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17505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课程简介】语言的学习是从文字开始的。实词和虚词的识记和辨析是学习文言文的根底。但是文言实词浩繁难记,文言虚词灵活多变,学生对此常感头痛。本课从有趣的甲骨文说起,通过分析汉字的造字特点,文言文学习的规律,教授学生一些识记、辨析实词和虚词的简易方法,以便大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点归纳】一、实词实词是相对虚词来说的,指意义比拟具体的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1.依字形推断语义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形、音、义相互间存在较密切的联系,形声字、会意字约占汉字九成,其义符(通常所说的“部首”)能帮助我们初判汉字的语义范畴。例:口部喉、吻、唇、喙、含、吸、吮、咬、啼、叫页(

2、xi)部顶、额、颜、颊、颔、颈、领、项、顾、顿玉部璧、玺、环、珏、玦、琮、琢(磨)、琼、瑶、瑾、瑜、玲、珑示部神、祗(qi,下无点)、社、祭、祀、祈、祷、福、祉、祚、禄、祥B部右耳刀(邑部),与国家和行政区域有关。邦、郡、都、郊、鄢、郭、郑左耳刀(阜部),多与山有关。陵、阿、陆、阴、阳2,依语音推断语义文言文还经常使用通假字。中学阶段我们接触的通假字是广义的,包括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等。在这里我们不比拟它们的源起和区别,只是强调,它们的共同特征一一读音相同或者相近。支,通“肢”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畔,通“叛”要,通“邀”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惠,通“慧”甚矣,汝之不惠。愚公

3、移山止,通“只”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具,通“俱”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3 .依课本积累实词课本里的选文都是经典名篇,不仅文章好,在文字积累方面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素材。如果能记熟课本中的常见实词,应对试卷上的文言实词也就容易了。4 .依语境推测词义例:“顾”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在课本中出现过下面这些意义和用法。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回头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回头看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看望,拜访,探问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赤壁之战爱惜,顾念大行不顾细

4、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顾虑,考虑相如日:“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鸳,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表轻微转折,“只是”二、虚词虚词是相对实词来说的。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而且使用灵活。相对于实词而言,其难度更大些。近些年的考试大纲都明确规定考生要掌握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假设、所、为、焉、也、以、因、于、与、那么、者、之”。首先,要立足课本,重视课本此外,要懂点方法,会“看位置”。词语位置图:画名词I动词I代词I代词动词连词I【思考研习】1、翻译:(吴隐之)每月初得禄,

5、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2004年全国VI卷)2、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先生欲豫焉豫:参与B.学士欲援其例以接之援:引用C.侍者如言而至,无寒者爽:过失D.先生赎而归之归:归还(2011年安徽卷第4题)3、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崔杼般之相:辅佐B.1豕(注:此为一个字)崔杼之子才豕:挑拔C.景公与陈无宇i冬封诛:杀掉D.始而相与,久而相信与:结交(2005年北京卷第6题)4、翻译:覆之以掌,虚假设无物;手裁举,那么又超忽而跃。(聊斋志异促织)5、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夫送终逾制,朱之轻者失

6、:过错。以人为鉴,可以明得”(谏太宗十思疏)B.常号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募:招求。嬖有能捕之者(捕蛇者说)C.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祠:祭祀。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D.帝善其不谈,迁均司隶校尉挠:阻碍。秦王色谈,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2007年全国I卷第8题)6、对以下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屋牛延烧,缺乏忧也比:并排。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B.臣请归节,伏年制之罪矫:假托。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期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信陵君窃符救赵)C.责大指而已指:意旨。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史记屈原列传)D.亦不能守之矣夺:强取。(2011年江西

7、卷第10题)7、翻译“之”的意思A.人非生而知之者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蜀之鄙有二僧E.何陋之有?F.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8、翻译“以”的意思A.(妻、妾、客)皆以美于徐公B.夫夷以近,那么游者众C.作师说以贻之D.余与四人拥火以入E.愿以十五城请易璧F.去以六月息者也G.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9、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智能亦自可韬语基妻曰B.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C.令捕之杖毙,弃诸野妻泣而从之,病果疹D.遂违众一战,歼贼耳尽吾病以死,汝亦饿死耳(2011年广东卷第6题)10、以下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8、的一组是A.清优主之不害清之为富也4B.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清不以怠遇其人C.清基有道者欤执若道不废D.求者益众,其应旗广一旦复柄用,至厚报清(2010年北京卷第7题)【资料链接】考试大纲规定的要掌握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如下:1爱安被借本鄙兵病察朝2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3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5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7去劝却如假设善少涉胜识9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1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6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8使是适书孰属效率说私10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11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12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重点掌握黑体词的古代常用但今天不常见的义项)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

9、且、假设、所、为、焉、也、以、因、于、与、那么、者、之一、【而】(一)连词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3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5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设”。6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7 .表示因果关系。8 .表示目的关系。(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三)通“如”:好似,如同。军惊而坏都舍。(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而后】才,方才。【既而】不久,一会

10、儿。二、【何】(一)疑问代词1 .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2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3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工(二)疑问副词1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2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三)语助词,相当于“啊”。(四)何:通“呵”,喝问。【何如】【奈何】【假设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无何】译

11、为“不久”“没多久”。【何乃】译为“怎能”三、【乎】(一)语气助词。1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2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o3 .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4 .用于感慨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5 .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二)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四、【乃】(一)副词1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2 .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3 .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4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

12、译为“是”“就是”等。(二)代词1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2 .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3 .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至于”“如果”等。【无乃】表猜想,译为“恐怕”。【乃尔】译为“这样”。五、【其】(一)代词1 .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2 .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3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4 .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5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13、”。6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二)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2 .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3 .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三)连词1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2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何其】译为“多么”。六、【且】(一)连词1 .递进关系,而且,况且,并且。2 .选择关系,或者,还是。3 .假设、让步关系,即使,尚且,还。4 .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二)副词1 .将,将要。2 .暂且,姑且。【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

14、,“况且”,“再说”。例:【旦如】就像。七、【假设】(一)动词,像,好似。(二)代词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那么译为“你的”。2 .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三)连词1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2 .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3 .至,至于。【假设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假设定】心中有数,沉着不迫。【假设何】怎么样。【假设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八、【所】(一)名词,处所,地方。(二)助词1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2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那么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为所】“为”和“所”照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所以】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所谓】所说的。【所在】1到处。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