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 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19188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年闰土 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少年闰土 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少年闰土 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少年闰土 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年闰土 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少年闰土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少年闰土1 .内容分析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一-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描绘了记忆中闰土看瓜刺猗的场景;第二部分是第2-5自然段,写了“我”与闰土相识的原因,以及初次相识时的情景;第三部分是第6T8自然段,写了“我”与闰土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猫和看跳鱼儿这四件新鲜事;第四部分是第19自然段,写“我”与闰土的分别和友谊。课文以回

2、忆的方式展开,依次介绍了记忆中的闺土、初次相识时的闰土、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重点回忆了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其中“看瓜刺猫”这件事叙述得最详细,正因为作者对闰土介绍的这件事印象极深,所以开篇才会选取这一场景来描写。作者通过正面和侧面描写塑造了闰土这一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的特点。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令记忆中的闰土、初次相识的闰土和讲新鲜事的闰土跃然纸上。而文中反复写“我”“并不知道”“也没有知道”“素不知道,“我”和朋友们“所不知道,则是一种侧面描写,一方面借“我”的孤陋寡闻衬托出闰土的见多识广,另一方面体现出“我”对自己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3、的生活环境的不满,流露出“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课文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描绘的是闰土看瓜刺猫的场面,画面中的农村少年手持钢叉,目光坚毅,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想象第1自然段描绘的场景,感受人物形象;第二幅图描绘的是闰土给“我”讲新鲜事的场景,“我”歪着头,饶有趣味地听着,闰土一边比画一边兴致勃勃地讲着,这幅图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进一步体会“我”的内心世界。2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第二课时:正确书写“郑、拜”等12个字,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品读闰土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情感。(重点)理解“夹叙夹议”写作手法,体会“我”的内心世界。(难点)3 .教学过程与设计(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回

4、顾“新鲜事”词语听写,同桌互查。回顾闰士讲的四件“新鲜事”一一雪地捕鸟、海边捡贝、瓜地刺猗、看跳鱼儿探究写法“夹叙夹议”过渡:作者鲁迅在文中写了对闰士讲述的新鲜事的议论,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1.自学探究出示自学要求。2.学生分享,老师引导点拨。点拨:鲁迅先生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不知道”,一共5处。点拨:鲁迅先生一连用了5个“不知道”是想表明什么?一一关于闰土:“我”认为闰士知道很多新鲜事,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一一关于自己:“我”认为自己不知道很多事情,“我很羡慕、向往闰土丰富多彩的生活,感慨自己生活天地的狭隘,对自己生活环境的不满。探究写法“夹叙夹议”,尝试言语实践。引导:鲁迅先生在这篇小说中

5、,叙述了四件新鲜事,用“我”第一人称发表了自己的议论,一边叙述一边议论,这种手法叫作“夹叙夹议”。鲁迅先生写小说、写散文等,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就是“夹叙夹议”。质疑:小说中,鲁迅先生的这三段议论,有对应“海边捡贝”的,有对应“瓜地刺猗”的,有对应“看跳鱼儿”的,唯独没有对“雪地捕鸟”这件事发表议论,这是为什么?点拨:“雪地捕鸟”对我来说确实属于新鲜事,再次阅读,看小说第三段,阅读发现,因为在闰土没来之前,“我”就听说闰士会捕捉小鸟雀一一“他是能装弦捉小鸟雀的。我”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知道他会捉小鸟。而后面三件事一一都是“我”从来没听说过的事。练笔:如果闰士现在跟我们讲了这个“雪地捕鸟”的故事,我

6、们要发表一段议论,要怎么来议论?请试着写一写。(可以像鲁迅先生一样,用上“不知道”一词)三、品读语言,分析闰土形象(一)品读“月下刺猗”的闰土,体会人物形象。过渡:少年闰土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新鲜事是一一瓜地刺猫。过了三十年,这件事在“我”脑海里留下了这样一幅画面。出示文段和图片。齐读。思考:借助插图和文段,说一说,在“我”脑海里,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点拨:“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猗尽力的刺去。”十一二岁的闰士,却敢于在夜晚用钢叉刺猗,体现了闰土的勇敢、能干。“那猫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J这句话虽然表面上是在写猗的狡猾和机敏,其实是侧面衬托了闰士的机智勇敢。这种写作手法叫“衬托”。“深

7、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这里用环境描写,描写了三种鲜艳的颜色,衬托了闰士这个少年活泼可爱、充满朝气。总结:第一段开头是环境的衬托,最后是猗的衬托,中间是闰土的人物形象描写。思考:鲁迅先生在开始回忆闰士的时候,为什么描写环境呢?点拨:一般在写人物的时候,常常会对人物形象进行描写。写环境,对人物形象有衬托作用。看小说倒数第二段,“我”生活的地方“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而闰土生活的环境却是自由自在、广阔的。这样的描述,也体现了“我”对闰士的羡慕。品读“初次相识”时的闰土,体会人物形象。过渡:我所羡慕的闰士,是和“我”、“我”的朋友都不相同的,初见闰士时,作者就感受到了他的不一

8、样。1.出示文段和图片。齐读。2.思考:借助文段,说一说,在“我脑海里,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点拨:从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的外貌描写,以及“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能够看出,闰土是个纯朴的农村少年。四、延展阅读,想象鲁迅“再见闰士”情景过渡:闰土这样的形象,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但是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故乡这篇小说中,二十年之后,“我”和闰士又见面了。自由想象,说明理由。想象一下,二十年之后的闰土是怎样的?出示文段,对比思考。请你阅读原文,对照一下少年时的相见,闰士有哪些不同?预设:少年闰土机智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现在的闰土木讷、凄凉、生分。五、布置作业L拓展阅读:故乡一鲁迅思考问题:究竟是什么让机智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少年闰土变成了暮气沉沉的中年闰土?2.给闰土画画像画像:联系故乡内容,根据你对闰土的了解,给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士分别画一幅人物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