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资源优势构建“五育融合”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资源优势构建“五育融合”课程.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捌镯励涝,构建五育融合”谓呈【摘要】闽南本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开展“五育融合”园本课程的宝贵资源。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通过案例研究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在养德、启智、健体、怡情和乐行五大模块中开展“五育融合”课程,从而构建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让幼儿在活动的熏陶中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塑造良好的品德。让闽南本土文化精髓在孩子们身上传承和发展,从而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育有根的现代化中国娃。【关键词】闽南;本土资源;五育融合所谓的“五育融合”是指“五育并举、融合育人,而园本课程是幼儿园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所建立的特色鲜明的课程。“靠水识鱼性,近山知鸟音。”幼儿教
2、育应立足于“园本”,关注本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并利用本土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开展园本课程体系,从而扩大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一、寻根溯源,定位程闽南文化渊远流长,是当地的文化之“源”,发展之“根,农村幼儿园地处半山区,这里不仅历史悠久,工业、农业也十分发达。教师在生活中寻找教育契机,通过走访当地的文化博物馆、纪念馆、历史街区、传统建筑和当地名人、手工艺人、老人、家长,发现民间存在大量分散、宝贵的教育资源。为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教研组对这些资源去芜存菁,从而构建教学资源整合。学校在均衡各领域教学基础上,深入挖掘闽南本土文化内
3、涵并进行梳理。通过建立资源库,采用分类、筛选等方式,将资源分为:自然资源(自然气象、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动植物等)、文化资源(传统文学、曲艺、民间游戏、小吃等)、社会资源(名胜古迹、知名企业、现代技术场所等)、人力资源(教师资源、家长资源、家乡名人资源等)。从中遴选出幼儿喜闻乐见、感兴趣的素材,根据年龄段,适度、适量地融入到课程中。二、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德育课程德育工作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顺应儿童本身的发展,多种途径拓展出许多生动有趣的课程,育德入心,成德于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那么如何
4、让幼儿在“润物细无声”的学习中悟仁爱之道、兴仁爱之举,在活动中学会自信、自强,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呢?以某园为例,教师从孩子的兴趣点及周边的资源特点出发,开展了以本土文化资源为主的主题活动。例如:“讲讲家乡话”“吃吃家乡特产”“学学家乡文化”“家乡名人榜”等主题。在开展“家乡名人榜”这一主题时,孩子们通过主题探究,发现本地乡贤银鹭集团总裁陈爷爷不仅是全国著名的企业家,他还慷慨捐资兴学回报家乡。小朋友们现在上课的“善渊楼”就是陈爷爷捐赠的呢!陈爷爷的家乡就是著名的“马塘村”,曾获得习近平主席高度评价的“马塘精神”,那是一种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精神。教师多次带孩子去参观马塘村,了解陈爷爷是
5、如何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辛苦历程。随着活动的开展,教师组织孩子们参观了陈爷爷创办的公司。孩子们在耳闻目染中明白了幸福生活是要靠自己勤奋的双手来创造的O他们都把陈爷爷视为自己的榜样,被他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折服,活动后孩子们纷纷表示会更加努力学习知识,长大为建设祖国报效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三、甄选闽南童谣,拓展幼儿智育闽南语是闽南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表现形式,但如今,闽南方言和包括闽南童谣在内的闽南文化,在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中正在削弱甚至有消亡的危险。教师根据幼儿兴趣点和年龄特点,多渠道收集一些游戏性强,形式工整、结构清晰的童谣,整理成闽南特色园本教材。教师在开展活动中根据
6、需要,选择闽南童谣为载体,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幼儿智力。例如,食子仔歌是集数字、韵律、游戏于一体的闽南童谣。幼儿在参与游戏的活动中既把握了童谣节奏,又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幼儿学习的热情。又如,秀才骑马弄弄来让幼儿明白做事要专心的道理。再如,扒龙船不仅让幼儿感受韵律的优美,还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感受赛龙舟过程中团结、拼搏的精神,从而更加喜欢家乡民俗文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利用一日活动中一些零散的时间,组织孩子玩一些不受场地、时间、器械限制的童谣游戏。闽南童谣的学习不仅让幼儿增知启睿、陶冶情趣,让他们的表达和思维更活跃、更有创造性,也是教育对历史文化的承接、对社会发展链条的续接,更是对幼
7、儿人文素养和人文品格的培养及塑造。四、创新民间体育,强健幼儿体魄闽南民间体育游戏不仅种类、玩法较多,既简便易行又经济实惠,深受人们的喜爱。体育游戏是幼儿一日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学校鼓励教师多渠道收集整理闽南民间游戏,有选择性地将民间游戏融入到健康领域中。例如:教师将耳闻能详的儿歌与民间游戏“跳竹竿”巧妙地结合和创编在一起,把相对抽象、难记的节奏(XXXXX-)用朗朗上口的儿歌辅助完成。例如,中小班年龄段选择简单儿歌小白兔,大班年龄段幼儿选用长度、难度等挑战性比较强的儿歌唐僧骑马咚那个咚等。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腿部力量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节奏感也随之进步,既简单易懂又趣味十足。又如:“舞龙”是民间
8、广为流传的民俗文化。教师将民间文化融入到体育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体验了舞龙的乐趣,发展了上肢力量和协调平衡能力,还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有趣的民间游戏不仅丰富了户外体育游戏,又用最能接受的方式传承那些即将逝去的文化。五、挖掘自然资源,美育幼儿心灵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秀丽的自然风光、璀璨的传统文化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美不是空谈,而是要去体验、去感受、去欣赏。让孩子们回归自然,走进生活,让“美”的教育深入人心。以此推动以美立德、以美启智、以美强健、以美添趣、以美促劳。(一)利用家乡资源,美化主题环境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时环境也创
9、造了人。”在环境创设中如何将本土资源更为有效、艺术地加以整合呢?教师把幼儿园周边一些被埋没、闲置和浪费的可利用资源挖掘出来,并通过资源整合或创新来创设教育环境,探索环境创设与课程、幼儿之间的多种互动,实现“环境”与幼儿的“对话”。例如,利用家乡随处可见的簸箕、萝筐、斗笠、麻绳、草席等,在班级创设富有闽南“古早味”的主题墙饰。又如,在主题环境创设“闽南古厝”中,教师发现充满闽南特色的精美古厝,虽经岁月剥蚀,仍流金溢彩。于是让幼儿以主人翁的身份全程参与主题策划、材料收集、制作和展示。把环境创设的过程演绎为有序、动态、变化的过程,在处处彰显闽南本土特色的主题环境中,让幼儿对家乡有了更深的了解,为家乡
10、感到自豪。(二)巧用自然资源,营造区域氛围区域活动是最能体现幼儿自由和自主的活动。教师从幼儿的生活和认知出发,选取周边适宜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创设特色的游戏区。收集竹木类、泥石类、种子类、瓜果壳类等材料不仅安全、经济、实惠,节约了教育资金的投入,更体现了绿色、生态的教育理念。例如,在室内小区域可以选择当地随处可见的野花、野草、松果、树枝、石子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都是宝贵的区域材料。在室外大区域,可以利用旧轮胎、石磨、树桩等,创设沙水区、泥工区、木匠区等供幼儿活动。在认知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还启发幼儿向美向善,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三)弘扬民间艺术,文化浸润童心民间
11、艺术是留存民间的艺术瑰宝,它不仅形式丰富多彩,还最能反映出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民趣。布袋戏、南音、刺绣、拍胸舞等都是闽南艺术的结晶。以某园为例,学校以“立足家乡文化,挖掘乡土资源”为宗旨,把南音引入课堂,开展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课程。充分发挥师资优势组建了南音兴趣班,并聘请当地专业南音艺人对幼儿进行专业指导,让南音在全园遍地开花,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南音、爱好南音。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园所特征,设置刺绣坊、布偶剧场及利用一些闲散的时间做做玩玩,在早操活动融入拍胸舞等活动让幼儿抬头受感染低头受启发,在欣赏、感受、表达中对闽南民间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让闽南文化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六、拉手农业
12、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彰显,是育人工作提升中重要的一环。有效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对于教育而言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学校应利用本土资源优势通过课程构建,以劳育人。农村幼儿园周边农业发达,是以果蔬种植为主的生态型种植业。凭借区域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资源,教师根据时节有组织有计划地与附近的农业基地拉手,开展走出校门的劳动教育实践与交流活动,形成联动区。根据活动主题,成立“绿色小分队”“劳技实践队”“农耕探秘队”等,带孩子们来到田间,近距离地观察农民春种秋收,并且让他们参与力所能及的播种、除草、采摘等劳作中。实践探寻真知,孩子们在实践中不仅掌握基本种植和采摘技能、初步了解了科技兴农的重大意义,还切身体会到粮食“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从而促进幼儿养成热爱劳动、珍惜粮食、艰苦朴素的良好品德。除此之外,还培养幼儿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和为他人服务的美德,从而以劳立德,知行合一,健康成长。本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仅充分挖掘本土优质的教育资源、悠久的民族文化,给幼儿教育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有效推动了幼儿园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的科学性、合理性、多样性、趣味性,促进了幼儿亲传统、健体魄、勤思考、善表达、勇创造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育有根的现代化中国娃,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