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条例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造价条例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建造价三!R寸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Ii开究1 .工程造价条例简介及相关政策解读1.1 工程造价条例的主要精神和目标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提高工程造价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中国政府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颁布实施了工程造价条例。该条例共有7章59条,包括了从建设前期资金预算、中期控制到后期审核验收,全方位覆盖工程造价控制各个方面。工程造价条例的主要精神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兼顾公平、合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强化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促进工程质量创新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保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其核心目标是推进工程建设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减少非正常费用支出,降低成本费用,推动建筑业
2、健康发展1。1.2 通过相关政策解读阐述工程造价条例的主要内容根据中国建设部于2020年9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2020年第7号(以下简称公告)的解释,从理念上来讲,工程造价条例已经完成了几个重要的转变:一是由以往单纯的关注价格问题,扩展到全生命周期降低非正常费用;二是由纸面记录监管,向数字化智能化过渡;三是从工程管理局部的单一管控,向市场过程各主体普遍参与。具体来说,工程造价条例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1)建设项目资金预算程序、技术标准和批复等成果的制定;(2)中标后合同签约金额的审核;(3)施工进度款的审批和发放条件;(4)结算验收程序和相关材料的审查;(5)违法行为构成及处罚规
3、定等2。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工程造价条例第十四条至第十七条有关“非正常费用”的规定,将原先简单的“风险偏差费”“暂估价等”具体化并纳入了监管范畴,并强调非常费用不得超过建筑总造价的10%。这项规定的出台,增强了对工程造价测算精细化、半钢琴化和科学化的要求,有效提高了建筑质量和经济效益。2 .案例概述及分析2.1 案例背景介绍本文选取某地一栋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作为案例,该工程总投资约100O万元人民币,项目面积约1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该工程是由一家拥有多年施工经验的中型企业承担,并于2018年启动施工。2.2 工程项目实施中的问题所在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比分析、问卷调
4、查等手段发现了以下主要问题:2.2.1 设计变更导致造价增加针对该高层住宅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在施工后期进行了多次的设计变更,如改变了部分房间窗户数量和位置等,这些变更虽然能够从设计上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但也使得原先测算的成本产生了较大偏差,造价上升近20%。2.2.2 质量标准要求高,材料价格上涨明显该工程采用了高档新型建筑材料配合复杂的装修及机电设备建设,而近年来相关材料市场行情波动较大,且品牌之间的性价比存在差异,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质量问题,造成工程建设质量与工程预算成本之间的矛盾。2.2.3 采购流程不规范并导致部分货款支付失控在采购材料时,由于相关管理者对货款支付流程不甚了解,出
5、现了合同金额过大、付款方式不透明等情况。前期已支付的款项因利用不当或猫腻手法被一些供应商擅自攫取,进而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表1显示了该高层住宅项目的建筑成本清单,从中可看出各项工程和配套设备所需的投资金额。造价上升的根本原因在于施工过程中各类问题不断发生,增加了额外的建筑成本,导致最终预算超支。表1某高层住宅项目建筑成本清单2. 3分析造价控制难度等现象及根源从整个案例而言,在工程建设中,由于动态性较强和影响因素多,工程造价控制面临较大复杂性和挑战性,需要借助标准化的技术手段和流程进行有效管控。首先,政策法规缺乏完善。虽然工程造价条例等相关政策紧密关注工程质量与经济效益,并明确提出要求,但其实
6、际执行效果仍存在差异。一些企业涉及非正常开销或其他灰色地带尚无充分监管标准,难以通过统计分析、问责机制等方法有效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其次,企业缺乏全面性的资金使用规划。3.问卷调查结果分析3.1 调查问卷设计与相关指标说明为了更好地研究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项目背景信息:涉及被调查单位、项目类型等基本信息;(2)造价控制现状:通过针对几个关键节点进行提问,了解当前被调查单位在施工项目中的造价管控情况,并据此评估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3)管理经验分享:依据过去的项目承接经验,进一步了解被调查单位企业本身在使用成本控制方法上结合实际情况所采取的
7、一些具体举措。主要影响因素有:项目预算、工期安排、材料选择、劳务人员选配、质量管控、施工方案等等。为了衡量这些影响因素对于造价压缩的作用,我们参考了以下四项指标:(1)AAC/RCC(良率/不良率):即在正常施工情况下完成标准产品数量比例,反应设备和生产线技术水平;(2)定额消耗:即生产一个产品需要消耗多少物料和能源开支成本,反应原材料选用和管理水平;(3)保养维修费用占比:反映对于设施和生产线成本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可体现其预防性维护、技术支持等工作是否到位。(4)人均产值/人力成本:衡量企业内部资源调配配置情况,反应人员效能有多高。3.2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描述根据收集到的问卷数据,我们首先进
8、行了质性和定量分析。对于定量相关统计数据和连接式数据,我们借助SPSS软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通过t检验等方法检验样本之间存在的统计差异性。3. 3结果分析和总结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1)项目背景信息:被调查单位所承接的项目主要为住宅建筑和商业建筑,其中约80%以上的项目投资额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这说明在目前我国的工程市场中,中小型企业仍占据着一定份额,对于整体的工程造价控制有着重要作用。(2)造价控制现状:从四个方面(即项目预算、材料选择、质量管控和施工方案)入手提问可以发现,被调查单位在项目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单纯采用成本憨厚法测算成本、对质量标准要求不高等3。针对以上的问
9、题,我们提出了解决建议包括:适当降低审图、审批多余程序,尤其是大型企业在执行方面还应该引进智能工具软件来进行流程优化;(3)管理经验分享:通过开展多次的深度访谈,我们得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诸如加强拓客渠道租赁金消耗分析;吸纳兼职或合伙人来分摊某些工作费用等等。表2中列举了四种常用制品和材料在多次调查中的具体数据,其中AAC/RCC值越高表示设备效率、生产线技术水平越高,即生产过程更为顺畅;定额消耗越低表示该产品所需原材料相对较少,反映企业选材及成本控制能力;保养维修占比与人均产值/人力成本两项指标质衡考察了设施投资目的性以及资源分配合理性。通过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每个分类的数值差异性上并不是很大,
10、这说明针对这些关键问题还需要更多的管理经验分享和落地铺垫来实现构建项目工程治理可持续发展。表2数据汇总4,对工程造价条例实施后日期分析3.1 实施前后工程造价对比分析工程造价条例的实施促进了建筑工程管理、造价控制等方面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工程质量的提升。下面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3.1.1 成本透明度得到提高实施工程造价条例后,建筑企业的成本透明度得到了提高。在过去,建筑企业常常面临缺乏成本透明度、拖延付款和恶意合同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的结果是,投资者难以获得准确的成本信息和报表,且无法及时发现和应对快速增长费用的风险。这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不利的因素,因为
11、它会导致不必要的纠纷和资金损失。通过规范工程造价组成要素和实施审计监督,实施工程造价条例提高了成本透明度。工程造价条例规定了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量清单等工程造价组成要素,并规定了从招标阶段到施工阶段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审计机构对工程造价进行了全方位的监管,强化了对工程变更、违规行为等方面的监督。这些都有利于防止恶意合同和不合理报价,提高了成本透明度。总之,实施工程造价条例后,建筑企业的成本透明度得到了提高,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准确的成本信息和报表,并能够快速识别和应对快速增长费用的风险。这也为工程建设的快速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4。3.1.2 造价控制水平显著提高随着工程造价条例的
12、实施,我国工程造价体系的构成要素更加丰富,工程造价计算更加透明,工程造价管理更加规范,工程造价的合理性更高。其中之一就是造价控制水平的显著提高。在实施条例之前,由于行业标准不够严格,造价管控尚未形成良好的体系。但是现如今,企业非常注重细节,对各项开支进行精细化管理,各相关部门按照标准操作执行,总部窗口指导各项支出安排符合成本要求,并且实施了更加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实施条例后成本的透明度得到提高,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准确的成本信息和报表,并能够快速识别和应对快速增长费用的风险。此外,经过条例的规范,企业不仅在成本控制方面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而且还可
13、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实施工程造价条例对于我国工程造价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水平,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3.2 提出的可行性建议3.2.1 加强预算草拟和审批机制最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成本管理越来越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而工程造价作为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环,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我国工程造价体系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于依赖人工计算、信息不透明、审批机制不够规范等等,因此有必要在此方面做出改进。本文将以加强
14、预算草拟和审批机制为切入点,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提高工程造价的效率和精度。首先,在项目前期设计阶段,应对房屋结构、规模等要素进行仔细考量,以确保实际投入资金和完成工作数量之间能够做到匹配。在预算草窠的编制过程中,应调研市场行情,对项目各阶段的成本进行详细的测算和核算,从而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此外,在审核预算草案时,应采用多人审核机制,结合行业标准以及实际经验,对预算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以确保质量。其次,在审批机制方面,应建立完善的审批流程,并实现信息化管理。审批人员应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应每年组织并参加国家或行业组织的培训,以了解最新权威的工程造价管理标准和方法。同时,应加强对审
15、批人员的监督,确保人员权力不被滥用。此外,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应加强财务软件系统的建设,统一审批流程,确保预算审批流程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最后,在加强预算草拟和审批机制的过程中,应加强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协调。建立与设计、监理等工程各方的联络机制,注重与各方及时沟通,利用共享数据平台以便数据共享和协同制定方案,提高沟通和协调的效率。在预算的编制和审批过程中,需要采用全面、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充分发挥智慧群体的优势,促进各方间的信息共享和知识沉淀,提高整个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开性。3.2.2 实现材料使用标准化管控工程建设中,材料使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对材料进行合理选择,对提高建筑质量
16、和控制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材料使用标准化管控,能够提高材料的质量,降低材料的成本,进而达到提高工程造价的目的。一方面,要采用档次相当的劳动力和物资。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同档次的材料有着不同的质量和功能。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应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档次相当的材料,不要盲目追求高档次的材料,以免造成浪费。同时,对于核心原材料,应该常态化基础事项换来尤其必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可以提高建筑的品质和耐久性。另一方面,应该清理、简化一些规范中繁琐易错而不利于管理和效率的条款。在规范制定的过程中,有些条款过于繁琐,容易产生误解,影响到实际的操作。因此,在改善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优化规范,简化规范中的条款,提高操作效率。同时,在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