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藤野先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藤野先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6课藤野先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藤野先生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 .语言建构与运用:指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概括故事情节。2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简短对话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3 .审美鉴赏与创造:探究本文外貌描写及典型事例对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4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的高贵品质;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三、教学设想初二的学生有主见,他们对于作品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概括、分析
2、能力,但看问题往往不够客观、全面、深入。不过,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好胜心强。倘若教师在班级中创设交流、探索、合作的良好氛围,在教学中“还政于民”,引导得当,学生定会从中获得感悟,得到教益的。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了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他在儿时鲁迅的心中是“质朴、方正、博学”的宿儒,但鲁迅先生却在回忆中说,“在他所认为他的老师之中,最使他感激,给他鼓励的一个却是一位日本人一一藤野先生。”那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先生这样深情感念呢?今
3、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藤野先生。(出示文题、作者)二、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他的作品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2 .介绍背景1902年3月,鲁迅赴日本留学。先在东京的弘文书院
4、学习日语,然后于1904年9月到仙台的医学专科学校学习医学,两年后又返回东京修德文和筹办杂志,直至1909年8月回国,一共在日本住了七年多。回国后,先在杭州和绍兴教书,后来应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长蔡元培的邀请去教育部工作,1912年2到南京,3个月后随教育部迁到北京。在教育部工作了十三年,1926年初春,去厦门大学担任教授。藤野先生即写于此时。3 .知识链接(1)文体知识一一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5、。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一是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日月星辰、山川流水、人生百杰、历史风云无一不可);二是指散文的写作方法灵活多变,叙事、写景、状物各呈异彩,不受时空限制。“神不散”指所运用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即以某个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散文的选材虽说是无比的自由与广阔,但作者所写的总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散文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等。(2)相关人物介绍一一藤野严九郎藤野严九郎(18741945),日本福井县人。其家族世代行医,而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生。1
6、896年从爱知医学校毕业,留校作解剖学教师奈良坂的助手。1901年10月,27岁的藤野应聘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1904年7月6日,即大约鲁迅到仙台前两个月,藤野由讲师升为教授;1915年,决定成立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被迫于6月底提出“请求免职”;1917年,回故乡自立诊所;1945年8月11日,在福井逝世。三、诵读训练(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挟(xi6)绯红(fi)宛如(WGn)顿挫(CUb)畸形(jI)不逊(XcIn)匿名(ni)诘责(ji6)凄然(qi)
7、教诲(hui)油光可鉴(jin)杳无消息(yao)深恶痛疾(WiI)2 .释义匿名:不具名或隐藏真名。不逊: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顾人。鉴:照。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顿挫转折。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疾:痛恨。诘责:责问。四、整体感知,梳理思路(一)整体感知,贯通全文1.请大家速读课文,找找文中哪些语段写了藤野先生,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课文第623自然段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具体写了四件典型事例: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裹脚。还用白描手法勾勒藤野先生的外貌2
8、.北大教授钱理群曾这样评价鲁迅的作品:“其炼字之用心,造句之奇崛,音节色泽变化之自然而丰饶,以至写情状物之绝少滞碍。一钱理群”品读623段,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藤野先生。“黑瘦”“八字须”“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第15段“七个一”写出了藤野先生的认真、要求严格以及“我”的惊讶与感激“;第22、23段两个“总”写出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没有民族偏见和对学术的精益求精。3 .那文章为什么还要写很多与藤野先生看似无关的事情呢?写在东京,是见到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仙台医专职员的优待,是为写藤野先生作衬托;写日本学生,亦是作反衬
9、。4 .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文章的结构,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答案示例:在东京:第一部分(13):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交代去仙台的原因。在仙台:第二部分(435):详细描写“我”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交代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这部分又可分为四层:第一层(第4、5段):写作者去仙台途中的所见所感,及作者在仙台受到的优待。第二层(第623段):记述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人物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令鲁迅十分钦佩并永远怀念。第三层(第2431段):写“我弃医从文的原因。第四层(第3235段):写“我”与藤野先生告别的情景一一赠照片、题字、叮嘱
10、,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关爱和牵挂。离开仙台后:第三部分(3638):写“我”与藤野先生分别后的状况,抒发了对先生的感激、崇敬和怀念之情,表达了作者要为正义事业而不懈奋斗的心声。5 .一边细读,一边找出课文中所写的事件,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答案示例:清国留学生学跳舞。“我”在仙台受优待。初见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藤野先生为“我”纠正解剖图。藤野先生关心“我”的实习情况。藤野先生问“我”中国女人裹脚的事。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我”与藤野先生惜别。“我”回国后,忆藤野先生。小结:作者通过选择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描写,侧面烘托,使得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严格要求
11、、正直热诚、求实问理、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跃然纸上。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用小标题的形式,串联了藤野先生一文的典型事件,通过事件分类,我们剖析了藤野先生的形象,所有事件与藤野先生的关系,及文本交织的两条线索,最后明确了回忆性散文”回忆对象和叙事者经历交织”的基本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藤野先生。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 .学习了本文的第一部分,你知道为什么鲁迅要离开有很多“清国留学生的东京,独自一人去仙台学医吗?答案示例:文章开头三段写了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这一环境的失望、厌恶之情。作者本是怀揣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东渡日本的,却没料到东京竟也像南京一样乌烟瘴气,失望、痛苦
12、、愤懑之情和强烈的报国热望,使他百感交集,远大的抱负和恶劣的环境形成尖锐的矛盾,因而,他不得不离开东京,寻求一个有利于实现理想的环境。所以,作者在文中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2 .作者描写“清国留学生”的生活与表现藤野先生的精神与品质这个中心是否一致?答案示例: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是对弱国的帮助,一个外国人,还那样关心中国的进步,可作为中国人的“清国留学生”却对国家的命运前途漠不关心,二者对比之下,更见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所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留学生活是与文章的中心意思一致的。3 .第610段,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来描写藤野先生?这些描写揭示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答
13、案示例:写藤野先生,作者抓住了他的外貌特征(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有顿挫)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将一个正直的学者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然后作者又从目睹到先生大大小小的书的情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等)和耳闻先生的衣着(“穿衣服太模胡了”“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等)来表现先生的治学严谨和生活俭朴的崇高品德。4 .第2431段写了哪几件事?说说作者为何要写这几件事。答案示例:写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两件事。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5 .谈谈“匿名信事件”
14、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想想“匿名信事件说明了什么。答案示例:起因:鲁迅上年的解剖学考试成绩较好,一些同学疑心藤野先生向鲁迅漏题。经过:学生会干事翻检“我”的讲义,邮差送来匿名信。结果:“我”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我”将匿名信退还了那些干事。“匿名信事件”说明弱国的人民在国际上没有地位,遭受凌辱;所谓的日本“爱国青年”对中国人怀有偏见;是鲁迅为了自己和祖国的尊严进行的斗争。6 .鲁迅先生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答案示例: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六十分以上是由于藤野先生
15、泄露了题目,他们从骨子里看不起当时的中国人(当时的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做侦探而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观影的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诬蔑。正因如此,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他也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就在这时,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若是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鲁迅先生决定弃医从文。三、小组合作,感知人物(一)请同学迅速浏览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 .藤野先生最初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我”的面前的?作者以什么样的描写方法抓住了他的哪些特征来写?2 .“我”在与藤野先生的相处过程中,直接记叙了哪些几个典型事件,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明确:1 .正直、博学、简朴、严谨治学,又不修边幅的形象,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写出其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衣着模胡等外貌特点,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表现其博学,缓慢而有顿挫的声调写出其上课的生动有趣。2 .事件:高贵品质添改讲义劳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纠正解剖图热情关心,严格要求关心解剖实习正直无私,真挚诚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探索:研究,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