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 八下4灯笼 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目标 八下4灯笼 教学实录.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核心素养目标八下4灯笼教学实录灯笼教学实录【核心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朗读,品味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情感。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教学重难点】了解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情感。【教学方法】朗读法,对话法,引导法。【学习方法】圈点勾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语文教材八(下)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有关风俗的,你们对其中的哪些内容印象比较深刻呢?生:江南水乡农村的社戏。生:江南水乡小伙伴的高超划船技术。生:延安独特的自然景象和生活
2、气息。生:我印象最深的是西北高原的安塞腰鼓,特别有气势。师:同学们在不同的风土人情中感受到了多样的地域文化,今天,我们将走进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吴伯箫的灯笼,看看从中能领略到怎样的风俗人情。二、自读课文,寻一寻民俗师: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有哪些跟风俗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生:第1段里的“在神龛里点起烛来”。师:这是祈福的风俗。生:提着灯笼去接夜行归来的祖父,提着灯笼去上灯学。师:知道什么是上灯学吗?生:注释里有,上灯学就是早晚去学校读书、自习。师:很好,你读得很仔细。生:这篇课文里也提到了看社戏,看司马懿探山。师:是的,社戏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因为各地习俗不同,所以社戏的表现形式也会有
3、所差异。生:第6段,“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生:第8段,“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生:“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还有元宵节张灯结彩。师:文中还引用了汉献帝的一句唱词,以及其他一些典故,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文化底蕴。大家都读得非常仔细,找得很全。下面,请大家结合自己对文中的灯笼的初步印象,完成填空。(PPT投影:灯笼是o)生:灯笼是“我童年的记忆。师:大家说这个回答好不好?生:好,因为课文里有很多关于童年的回忆。生:灯笼是一种文化。师:为什么说灯笼是一种文化呢?生:因为文中说灯笼是节日的象征,挂红灯跟“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都有行好事的意
4、思,所以我觉得灯笼蕴含了一个时代的风俗和文化。师:你说得很对!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灯笼确实是一种文化,或者也可以说,灯笼是一种文化符号。三、细读课文,品一品情感师: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对灯笼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下面,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更深入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请同学们继续完成下面的填空。(PPT投影:灯笼是,因为。)生:灯笼是童年的温暖和美好,因为课文里写了“我”对祖父和母亲的回忆,他们给了“我”温暖,给了“我最美好的记忆。还有,文章第6段提到孤行客黑夜摸路,看到红灯高照,默默高兴起来,也是一种灯笼给予陌生人的温暖。师:说得真好!第6段字里行间透出的
5、都是温暖美好的气息。好的文字,就需要我们这样去读,去品。你能把第6段读给我们听听吗?看看能不能读出那份温暖和美好。(生朗读。)生:灯笼是“我”童年的记忆,因为那月、那星、那戏、那夜晚、那挑着照路的灯笼,都是“我”魂牵梦萦的童年,是“我”无法割舍的记忆。师:天哪,你岂止是回答问题,简直就是在写诗啊!大家有没有发现,他其实是引用了哪一段的内容?生(齐):第2段。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段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生:语言错落有致,有长句,也有短句,比如“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师:句式确实错落有致。大家还发现什么了?生:我发现这一段有两个“就会想起”,五个“想起”,这属于间接反复的修辞
6、手法。师:有什么作用?生:强调,突出了作者对灯笼的特殊情感。作者说“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他把童年的记忆和灯笼联结在一起,无法分割。师:灯笼的确是作者无法割舍的童年记忆。我们一起来朗读第2段,读到反复的地方,要加重语气,读出作者深厚的情感。(生齐读第2段。)师:同学们还能在文中找到其他错落有致的句子吗?生:第1段,“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师:这样的句子语言简净,抒情节制含蓄,大家要仔细体会。我们继续填空。生:灯笼是寄托亲情的载体,因为它凝聚着祖父和母亲对“我”深切的爱。作者在课文的第3段和第5段,写到了祖父和母亲。师:你挑其中一段为我们朗读一下,注
7、意要读出你说的那种深切的爱。(生朗读第5段Q)师:你在读到本段的三处“灯笼”时,都处理成重读,为什么呢?生:因为我觉得此时作者写灯笼,其实是在写亲情,灯笼是他记忆里亲情的载体,就像我对我奶奶的记忆,就停留在她生前总使用的那台小录音机上,一看到它,我就想起和奶奶在一起的画面我不知道这个比方是否合适?师:你打的比方很好,老师理解你的意理解你的意思。灯笼在此处不是一个简单的物品,而是亲情的载体。老师再问一个问题,大家注意到没有,文章第4段是单句成段的。这句话是谁说的?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生:这句话应该是祖父说的,属于语言描写,作用是引起上文。生:我觉得不是祖父说的,应该是母亲说的,作用是承接下
8、文。生:我也认为是母亲说的。第5段开头交代了“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指代的就是第4段这句话。这是“我”去上灯学时,母亲对“我”的叮咛,蕴含着满满的爱。师:为什么单句成段?第4段和第5段放在一起不就好了?生:单句成段应该是为了强调,表明母亲的叮咛是“我”记忆中最美好、最深刻的内容,激励着“我”在外求学的日子,同时也引出下文对母亲的描写。师:这位同学从上下文语境和文字内容出发,既有对文章结构的分析,也有对情感内容的分析,思路很完整,我们要向她学习。生:我觉得灯笼是历史繁华的见证,因为文中写到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还有旧日族姊远嫁时的满街灯火。师:这个是课文第7段和第
9、8段的内容。此时,灯笼成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积淀。从文中可见,吴伯箫的学识非常深厚,对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都非常了解。下面我们分别朗读一下女生朗读第7段,要读出族姊远嫁时的华贵场面;男生朗读第8段,要读出开元盛世国泰民安的场面。(女生齐读第7段。男生齐读第8段。)四、深读课文,悟一悟主旨师:作者从灯笼写起,写了家乡,写了亲人,接下来又开始写历史典故了。我们继续深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写到了哪些跟灯笼有关的历史典故。生:作者写了鹦鹉的典故。师:这里写到鹦鹉的典故,是指在皇宫里的人即使在逗弄鹦鹉的时候,也不能随便乱说话,体现了古代宫廷生活的压抑与不自由。生:作者还写了汉献帝与灯笼做伴的典故。师:大家可能
10、对汉献帝不是特别了解,这里老师来为你们做个知识补充。(PPT投影:汉献帝,刘协,字伯和,汉灵帝刘宏次子,东汉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Q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位于曹丕。公元234年,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4岁。)师:大家看过汉献帝的基本经历,结合课文第10段所说的“处境可悯,思考一下,作者使用这个典故有什么特殊的意味吗?四人小组可以讨论一下。(生分组讨论。)生:汉献帝是东汉最后一任皇帝,即亡国的皇帝,他在灯笼下面临的处境是国破家亡,心情肯定不好受。课后的阅读提示说,课文是写于20世纪30年代
11、,那个时候,我们国家也遭到了外敌入侵,处于危难之中。作者使用这个典故,应该是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师:这位同学借助各方面信息来理解课文内容,大家要向他学习。生:课文第11段引用了辛弃疾的破阵子,应该也体现了作者的写作主旨。师:大家捕捉课文信息的能力特别强,能够敏锐地感觉到作者的写作意图。(PPT投影:辛弃疾20岁时就在家乡山东参加了抗金起义。后来,他南归投宋,极力主张收62教学案例复中原,却遭到南宋朝廷的排斥打击,长期不被重用,闲居近二十年。破阵子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理想,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师:看完这个解读,我们再来完成填空“灯笼是,因为这次大家用笔把答案写下来。(生思
12、考,写下答案。)生:灯笼是一种家国情怀,因为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存亡之际,作者想要救国。生:灯笼是一种民族精神,因为作者是一个爱国文人,面临民族危亡,他想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生:灯笼是一种爱国精神,因为作者在祖国危难的时候有担当,敢奉献。生:灯笼是一种民族文化,因为它凝聚着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师:同学们已经深刻地掌握了吴伯箫笔下“灯笼”的寓意了,还记得我们之前的解读吗?生(齐):灯笼是童年的记忆;灯笼是一种文化;灯笼是童年的温暖与美好;灯笼是寄托亲情的载体;灯笼是历史繁华的见证。师:大家再把刚才的解读接上。生(齐):灯笼是一种家国情怀;灯笼是一种民族精神;灯笼是一种民族文化。师:灯笼是一种担当,一种责任,更是与时代、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五、布置作业,学一学写法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吴伯箫的散文灯笼。作者从自己的童年经历写起,再写历史典故,最后点明真正的写作意图抒发保家卫国的志向。文章乍一看选材琐碎,其实所有的细小事件无不与“灯笼”相关,连缀成篇,浑然一体。课后,我们可以阅读吴伯箫的菜园小记记一辆纺车我还没有见过长城等散文,学一学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