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下鱼鳍的作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四下鱼鳍的作用教学设计.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四下鱼鳍的作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鱼鳍与与在水中运动方式的关系,认识鱼鳍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动物,培养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1、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2、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教学难点】: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教学准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用投影仪直接出示探究问题:鲫鱼在游泳时,各种鳍有什么作用?设计说明:这个探究问题是水产动物一节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学生也已经知道了鲫鱼的五种鳍的名称,所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使学生明确任务。(二)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
2、假设先将一条活鱼放入玻璃缸中,采用鱼缸投影活鱼,让学生仔细观察鱼在游泳时各种鳍的动作,此时学生被牢牢吸引。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鱼在向前、上浮、下潜、转弯、停留在一定水层时,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分别是怎样摆动的。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引导学生作出假设:五种鳍都能使鱼体保持平衡,胸鳍、腹鳍能使鱼的身体平稳地侧立在水中,还有帮助鱼体拐弯的作用;尾鳍是鱼体前进的动力来源,并保证前进方向。设计说明:实物投影放大,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激起兴趣,使他们能仔细观察。(三)设计实验同学们参照技能卡,明确要确定鲫鱼在游泳时各种鳍的作用,就要设法使所观察的鳍失去原有的作用。同学们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须提醒同学们前提是不伤害鱼)。最后选取大家一致认可的方案:用绳缚住鱼鳍,观察鱼体的运动情况。设计说明:让学生体验协同合作,养成热爱动物的习惯。(四)完成实验实验用具:三只大玻璃缸、三条大小基本一致的活鲫鱼、木板条、线绳实验过程:1在三只大玻璃缸上分别标上A、B、C,然后灌水。水的高度为缸高的三分之二左右;2对三条鲫鱼作如下处理:将第一条鲫鱼的胸鳍和腹鳍用绳子绑在躯干上,捆绑结实,不要使线松脱。然后放入A缸的水中。为了对比,观察一段时间后,松开线,使鱼恢复自由,再观察这时鱼的游泳情况。将第二条鲫鱼的背鳍和臀鳍绑在躯干上,放入B缸的水中。用两片又轻又平的木片,把第三条鲫鱼的尾和尾鳍夹住,用线绳将
4、两块板绑紧,使鱼的尾部和尾鳍不能左右摆动。放入C缸的水中。3观察并记录每条鲫鱼的运动情况以及身体平衡情况。预期结果:A缸中的鲫鱼能够向前运动,但鱼体翻滚,无法平衡身体,东倒西歪,有时还腹部朝上。松开线后,胸鳍和腹鳍就像船桨似的不停地划水,使劲划左边的鳍,身体就向右转,划右边的鳍,身体就向左转,所以胸鳍和腹鳍既能使鱼的身体平稳地侧立在水中,还有帮助鱼体拐弯的作用。B缸中的鲫鱼游泳时,行进的路线不能保持平直,身体也有些歪斜,可见这两种鳍对鱼的身体也有平衡的作用。C缸中的鲫鱼前进得非常缓慢,拐弯也很不灵活。可见鱼的尾部和尾鳍对鱼的游泳来说,其作用至关重要,既是动力的来源,又像船舵一样决定着前进的方向。设计说明:实物观察,理性思维。(五)得出结论:鲫鱼在水中运动时,胸鳍、腹鳍能使鱼的身体平稳地侧立在水中,还有帮助鱼体拐弯的作用;背鳍、臀鳍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是鱼体前进的动力来源,并保证前进方向。教学反思:在本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措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借助鲜活的生物,生动的画面,老师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眼看,手动,口说,耳听,脑思。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使学生在一次次解惑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