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32936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和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提升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关于支持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决策部署,提高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和运行效率,统筹城乡绿色发展,努力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以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固废处置为重点,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弱项,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加快推动高效生

2、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二、基本原则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结合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有序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既能满足当前,又能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根据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强化薄弱环节。坚持目标导向,绿色升级。推广节能降碳先进工艺、装备以及数字化技术,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有序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强化在环境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鼓励投资运营模式创新。三、主要目标到2025

3、年,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到2030年,基本建立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环境基础设施体系。(一)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5万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100公里,新建、改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不少于8.5立方米每日。城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不低于80%,各县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8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96%以上,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5%以上z城区和县城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分别达到98%o(二)生活垃圾处理。分类和处理系统基本建成,生活垃

4、圾分类收运能力达到5000吨/日,满足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需求。新增餐厨垃圾处理能力100吨/日以上,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能力比重达到80%左右。(三)固体废物处置。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5%o(四)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达到100%。基本补齐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医疗废物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充分保障,技术和运营水平进一步提升。四、重点任务(一)健全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体系1.提升污水收集

5、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能力。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优先补齐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管网设施短板,加快实施中心城区主次干道雨污分流工程、世界城排水箱涵治理工程,努力实现城区雨污管网全覆盖,提高城市污水收集主管网及各污水处理厂管网的联通能力。完成城市供水管网节水改造及分区计量工程、市污水资源化利用再生水管网等工程。解决雨污合流问题,开展雨水管网、泵站、排水口等设施建设和城区易涝点整治。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扩能改造,按照因地制宜、查漏补缺的原则。持续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治理能力。2、推进农业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加快完善城乡结合部、建制镇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对年

6、久失修、淤积漏损严重的污水管道实施维修改造,有计划地对老城区雨污合流管网进行改造,推进管网混错接改造。结合总体规划,科学制定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模与布局,城市可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推进建设,建制镇适当预留发展空间。农村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2023年完成8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2025年完成9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宜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分类确定治理模式,完成3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二)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水平1.加快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持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及收转运体系建设水平,建设完善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

7、、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合理确定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方案,统筹布局分类转运站,配足、配齐分类运输车辆,完善分类运输系统。实现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前端全覆盖,继续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试点,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提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2、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提升现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能力,加快补齐县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短板,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短板。科学选择适宜的厨余垃圾处理技术路线和处理方式,以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稳妥有序推进设施建设,逐步扩大厨余垃圾处理能力。城区建设10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可回收物再生

8、利用和资源化水平。加快建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分拣处置设施,实施城区大件垃圾分拣中心及二次转运站项目。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50%以上。(三)提升固体废物处置设施水平1.持续推进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聚焦大宗固体废物,实施一批规模化、高值化、高质化利用项目。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带动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设施建设。完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政策,加强建筑垃圾精细化分类及资源化利用,鼓励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城市,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产品质量和市场使用规模。支持建设国家级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加快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建设

9、一批规模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废旧物资回收基础设施。新建和改造一批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推进报废机动车等废弃物分类利用和集中处置,引导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集聚发展。2、建立精细化治理体系。推动建筑垃圾精细化分类,推进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报废机动车、废旧家电、废旧电池、废旧轮胎、废旧木制品、废旧纺织品、废塑料、废纸、废玻璃等废弃物分类利用和集中处置。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完善园区固体废物处置体系,提升处置及综合利用能力。(四)提升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能力1.健全危险废物收运体系。完善城市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加快医疗废物无

10、害化处置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县级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大力推进现有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扩能提质,不断提升区域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按照统一部署,积极谋划特殊类别危险废物的利用处置、焚烧处置、填埋处置基地建设项目。到2025年,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医疗废物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2、规范远郊县区医疗废物收集和处置。鼓励发展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设施,为偏远基层提供就地处置服务。开展危险废物产生量与处置能力匹配情况评估及设施运行情况评估,加强准入管理,分区管控,全面科学布局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3、推进数字化融合。支持推广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做优做强数字经济,推动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智能升级,鼓励开展城镇废弃物

11、收集、贮存、交接、运输、处置全过程智能化处理体系建设。深化互联网+监管新模式,鼓励项目设计之初综合考虑智慧管控相关措施,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建设集中统一的监测服务平台,强化信息收集、共享、分析、评估,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纳入统一监管,逐步建立健全环境基础设施智能管理体系。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加强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在线实时监测。健全监测监管网络体系,加大设施设备功能定期排查力度,增强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按照国家统一安排,配合建立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平台。4、提升绿色底色。贯彻落实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引导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推动先进节能低碳环保技术设备和工

12、艺在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中的应用,推动技术水平不高、运行不稳定的环境基础设施提标改造、节能减排,防范二次污染。加快建设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设施,探索污泥多样化处置方式,提升污泥资源化利用水平。规范有序开展库容已满生活垃圾填埋设施封场治理。(五)提升建设运营市场化水平1.积极营造规范开放市场环境。着力打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健全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和应用。充分调动和保护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善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运营市场化,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2、探索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项目试

13、点,积极向国家推荐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试点项目并推动实施。探索开展园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试点,积极建设农业生态修复+低碳农业发展项目。推行环保管家、环境顾问服务,为企业提供定向精准的环境治理服务。推进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对工业污染地块鼓励采用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第三方服务机构监督管理。五、健全保障体系(一)加强科技支撑。围绕固体废物处置领域存在的技术短板,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向推荐技术装备首台套、关键零部件。推进工业企业碳捕集利用示范,完善市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项目库。(二)健全价格收费制度。加快构建覆盖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成本并合理盈利的机制,推进污水处理

14、服务费形成市场化,依据治理效果运行费用,逐步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费基本覆盖服务费用。再生水价格按照与城镇供水价格保持竞争优势的原则协商定价,探索实行累退机制。按照覆盖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则,制定和调整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标准。鼓励各地创新垃圾处理收费模式,推行对非居民用户垃圾计量收费,探索居民用户按量收费,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全面落实城镇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推行非居民厨余垃圾计量收费。合理核定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标准,鼓励按重量计费方式,具备竞争条件的,收费标准可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和医疗机构协商确定。加强工业危险废物和社会源危险废物处置成本调查,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收费标准。(三)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落实资源综

15、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和企业所得税减计收入,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定期减免企业所得税,购置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设备投资额抵免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资产支持政权募集资金用于项目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项目稳妥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试点。(四)完善统计制度。完善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统计制度,加强统计管理和数据整合,及时将相关统计数据纳入环境基础设施统计指标体系,强化统计管理和数据整合。把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入库关,与项目建设主管部门形成协同机制,凡是符合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要求的项目及时入库

16、,做到应统尽统。认真执行国家固定资产统计报表制度,加强统计监测,做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跟踪监测工作,紧跟项目建设进度,确保环境基础设施项目数据准确及时上报。六、强化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协同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二)强化要素保障。根据目标要求,结合自身短板,围绕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储备一批成熟项目,争取国家和支持。坚持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优先安排环境基础设施用地指标,加快办理项目前期手续,确保各项工程按时顺利落地。(三)强化评估督导。建立评估与监督考核机制,对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展开动态监测,适时开展区域情况评估,特别是城镇环境基础设施薄弱地区,加强督促指导,加快环境基础设施领域项目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移交、限时整改,对行动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