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年—203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春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年—2030年).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伊春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年2030年)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注重可持续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产业发展道路。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需要,在科学评价水域滩涂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科学划定各类养殖功能区,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稳定基本养殖水域,保障渔民合法权益,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确保有效供给安全、环境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发展总目标。第二节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
2、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办法水产苗种管理办法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16)1号)、农业部关于印
3、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等文件。第三节目标任务一、规划期限自2018年至2030年。二、规划目标以健康生态、无公害养殖为主要目标,以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效益、促进水产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为中心,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建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通过科学、合理规划水产养殖布局,不断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和渔民增收。三、重点任务(一)加快发展特色渔业,推动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实施科教兴渔战略,提高科学养殖技术水平;(三)强化管理,提升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五)优化养殖产品品种,促进增
4、收增效;(六)实施养殖水域容量控制,确保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基本原则一、坚持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在制定水域滩涂规划时,将全市行政区内的所有水域全部纳入规划范围,涵盖江、河、湖、泡、池塘、水库、保护区等水域。尊重历史延续,对历史存在的承包水面、池塘,在不违背规划原则的前提下加以保留延续。取缔和调整干扰、影响自然保护区、种质资源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管理的生产作业水域。二、坚持生态优先、底线约束的原则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开展水域滩涂利用评价,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合理安排产业发展空间。将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种质资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
5、保护或公共安全“红线”和“黄线”区域作为禁止或限制养殖区,设定发展底线。三、坚持合理布局、转调结合的原则根据水域滩涂资源分布状况,按照环境容量和养殖容量相符的原则要求,将水产资源丰富的水域滩涂确定为养殖发展重要水域。同时,加强其他水域生态保护性开发利用和管控,使有限的水域滩涂资源更好地为全市经济发展服务。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均衡合理布局养殖产业,预储部分水域资源,为“由捕转养”人员安置做准备。第五节规划范围我市管辖水域滩涂内,已经进行水产养殖开发利用和目前尚未开发但适于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的(全民、集体)水域和滩涂。第二章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第六节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一、水域滩涂资源状况(一)
6、地理位置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27。37,13046,北纬46。284926。东与萝北县、鹤岗市、汤原县相邻,南与依兰县、通河县接壤,西接庆安县、绥棱县,北通逊克县。北部嘉荫县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界江长249.5公里。(二)地质地貌伊春市小兴安岭纵贯全境,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特征为“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全市行政区划面积32759平方公里。(三)类型范围及面积数量伊春市水域的主要类型是河流、水库、池塘、湖泊、泡沼。伊春市水域面积519669.42亩,占总面积的1.06%。境内江河溪流纵横交错,湖库泡塘星罗棋布,分属黑龙江、松花江两大水系。全市共有江河702条,面积40427
7、9.18亩,其中汤旺河是最大河流,属松花江左岸第三大支流,在本市流长443公里,其大小支流611条,呈树叶状分布,北部有黑龙江干流嘉荫段及其支流嘉荫河、乌云河等,南部有松花江支流呼兰河、巴兰河等。湖泡37809.21亩,水库塘坝31666.78亩,池塘45914.25亩。总水域面积中,可养鱼水面面积89730.68亩,占总水域面积的17.27%,其中池塘42012.87亩、湖泊16259.93亩、水库14062.17亩、河沟4404.95亩、泡沼12990.76亩。二、自然气候条件(一)水文市境内水质属低矿化淡水。地表水系发育以汤旺河水系为主,地下水丰富,水位埋深540米,径流量每秒每平方公里
8、16升,水的理化成分构成良好。全市水温偏低较为突出,历年11月下旬至翌年4月初是“封冰期”,冰层50150厘米不等,此时大多数鱼类进入休眠状态,同时,受气温影响,水温季节变化十分明显,冬夏温差大,每年4月中旬至11月上旬的“明水期”是水生生物生长期,特别是7-8月份是温水性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因土壤、底质、植被覆盖的不同,加之水中悬浮物、浮游生物密度的变化,不同水域在不同季节,透明度有一定差异。(-)水质伊春市普遍为软水,溶解氧多在每升511.5毫克,PH值在6.57.8之间,总硬度0.515.5德国度,总碱度每升0.20-5.63毫克当量。按阿列金的天然水分类法,汤旺河水系属于重碳酸盐钠组第
9、一型(CP)的水域,呼兰河水系及湖泊水库属于重碳酸钙组第一型(CIca)的水域,黑龙江水系属于重碳酸钙组第二型(CIca)的水域,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均属富营养型。(三)气候伊春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从北到南全年平均气温1.02.2,日照时数22952677小时,大于等于10积温21082350,无霜期89126天,降水量500652毫米,夏季降水占全年的6267%,气压986.21003毫巴,风速1.73.0米/秒,相对温度6872%。三、水生生物资源状况伊春市的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由以下三部分组成:浮游生物。各类型水域中有浮游植物8门166属,浮游动物296种属。底栖动物。共有3门30科49
10、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共有28科51种属。鱼类资源。据初步调查,全市有鱼类19科82种,其中大中型经济鱼类40多种,有“三花五罗”、“四大家鱼”和名贵特产鲍鲤鱼、大马哈鱼、细鳞鱼、白鱼、狗鱼、绘鱼等。鱼类资源变化趋势是大中型经济鱼类逐年减少、个体变小,小型经济鱼类数量相对稳定。此外,人工移殖驯化的非土著鱼类有虹蹲鱼、金蹲、河蟹、七彩鞋、柳根、黑龙江蒯鱼、怀头、团头鲂、建鲤、松浦镜鲤、方正银鲫、黄金鲫等。四、水域环境状况伊春市境内PH6.5-7.8,本区域溶解氧含量较高,均值在7.710.8mg1.,亚硝酸盐0.000-0.01mg1.,氨氮0.030.05mg1.,硝酸盐0.080.15mg1.
11、,总氮O.20.5mg1.,在无机态氮组成中,亚硝酸盐和氨氮含量较低,硝酸盐是无机氮存在的主要组成特征。属于重碳酸盐水,总硬度不大,主要离子含量适度,水产养殖环境状况较好,主要养殖区域都远离工矿企业,水质均符合养殖水质标准,适于各种鱼类的产卵、索饵、生长。五、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全市水域滩涂资源丰富,全市总水域面积484500亩(不含两个农场35100亩),宜鱼可利用面积有85800亩(不含两个农场3937.54亩)。从水域环境状态、水文气候条件、水生生物资源条件、水域滩涂承载力以及今后渔业发展潜力等因素来看,我市适合走绿色高效、安全规范、融合开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渔业发展之路。在具体的养殖
12、模式上适合采用减少人为干预、鱼类自然生长、去除污染因素、实行生态绿色养殖的方式。第七节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分析一、水产养殖发展现状2018年,全市养鱼水面面积36656亩,水产品养殖产量4126吨,各类养殖水面平均亩产112.5公斤。(一)现有养殖区域伊春市所辖一市、五县、四区、两个农场均有渔业养殖。铁力市养殖面积11475亩、嘉荫县养殖面积15000亩、市区养殖面积10181亩,铁力市、嘉荫县养殖技术比较成熟,水面利用率高,养殖规模较大,其他地区在养殖技术和养殖规模上都相对薄弱。(二)养殖方式和养殖品种目前我市水产养殖包括池塘、湖泊、水库、河沟。池塘养殖以精养为主,养殖品种为鲤鱼、草鱼、鲫鱼、螺
13、鱼、M鱼、编鱼等常规品种为主,名特优养殖有柳根鱼、鳄鱼、蹶鱼、台嫌、泥融、河蟹等。湖泊养殖以粗放型、半精养为主,养殖品种以鲸鱼、白鲤、鲫鱼、鲤鱼、草鱼为主,其他小型自然经济鱼类如柳根鱼(拉氏觞、湖)、老头鱼(葛氏卢塘鳗)为辅等。水库实行“人放天养”模式,不投放饵料,通过鳗端摄食浮游生物,达到优化水体的目的,养殖品种为端鱼、鲤鱼、草鱼等。近年来,随着养鱼高产技术不断发展普及,出现了成鱼池套养鱼种、鱼种池套养成鱼、网箱养鱼、生态养殖、休闲渔业等养殖模式,打破传统养殖方式,拓展了养殖新领域,延伸了产业链,进一步拓宽了水产业发展空间。(三)养殖产量、产值效益截至2018年末,我市渔业养殖产量4126吨
14、(其中铁力市1671吨、嘉荫县620吨、市区1835吨)。产值6198万元(其中铁力市1895万元、嘉荫县1640万元、市区2663万元)。(四)水域滩涂开发利用比例我市宜鱼可开发利用面积有89700亩,截至2018年末,渔业已开发利用面积37000亩,占渔业可开发利用面积的41.5%o二、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一)区位条件我市有着丰富的水域资源,为发展渔业生产奠定了水域资源基础。有着广阔的农业耕地和雄厚的粮食生产,为渔业生产奠定了饲料生产基础。环境良好,污染程度较低,为创造绿色有机渔业品牌奠定基础。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较大,为温水性、冷水性鱼类生产奠定了气候基础。(二)经济总量2018年全市经济
15、总量为274.15亿元。农业经济总量为96.3亿元。渔业经济总量为0.62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0.23%,占农业经济总量0.64%。(三)产业结构我市现有的渔业产业结构属于家庭式、分散型小型生产结构。经营主体弱小,自主资金少,抗击风险能力薄弱。(四)调整方向为壮大渔业生产个体,规避生产、市场及自然灾害所带来的风险,可引导生产者组成更大的生产组织。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主要是向公司、合作社化运营方式发展,在资金、生产、对外宣传、销售等环节,协同发展。三、水产养殖前景预测(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潜力我市水域资源较丰富,全市总水面面积519700亩,宜鱼水面89730亩,目前已开发利用了37000亩,尚有58.8%待开发。我市水域资源开发利用的晚,开发利用程度低,现有的渔业生产技术和基础设施也相对落后,渔业生产力的转化率也较低,单产低效益差,山区的冷水资源目前开发利用少,这是我市渔业发展的劣势,但也是发展机遇和潜力,因此开发利用水面资源,提高渔业生产力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质量安全型、优质高效型养殖业迫在眉睫。(二)市场发展潜力我市渔业养殖户生产的水产品都是自产自销,大宗水产品价格处于长期滞涨的低水平,相比肉、奶等农副产品,淡水养殖产品价格更是明显偏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