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思政实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试行稿)。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深化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作用,推进“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
2、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总体目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过实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授课比赛等系列活动,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促使学院全体教师、各项教学活动与教书育人同向同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能力,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先行先试、逐步提高、有序推进课程思政
3、工作,将爱国情怀、民族精神、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融入专业教育,逐步实现在所有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良性互动发展,努力构建以思政课程为核心、通识课程为支撑、专业课程为辐射的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实践模式。三、基本原则1 .坚持顶层设计,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总体目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提高全院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的认识,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的能力,明确课程育人目标,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精心设计课程,认真组织教学,促进课程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高效性。2 .坚持教
4、师主体,不断改革创新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加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培养,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激发教师课程教学的改革热情,积极引导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根本性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为课程思政目标服务,努力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3 .鲁班文化引领,坚持分类指导结合建筑行业属性和土建类院校特色,深度挖掘建筑鲁班文化,强化土木建筑教育育人功能,做到思政教育易开展、接地气、有成效。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协同性要求,注重统筹思政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明确各类课程
5、思政教学改革思路、内容和方法,分类分步有序推进工作。四、主要任务构筑以思政课程为核心,通识课程为主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支撑的课程体系,狠抓课程建设,夯实育人基础。主要任务如下:1 .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思政教育融入点,避免生搬硬套,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坚持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结合,挖掘思政课以外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爱专业、家国情怀、职业品质、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渗透到专业课程,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功能与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的隐性
6、教育功能的协同效应,形成思政育人合力。各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点思政元素。思政课程必须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选取具有代表性的
7、专业课进行试点,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高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
8、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充分运用交叉学科教师团队集体智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养,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根据“课程思政”改革思路,打造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课程,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堂,组建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教学团队。力求“课程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专业教育,涵盖所有课程,体现在每个教学环节,实现价值引领作用,依据学院荣誉制度,定期表彰一批政治
9、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过硬、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理念先进、育人效果突出优秀教师、教学名师、杰出青年教师等先进个人,以及优秀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要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示范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应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
10、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课程思政”观测点。五、具体举措1 .加强培训和宣传,让课程思政理念入脑入心每年学院层面举办一次课程思政专题讲座,二级教学单位每学期举办一次课程思政培训和交流活动,让师生人人知悉课程思政,主动融合、积极践行。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公招等现代媒体手段,大力营造“处处有德育、时时讲育人”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典型专业课程,加强舆论引导,确保课程思政入脑入心。2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快速传递在学院教学云平台,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SPOC课,共享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老师和学生可以碎片化学习,并及时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党中央国务
11、院、教育部教育厅和学院关于课程思政重要文件的宣贯学习,课程思政经典文献、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等。3 .开展教学设计比赛,深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深入挖掘课程德育内涵,推动教师承担起课程思政主体责任,做好课程育人教学设计、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一个教学单元为单位(24节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要充分梳理课程里的德育元素,适当选择列入教学设计重要条目和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需要重点阐明课程里包含的德育元素以及将其如何与课程教授的内容相结合。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整个教学设计中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教务处组织专家对系
12、(部)推荐的教学设计优秀案例进行评审,由学院进行奖励。4 .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引领课程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重点从课程育德目标、思政教育融入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建设。切实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着力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基础上,根据学院办学定位和土建类专业优势,校内遴选确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为学院首批“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打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企业经营管理、建筑结构、结构设计原理等课程思政示范课。通过以点带面的效应,推动形成课程思政教学主旋律。抓住教材、教师、教学三大关键要素,大力推进授课模式和教学方
13、法改革,探索问题导入式以及小班教学模式,建设示范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库;优先开发开发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课程,宣传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工程规划和建设以及对外承建的项目等方面成果,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5 .通过教学比赛构建示范课堂,引领课堂教学每年通过系级、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能力大赛,构建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通过职教云教学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全校专兼职教师学习借鉴,引领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深入推进。6 .以课程思政要求为主线,规范日常教学行为。制定课程思政教案编制规范,发布课程思政教案模板,将课程思政教学
14、要求落实到每堂课,成为教师的自行行为。7 .建立混编课程思政师资团队,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校思政教师分配到各教学单位,指导课程思政落地实施。按1名思政课程教师/50名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师的配置标准,建立混编“课程思政”师资团队,注重思政教育教学团队联动融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思政教师分配到各教学单位组建混编课程思政团队方案见下表。思政育人指导教师分配名单一览表序号单位名称思政育人指导教师专职教师兼职教师1土木系2工管系混编团队思政育人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口教学单位的课程思政工作指导,定期开展工作,确保工作落地落实有成效。8 .完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为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
15、革实施方案,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将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学院新一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使课程思政元素成为“学评教”重要内容。9 .开展课程思政特色教研活动全面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课程思政示范课堂观摩听课,重点对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把脉。10 .做好典型案例总结并宣传推广总结“课程思政”成效好、反响佳的教学案例,形成参考性强、推广价值高的典型案例
16、,为提升全院课程育人效果提供借鉴。六、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学院成立由教学副院长担任组长的课程思政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有党委宣传部、质控办、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处、人事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各二级教学单位要把课程思政摆在突出位置,在全院整体框架下制定本单位的工作实施细则。2 .加强协同联动教务处全面负责课程建设管理工作,科技处、计财处负责经费配套及管理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做好建设指导和实施工作,建设单位(院系)具体负责所承担的课程建设任务,各单位、各部门加强联动,协同推进。3 .强化工作考核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