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学习任务的《三黑与土地》解读与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大单元学习任务的《三黑与土地》解读与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基于大单元学习任务的三黑与土地解读与设计一、文本教学解读本单元从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结合单元内容和语文要素,学生在学习中需要理解的大概念是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明确清晰,有理有据的观点表达,才有说服力。”单元核心学习任务设计为“大地在心环保倡议活动”。本文作为单元内的一篇略读课文,重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中,通过任务驱动,迁移运用抓关键句理解文章主要观点的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深化对大概念的理解。三黑和土地是诗人苏金伞于1948年9月创作的诗歌。这首诗讲土地改革运动后,做了土地主人的农民大众那种翻身的喜悦和高涨的劳动热情。诗人把这一主题思想通过三黑
2、在翻耙土地时欢欣鼓舞的心情和对于幸福生活的憧憬表现出来。诗歌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就有了无边的幸福感,土地就是农民的命,甚至比命更重要。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热情,这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的状态。农民把土地视为生命的情感,藏在农民一个个反常的行为中。他们“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是咸是甜,自己先来尝一尝”,普通人新衣服上沾染半点泥点都嫌脏,更何况是把土送进嘴里呢!但是,农民却“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这样反常的举止,足以说明农民把土地视作生命的情感。他们“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躺在土里试一试,看温暖不温暖,合适不合适”,如何才能和土地亲密接触呢?农民每天都绞尽脑
3、汁地幻想,幻想自己变成一粒种子,幻想自己变成一滴露水三黑就是这样的一位农民。三黑翻地一一“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三黑耙地一一来来回回耙好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三黑坐在自家的地头上休息,他的思绪飞得老远一一听到养麦地里的两个嵋嵋叫唤,就想起小时候逮帼嵋被地主骂的情景;看到自己刚刚种下的种子,想到明年要跟人合伙,把地浇得肥肥的,让庄稼长得更好,收得更多;闻见泥土的芳香,就想到挣了钱要买头小毛驴,以后驮着老伴儿去看闺女。三黑就是这样的一位农民,他在地里忙了很多,想了很多,盼了很多这首诗几乎没有直抒胸臆的情感告白,但我们却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农民得到土地之后的
4、欣喜和诊视。如第1-3小节中农民的反常行为,“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躺在土里试一试”,再如,三黑翻土地的细致,“每一寸”土“每一块”土疙瘩都不放过;三黑耙地的耐心,耙得地“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过的头”,又如,养麦地里嵋嵋的叫唤都让人心里“痒抓抓的好喜欢”,就这样,三黑越想越美,“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地里的嵋嵋儿也叫得更欢。”这样鲜活生动的描写,诗人信手拈来,诗中俯拾即是,读者感同身受。本课的“阅读链接”编排了陈晓光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从主题来说,这首诗歌与课文一脉相承,说明了土地给农民带来的梦想和希望。“阅读链接”可以与课文形成呼应,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
5、让学生体会人类与土地相互依存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土地、珍惜土地、保护土地的情感。根据上述文本教学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如下:1 .通过具体诗句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在朗读中想象诗歌描述的画面。2 .结合具体诗句,领会三黑对土地的深厚感情,感受诗歌蕴含的农民得到土地后的无比幸福和喜悦,体会人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3 .感知诗歌语言朴实中的生动和夸张、借物抒情等表达情感的方式,并能在阅读相关的诗歌作品中体会类似的表达,丰富语言积累和经验。二、学习活动设计板块一聊背景事,知诗中意1 .结合资料,了解创作背景。旧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人口10%的地主、富农占有全国可耕地面积70%80%的耕
6、地;而占农村人口约9%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只占有全国可耕地面积的20%30%,这是旧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之一。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要求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最深入、最广泛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设计意图:这首诗的创作年代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教学中可以适当提供或让学生自行查找一些当时的社会背景资料,让学生在读诗之前了解:农民以前是没有土地的,只是给地主种地,被地主剥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了土地革命,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2 .初读课文,把握
7、主要内容。目标活动: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思考:这首诗可以分为哪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1)组织交流,梳理诗歌结构。第一部分(1-3小节):写了农民得到土地之后的喜悦第二部分(4-15小节):写了三黑有了自己的地之后的那种欣喜之情。(2)抓关键句,了解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文章的观点)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设计意图:了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之后,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了解诗歌从总体上分为两个部分,先写了农民得到土地之后的喜悦,然后写了三黑有了自己土地之后的欣慰。板块二品关键句,悟诗中情1.问题驱动,自读自悟。目标活动:默读第1部分,抓关键句,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农民对土地的渴望
8、和热爱。(1)默读诗歌,画关键句,批注农民对土地的态度。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是咸是甜,自己先来尝一尝。恨不能自己变成一粒种子,躺在土里试一试,看温暖不温暖,合适不合适。(2)组织交流,结合关键句,表述农民对待土地的态度。(3)这部分里哪些诗句的写法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圈一圈,说一说,朗读分享。【设计意图:通过问题驱动,自己能够在具体阅读任务中,自觉迁移运用抓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的策略,在真实学习情境中,获得并体验策略带来的学习成果,不断主动建构,不断加深对策略的认知。】2.细读思考,合作分享。目标活动:合作探究,学习第2部分,抓关键句,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三黑对土地的态度和有
9、了土地后的心情。(1)默读诗歌,结合具体诗句,批注三黑的心情。每一寸土地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养麦地里,还有两个蛔蛔在叫唤,吱吱吱叫得人心里痒爪爪的好喜欢。(2)合作分享,结合自己关注的诗句,说说对三黑心情和心思的理解,说说自己对人与土地的关系的进一步理解。(3)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表达,丰富语言经验和积累。【设计意图:建构学习共同体,通过合作探究,在真实的阅读情境中,利用具体的阅读任务,迁移运用策略方法。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习共同体之间,彼此发现有价值的学习方法,以及存在的学习问题,使得教-学评呈现一致性。】板块三拓展阅读,深悟关系。1.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与土地的故事。请你读读下面的两首诗,说说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收获。(1)出示陈晓光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及创作背景。(2)组织朗读,抓关键句,交流自己体会到的情感。2 .欣赏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o3 .结合单元其他文本,说说自己对人与土地关系的进一步理解。【设计意图:“土地组诗”的设计,旨在带学生走近一幅波澜壮阔的“人与土地”的画卷,起到深化单元主题的作用,也让学生再次领悟到抓关键句把握主要观点的方法。学生在读、品、赏中,内化语言,升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