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信息技术“零距离”关爱留守儿童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托信息技术“零距离”关爱留守儿童 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依托信息技术,零距离关爱留守儿童摘要: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群体,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是我们教师要重点关爱的对象。家长外出打工,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家留守儿童的学习,他们渴望教师能够帮助解决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基于这一现象,笔者依托信息技术,努力寻求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留守儿童,课后辅导引言:现在社会上铺天盖地的课后辅导班、校外培训机构、线上一对一辅导等,不仅需要家长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更需要家人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接送,这些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迫于生计,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老人照顾。
2、这样就留下来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学习无人监管,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从而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以下,笔者尝试通过线上辅导的方式,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补缺补差,引导他们积极学习、积极思考,打牢数学基础,提升数学能力和数学成绩。一、信息技术让基本功高效训练口算能力是小学生一项最基本的素质,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同时也会影响到学好数学的信心。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常会进行坚持不懈的训练,最常见的做法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每天进行题量不多的口算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不断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
3、绝大部分家长会主动对口算题进行检查,并督促孩子及时订正错误,相对来说,这部分孩子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留守儿童的作业无人帮忙检查,总是等到次日老师批改之后才能知道对错,效率较低。对于这部分特殊的孩子来说,教师怎么做才能帮助到他们?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很多叩P都有了作业”拍照批改功能,比如说作业帮口算、小盒作业、爱作业、天天扫题等。学生完成相应的口算习题后,只要打开手机app上的“拍照批改”功能,轻松扫一扫,结果立马呈现出来,全对的作业还能得到个性化的评价,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励!错误的题目也会标记出来,方便订正。这样一来,效率大大提高,留守儿童能第一时间
4、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有针对性进行改正。这款app操作简单,留守儿童自己就能独立完成。对于错题,软件还有相应的“解析”,不明白的地方,他们自己就能查看,相当于辅导老师就在身边呢!如果只是进行机械重复训练,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对口算失去兴趣。课堂上,采用多样化的训练形式,例如3-5分钟的口算抢答、学生相互出题对答、口算比赛等,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口算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学校每学期举行口算比赛的契机,不定时安排一次小检测,择优参加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结果来看,学生的口算能力正在稳步提升,而留守儿童的成绩也和其他同学并无差别。二、信息技术让作业及时
5、批改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合理的安排家庭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教师根据当天的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布置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完成,第二天上交给老师进行批改,然后发下去让学生订正。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留守儿童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不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现在借助信息技术,发布线上作业,笔者以“小盒作业app为例,可以对留守儿童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的辅导,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例如,在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单元,为了巩固所学知识,了解留守儿童的作业情况,
6、我在每个课时结束都布置了小盒作业,留守儿童只要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就可以随时随地完成作业。为了保护孩子的视力以及避免孩子以作业为名沉迷手机,我布置的作业完成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之内,并且会提前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做好沟通,请他们在家中履行好监督的职责。教师只通过手机端就能随时查看反馈情况,针对留守儿童的不足,进行个性化跟踪辅导。借助“小盒作业”app,留守儿童每答完一道题,软件会立刻判断出对错;全部答完之后在“练习概览中,可以查看练习的正确率、用时、每道题的对错;学生针对答错的题,可点击“前往订正”,重新解答一遍错误的题目,直至全部答对,即可完成订正;点击标记错题的红框,可以查看详细的错因分析
7、;如果留守儿童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钉钉”向老师求助,老师会通过“钉钉”发语音指导或者钉钉“视频电话”一对一指导。这样留守儿童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就能熟练地掌握学过的知识点。数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会根据留守儿童的学习力,利用“小盒作业”app32个性化布置一些层次分明的习题,拓展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角的初步认识单元的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掌握情况不太好,便在“小盒作业题库中,精心挑选习题提供给他们练习,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角的大小用三角尺拼角实际应用数角三、信息技术让学习随时发生留守儿童的家长普遍文化程度较低,辅导孩子的作业比较困难,对子女的教育心有
8、余而力不足。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课堂听课效果大打折扣,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一些有难度的题目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听明白。若老师只是利用课余时间补缺补差,因班级人数较多,实在顾不过来。笔者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尝试后发现:可以使用手机录制微视频,然后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家中也能观看学习,这样一来就变得简单多了。以一年级下册排队问题”为例,题目的变化较多,学生理解很困难,不知道什么时候加1?什么时候减1?有时候感觉听懂了,遇到具体问题,常常错误百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本册数学书上“思考题”为例:我们一共有10个男生,老师让相邻两个男生之间站一个女生。问一共可以站进多
9、少个女生?在拍摄教学小视频时,我从相邻两个字入手,先让学生读懂题目的意思;然后借助乐高机器小人排队,再让学生明白第一个男生的前面不可以站一个女生,因为不符合题目相邻两个男生之间站一个女生”的要求;接着采用画图的方式,用长方形代表男生,圆形代表女生,指导学生动手画一画,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最后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其他的排队问题,从而达到思维上的跨越。我精心设计好每个环节,针对重难点进行突破,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理解。最重要的是视频可以无限次观看,哪里不会可以反复看,遇到不会的题目,也可以打开手机再次观看,直到弄懂为止。针对教材中一些有一定挑战性且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内容,我精心设计
10、并录制了多个小视频,发送到班级钉钉群,让留守儿童在家也能获得辅导,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四、信息技术让沟通辅导随时进行生活是一个大课堂,其中蕴藏了许多的数学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事情,才会记忆深刻,理解起来也更容易。但是留守儿童长时间待在家中,与外界接触较少,生活经验不足,缺少实践体验,导致对一些数学问题的理解有局限性。幸运的是现在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手段,与留守儿童家长零距离沟通,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丰富留守儿童的体验经历。笔者以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为例。“克和千克的认识”这一内容是质量单位的起始课,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心中的疑难课例,一是因为克和千克的质量单位概念建立非常
11、困难,看不清、摸不着,全凭肌肉感知,难以言表;二是因为建立克与千克的质量大小观念,需要大量学习材料的支撑,准备工作繁杂,课堂调控难度大。所以,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轻、重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轻重,知道平时买东西用台秤或者电子秤等。在教学中,我需要将这种生活经验变成教学资源,让学生自然地实现由生活到数学的转化。1 .对学生进行前测。前测的内容如下:(1)你在哪里见过或听过克和千克?(2)记录生活中你看到的克和千克。这项作业对留守儿童来说并不难,家中很多物品的包装上都能找到。从学生的作业来看,他们对克和千克是有生活基础的,有的在平时买东西时听过或者见过
12、,有的在零食的包装袋看到过,甚至有些学生知道了1千克等于100O克,但也有部分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错误的。经过调查,我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有了比较准确的了解。2 .设计各种有效的活动。在认识克和千克时,为了使学生认识到不同质量单位的适用情况,教材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如口香糖、菊花茶和小袋瓜子,大桶洗衣液、一箱苹果等。考虑到这些东西不方便带到学校,也没办法让每个孩子去感受。所以,我电话指导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请他们带孩子走进超市,去寻找用“克”和“千克”作单位的物品,并用手掂一掂,初步感受克和千克分别用于计量较轻的物体和较重的物体。操作简单,却能为留守儿童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
13、基础。3 .借助电子秤,帮助学生感受1克,为估量作好准备。1克到底有多重?我发动家长寻找1分、2分、5分的硬币,先让学生用手掂一掂2分硬币,积累经验,然后借助电子秤,将这些硬币以及现在常用的1角、1元硬币称重,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且将1克的实际大小转化为直观的黄豆的数量,再通过掂一掂加以巩固。这样,不仅有身体的感受,还有对物品数量的感受,对1克的质量的感受就更生动了。4 .通过课前的回顾旧知和课中的讲解,我通过“小盒作业”app布置了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并通过手机查看留守儿童的完成情况。通过这次练习,我发现留守儿童对于本单元的知识掌握得还是挺好的。但是,对于其中个别正确率不太高的题目,我会借助“钉钉和留守儿童一起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进行辅导。五、结束语以上一些活动的设计以及作业的完成,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的介入,让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方便了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家长的监督辅导,让教师的教学和关爱能够延伸到校园之外。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使课后辅导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有针对性设计分层作业,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更多的收获。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线上辅导,帮助留守儿童进行数学学习,使他们收获数学学习的喜悦,不落下前进的步伐。教师情感关怀融于学习关爱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