经过殖民主义过滤的一种味道。什么叫殖民主义过滤呢?因为有的人认为上海是半殖民主义,张爱玲上的学校是外国人在上海办的学校,是女校。她学的是英文,她看的很多是英文杂志,包括电影,当时她一定看过这一类的书。当她在日本占领时期参加了一个酒会,见到了李香兰,问她你最喜欢的作家是谁,她就讲出了
11、一个英国作家的名字,这个作家叫作什么我一下子忘记了,也没有人研究过的。所以我常常在学术会议上说你们应当研究这个,这不是理论的问题,是从小细节里面看出一个大的东西来。所以蛛丝马迹的证据让我感觉到,张爱玲的创作其实借助了很多英文,或者英语带来的文化活动或者是文化的内涵。这种文化传统经过她独有的文体,放在她文本的里面,使我们忘记她原来有这种洋味的迹象,一看就简直没有,因为她的语言太特别。所以耐读,所以大家都会喜欢看,特别是上海的读者。因为上海的文化记忆还是比较世界性的,对不对?北京的读者觉得京味就够了,比如老舍是京味,现在有很多作家是京味。可是恐怕有上海特有的上海味道的,上海也少有。这是一个很明显的
12、例子。可是我今天讲的不是这些东西。另夕I个就是她的英文著作里面是不是也蕴含了很多中文元素,包括她的中国回忆,包括她看过很多通俗小说,包括鸳鸯蝴蝶派,包括张恨水,包括红楼梦,也是很值得研究的。这就是我看她三本英文小说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她的英文里面到底含有多少中文的影子。这个中文的影子在技巧上是怎么样用英文的手段把它呈现出来的?它呈现的方式有哪几个层次?它和原来的英文产生了怎么样的某一种复杂性的互动或者是吊诡?这个问题我只是提出来,因为我也没有能力分析得那么仔细,我稍微举几个例子。我要问问各位有没有看过张爱玲的这两本小说:一本是TheFallofthePagoda,就是雷峰塔的英文原版;另一本是T
13、heBookofChange,就是易经的原版。这两本里面充满了借用的中文,都摆在后面,摆在阴影里面,然后不时在重要关头就出现了。而出现了以后和摆在前台的英文产生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对比。有时候也搞不清到底美国的读者能不能感受到她的那种味道。一个最浅显的例子就是她在雷峰塔里,今天我不免要用很多英文,不然例子很难举。雷峰塔里她讲到她在上海的家里有很多用人,每个用人的名字前面都是“Dry,干燥的意思,对照她的小团圆可以发现,原来上海话中叫作干,在上海话里面讲用人都是干妈、干嫂、干什么的。这里面有一个姓何的,何嫂或者何干,英文怎么翻译?DryHo,美国读者看到DryHo有什么感觉?是一个人老了很干吗?张
14、爱玲写的时候她脑子里想的是中文,她如果用纯英文来写的话就不会这么写,可是媚E常聪明,她知道这么写美国读者看不懂,她要解释一下。她怎么解释呢?她在她的写作中加上典型的美国式的写作幽默,小说中的张爱玲就说我要找DryHo,另一个人就说:ThewayyouyellDryHo,DryHo,eventheriverwilldryOUt.你每天叫干何干何,这个河都要被你叫干了。她为了中文要写这一段,要让美国读者知道她双语的运用。这是张爱玲的高招,可是这种高招用在一个句子上或者用在一段文字上,是否依旧产生这样的效果呢?就很难讲了。这里面我发现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英文的文本背后有中文,你想象的读者是什么?当你
15、把你的英文文稿翻成中文的时候,你不自觉地会改写你的英文,特别是自己翻译自己的作品,不会那么顺畅的,就等于在改写。中文的写法当你在写英文的时候,你脑子里想象的是一个英文的读者群。比如说学术论文的话,想的是美国的学界、英国的学界。写中文的学术论文的话,还是中国的学界,你不会想到美国的亚利桑那大学,一定会想上海某某高校学生在看你的论文,我自己有亲身感受。张爱玲当时为什么到美国?一方面是因为她离开中国到美国流浪,为什么不留在香港?因为她觉得香港不够文化,不够文明,赚钱不容易。她在香港赚钱就是靠写电影剧本,有一个朋友宋淇帮她的忙,可是那个时候是冷战期间,香港只是一个跳板,所以她要到美国去打她的新天地。为
16、什么要去美国?因为林语堂在美国非常出名,张爱玲要做第二个林语堂。她到美国不会教书,也不愿意教书,没有学位,打不进美国的学界。这个现象不是张爰玲所独有的,二战之后,大量欧洲、俄国的知识分子到了美国,只有两个路可以走:一种就是学界的路,一种就是美国通俗文化的路。有学位、有学识的人,就被各大学纷纷聘请,造成了美国第一拨的理论大师,这些人物就不讲了,懂得理论的都很熟,耶鲁那几位名将,个个都是欧洲来的。文化界的人呢,大量的欧洲文化人进入好莱坞的电影界。所以张爱玲可能见得到好莱坞的剧本,我想她毕竟是一个作家,对于写电影剧本不认为是一个严肃的文学。虽然她的中文剧本写得非常俏皮,但她并不认为是她最好的作品。加果省立要研究张爱玲的电影的话,她的电影剧本的后面照样是好莱坞的电影,非常明显,她还把好莱坞的电影改编成中文的剧本,一曲难忘就是,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