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习及其理论解释.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26207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学习及其理论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三章 学习及其理论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三章 学习及其理论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三章 学习及其理论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三章 学习及其理论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三章 学习及其理论解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三章 学习及其理论解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三章 学习及其理论解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三章 学习及其理论解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三章 学习及其理论解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学习及其理论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学习及其理论解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解释一、学习的一般概述(一)学习的基本含义: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或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首先,学习的发生是由于经验引起的;其次,只有当个体在经验的作用下发生了行为上的变化,才能认为学习发生了;第三,只有当行为的变化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所导致的,才能视为学习;第四,学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是人类普遍具有的,而且动物也存在(二)学习的分类1 .按学习主体分类动物的学习,人类的学习和机器的学习;2 .按学习水平分类雷兹兰依据进化水平的不同分为四大类:反映性学习,联结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象征性学

2、习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度不同,提出了八类学习:(D信号学习:即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对某种信号做出某种反应。刺激-反映学习(S-R的学习)(3)连锁学习:一系列刺激-反映的联合。(4)语言联想学习:也是一系列刺激-反映的联合,但它是由言语单位所连接的连锁化。(5)辨别学习: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6)概念学习:对刺激进行分类,学会对一类刺激做出同样的反应,也就是对事物的抽象特征的反应。(7)规则的学习:规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联合。规则学习即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的学习:即在各种情况下,使用所学规则去解决问题。3 .按学习性质分类依据主体所得经验的来源不

3、同,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依据主体所得经验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奥苏伯尔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是接受还是发现,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即机械的和有意义的。有意义学习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听导师精心设计的指导科学研究听讲、看材料 的“生产,机械学习记乘法表宫”问题解决 接受学习学校实验室实验运用公式解题有指导的发现学习例行的研究或智慧尝试与错误“迷独立的发现学习4 .按学习结果分类根据学习所得到的结果或形成的能力不同,加涅提出了五类学习结果: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和态度(D言语信息的学习,既学生掌握

4、的是以言语信息传递(通过言语交往或印刷物的形式)的内容或者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以言语信息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作用:1)是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条件;2)有些言语学习在一生都有实际意义,如时钟的识别;3)为思维提供条件(2)智慧技能的学习:按学习中所包含的心理运算的复杂程度,把智慧技能又分为:辨别-概念-规则-解决问题(3)认知策略的学习: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简单地说,认知策略就是管理其学习过程的方式。(4)态度的学习:主要指三方面1)儿童对家庭和其他SH关系的认识。2)对某种活动所伴随的积极的喜爱的情感。3)有关个人

5、品德的某些方面,如爱国、助人运动技能的学习,又称动作技能布鲁姆对学习进行分类是为了用于课程设计,因而是以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为出发点,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其中认知学习又包含6种学习类型:认知知识:对知识的简单回忆理解:能解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概念和规则分析:区别和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综合:把思想重新综合为一种新的完整的思想,产生新的结构评价:根据内部的证据或外部的标准作出判断情感动作技能二、学习的联结理论(一)经典性条件作用说1.巴普洛夫的经典实验实验方法: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

6、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2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习得律,消退律,泛化律,分化律,高级条件作用律(D习得、强化、消退有机体对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的获得阶段称为条件反射的习

7、得阶段。这阶段必须将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同时或近于同时地多次呈现,才能建立这种联系,这就是条件反射的习得.这种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就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如果反应行为得不到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即使重复条件刺激,有机体原先建立起条件反射也将会减弱并且消失,这称之为条件反射的消退。(2)泛化指条件反射一旦建立,那些与原来刺激相似的新刺激也可能唤起反应,这称之为条件反射的泛化。例如,用500赫的音调与进食相结合来建立食物分泌条件反射。在实验的初期阶段,许多其他音调同样可以引起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只不过它们跟500赫的音调差别越大,所引起的条件反射效应就越小。分化(辨别

8、)分化是与泛化互补的过程。泛化是指对类似的事物作出相同的反应,辨别则是对刺激的差异的不同反应,即只对特定刺激给予强化,而对引起条件反射泛化的类似刺激不予强化,这样,条件反射就可得到分化,类似的不相同的刺激就可以得到辨别。例如,当狗对类似响铃的声音也产生条件反射时,却不给它肉,几次之后,狗就发现这种声音与响铃有区别,不在产生对他的条件反射。结论:(1)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2)当条件刺激不被无条件刺激所强化时,就会出现条件反射的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3 .华生对经典条件作用的发展华生首先打出行为ZY心理学的旗帜,是美国第一个将巴甫洛

9、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的基础的人。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除了出生时具有的几种反射(打喷嚏、膝跳反射)和情绪反应以外,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的刺激-反应联结(即SR联结)而形成。他认为,人类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和情绪反应,所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一一反应联结而形成的。他用反射原理作了一个恐惧形成的实验:给婴儿一个小白兔,他原本是很开心的,当婴儿快要碰到兔子时,给出一种尖锐的声音,让婴儿感到害怕;几次后,婴儿只要看到小白兔就开始害怕到后来甚至是只要是白色的东西他都害怕。4 .经典条件作用的教育应用在实际教育中,许多学生的态度就是通过经

10、典条件反射而学到的。例如:许多学生可能不喜欢英语,因为他们将这些外语与要求在课堂上大声翻译句子这样不愉快的经验联系了起来。在课题上被提问引起了焦虑,学生形成了对外语恐惧的条件反射,可能泛化他们对其他课程或学校机构的恐惧。(二)操作性条件作用说1.桑代克的联结一一试误说桑代克最初研究学习问题是从各种动物实验开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饿猫打开迷箱的实验。箱内有某种开门的设施:一圈金属绳、一个把柄或一个旋纽。猫碰巧抓到这种开门设施,门便启开,猫得以逃出并能吃到箱子附近放置的鱼。第二次、第三次猫一次比一次熟练,中考分析经典文献一次比一次更快地打开门,正确反应的逐渐巩固,最终形成了稳定的刺激一反应联结。桑代

11、克以动物作为实验对象,得出学习是个体在刺激情境中表现时所产生的刺激一一反应联结。个体所学到的就是一连串刺激一一反应联结的组成。每个刺激一一反应联结都是经由先是错误的反应多于正确的反应,而后逐渐变为正确的反应多于错误的反应,最后达到全部为正确的地步。也即联结-试误说。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感到烦恼。(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

12、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的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在他后来的著作中,他修改了这一规律,因为,他发现没有奖励的练习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3)效果律:桑代克的效果律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因此,行为学家把学习看作是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或联想。但他们之间存在区别,一种观点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的同时出现进行的(巴甫洛夫和华生);另一种观点认为学习是通过行为受奖励而进行的(桑代克)。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人们通常运用

13、这种原理来实施教学,它对教育教学起着指导作用。2 .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实验:他于30年代发明另外所谓斯金纳箱的学习装置。箱内装一操纵杆,操纵杆与另一提供食丸的装置相连接。把饥饿的白鼠置于箱内,白鼠偶尔踏上操纵杆,供丸装置就会自动落下一粒食丸。白鼠经过几次尝试,会不断按压竹竿,直到吃饱为止。这时,我们可以说,白鼠学会了按压竹竿以取得食物的反应,按压竹竿成了取得食物的手段或工具。也即操纵杠杆(三)与压杆反应(r)之间形成固定的联系。分类:应答性行为(由已知刺激引起)和操作性行为(由有机体自身发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行为,又称引发反应;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

14、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又称为自发反应。3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1)正强化和负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有两类,一类是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积极强化)。比如,当儿童表现不错,受到学校或家长的表扬和鼓励,这里的“表扬”和“鼓励”就是一种积极强化。另一类是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或减少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消极强化。比如,当儿童表现不好,受到学校或家长的处罚,一旦处罚解除,这时对学生也会产生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就是消极强化。(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

15、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即将出现的信号呈现时,有机体自发的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这类条件作用则称为“回避条件作用”。在逃避条件作用中,厌恶刺激已经发生了,个体已经遭受到这种痛苦;在回避条件作用中,厌恶刺激还没发生,有机体事先做出反应回避了他的发生,所以并没有遭到厌恶刺激的攻击。启发我们,教育中,尤其是德育工作中,要“防患于未然”。(3)惩罚与消退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叫做“惩罚”。惩罚与消极强化不同。消极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比如,某人因为犯罪被判处终身监禁,这里的“判刑”就是一种惩罚,目的是抑制或阻止此人不好的行为表现。假如,经过改造,犯人的不好行为得到了抑制或消除,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那么falv可能会对他进行减刑,或者“解除处罚”。这里的“解除处罚”就是对犯人受到惩罚之后的行为表现表示肯定或赞扬。这就是一种强化一一消极的强化。(4)程序教学与行为矫正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实际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影响最大的是程序教学及行为矫正。因此,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