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狼牙山五壮士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狼牙山五壮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 .聚焦英雄气概,反复品读文字,走进英雄内心世界。(重点)2 .通过主题任务驱动,深入探究,结合重点语句,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重点)3 .关注场面描写,探究“点”与“面”的描写,体会”点面结合”描写的好处。(难点)4 .重温革命岁月,让红色经典润泽当代少年心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教学方法在本次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和演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形成“阅读、言语”等多重组串,以点带面,由此及彼,以达到举一反三,授之以渔的效果。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文和同学谈论交流等方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朗读,做到“以读促情、以读感悟。另外,教师配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板书等方法来促进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任务本单元我们以“重温革命岁月,追寻心中英雄”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今天我们要追寻的英雄事迹发生在河北狼牙山,峰峦叠翠,奇峰林立,两千多年前,燕国太子丹在这里送别了壮士荆轲,唱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歌,抗日战争期间,有五位战士在这里又唱出了壮烈诗篇。齐读课题一狼牙山五壮士。二、深入文本,完成任务任务一:识英雄1.出示学生课前预习圈画的描写五壮士的四字词语:斩钉截铁、热血沸腾、居高临下、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
3、山河。学生齐读。通过词语,初步认识英雄五壮士。(板书:英雄)2.聚焦具体场面,用小标题的方式说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了什么?指名学生说,并上台按顺序粘贴(生边贴边说)。任务二:话英雄A自主学习: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关键词语、句子,在旁边作批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B交流展示:(一)第二自然段:痛击敌人1.关注场面、抓住细节预设1:五战士并肩作战,痛击敌人的场面。关注“一次又一次”,通过补充资料,引导学生感受五战士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与日寇作战,感受其英勇顽强。(板书:勇)预设2:引导学生关注了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感受每个人不一样的打,班长马宝玉沉着冷
4、静,干脆果断;副班长葛振林对敌人的痛恨;战士宋学义把仇恨化成了力量;胡德林、胡福才认真专注。每人一句读出五壮士的不同表现。预设3:如果你是导演,你会怎么把这英雄形象拍摄成画面呢?远镜头、近镜头、特写镜头,了解“点面结合的写法。(板书:点面结合),感受点面结合的好处,男女生合作朗读。(二)第三自然段:引上绝路预设:抓住关键词“走、斩钉截铁,感受马宝玉毫不犹豫、坚决果断。关注“走”后的标点。战士们“紧跟、热血沸腾”的无畏无惧。(关注语言描写,感受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引导感受-英雄的选择。指名读。引读齐读。(三)第4-5自然段:顶峰歼敌预设1:班长马宝玉连续性动作“抢、夺、插”,看出他当机立断、
5、身手敏捷、有勇有谋。“举、砸”果敢勇毅,对敌人强烈的仇恨。预设2:雹子形容石头的密集,力量大,速度快,对敌人的憎恨。引导学生感受五壮士对日寇的痛恨,对党、人民、祖国的爱。(板书:忠)引导学生读。感受五壮士的忠肝义胆!(四)第6-9自然段:英勇跳崖预设1:体会五壮士的群体形象,感受英雄气概。(面的描写)预设2:对马宝玉的语言、动作的描写。通过“激动”体会战士以完成任务为己任,将生死置之度外。通过还有别的选择吗?感受五壮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引导读。(这是点的描写)预设3:创设情景,观看视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读,生齐读(口号)引导学生体会“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是声音吗?体会五壮士的精神、
6、气概、壮举。(五)引导学生交流、理解“战士”“壮士”称呼改变的原因。体会,这就是我们心中的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任务三:致英雄1.致敬英雄,齐读“致五壮士”,舍生取义惊天地,杀身同仁泣鬼神。狼牙山上歼日寇,英雄血铸民族魂。五壮士用个人牺牲,换取了民族的生存,这就是舍身取义(变色)。(板书:义)2.总结: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从未断绝,每当国家有难总会有英雄挺身而出,你知道哪些英雄?和平年代有哪些英雄?引出他们都是人民英雄。任务四:学英雄习主席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奖仪式上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J你又该怎样呢?学生谈想法。教师小结:吾辈当自强,我们要继承红色基因,
7、用榜样的力量引领自己。任务五:寻英雄阅读与实践作业:1.阅读红色经典故事小英雄雨来赵一曼传奇。2.参观革命纪念馆,完成一次红色之旅Q继续追寻心中的英雄。板书设计:狼牙山五壮士忠英雄勇义点面结合设计思路:本单元以革命文化内容为主题,以老一辈无产积极革命家和革命英雄人物的生平传记、故事等作品为载体,反映了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是典型的革命传统教育,价值取向鲜明。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主题任务驱动,深入探究,结合重点语句,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体会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本课教学设计以语文新课标任务群为依据,创设了“重温革命岁月
8、,追寻心中英雄”活动主题,设计了五个子任务,展开教学。任务一:识英雄任务二:话英雄任务三:致英雄任务四:学英雄任务五:寻英雄,我对教材进行了三个维度的分析:1、从题目维度:题目即文眼,文章的灵魂。对于该文的题目来说,认真研读,不仅可以明白事件中的人物以及发生的地点,而且还能通过题目串起整个教学,这里的线就是“英雄二从这个字,我们就能强烈地感受到壮士英雄源自心底喷涌而出的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以及用生命的彩虹表达出来不屈的壮士精神。2、从语言维度:在文中有这样的言语:“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以及“拧”“夺”“举”“砸”等,无不体现人物坚强不屈的精神、视死如归的决心,为人民奋不顾身的壮举。3、从素养维度:该文是战地记者沈重先生在抗战时期发布在晋察冀日报上的通讯报告,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文章中,作者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主要聚集在五个镜头上,分别是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以及舍身跳崖。在写法上有典型特写和集中群像写法相结合,这样的写作方式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很好的学习范例。基于以上分析,把课堂分成两条线,人文主题线重在品“英雄”,语文要素线重在领悟“点面结合”的写法。教学中,试图让课堂既符合历史,又切合文本,也适合时代,将历史、文本与时代交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